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普通乡村教师。承担着对农家子弟进行素质教育的启蒙与奠基重任。30多年来,聆听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我有幸亲历了基础教育的几轮如火如荼的“课改”。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教材的两轮使用,课改实验也由“讲练法”——“读启式”而深入到了创设各种问题情景的所谓“情景教学法”。
这种“情景教学法”是老师精心创设出一定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注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它便于老师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素质培养,而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由于这种方法的课堂教学效果好而倍受教育界关注,得到了老师们的亲睐与推崇、而纷纷采用。
在用新教材这两轮课改期间,我观摩了许多同行的“情景教学”课,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验探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迷茫。我逐渐认识到“情景教学”在具体操作中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一是有的“情景教学”课堂还是放不开,创设的问题有的落后于儿童的思维,出现了学生要“往前走”,而老师还要把他“拉回”到自己设计的教案上,不是教师适应学生,而是要学生来适应教师;二是出现几“多”:教师讲得多,齐答多,贴条多,记忆的东西也偏多。
怎样克服这两种问题,我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行素质教育
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去研究“情景教学”过程的优化,落实素质教育,摆正师生的位置。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小主人,把他们放在主体的地位。明确“教为了学”的指导思想,“教一点而学很多”,按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去安排教学,“顺”着学生思路去设计“情景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要为学生多创设一点思考的情景,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把准大纲,用好教材
教师钻研教材要深刻透彻,把握大纲要恰如其分。真正领会新课标精神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要在对教材知识、技能的脉络体系、纵横联系心知肚明的基础上,注意恰当地把握好教学“尺度”。在教学中绝不“任意拔高”或“超纲”,要体会教材中知识,技能乃至于思维方法的阶段性和循序渐进性,真正做到钻研大纲、教材到位,抓重点瞄得准,突破难点力度大。
三、重视学生的参与,发展学生的潜能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没有学生的参与,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产生什么效果的。“情景教学”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问题,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去学习兴趣而积极参与。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主题图,通过讲故事、游戏等方式,提出适合学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猜测、探索,与同学合作学习、讨论,作业实践验证等方式,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关键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心理水平。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提出生动有趣而又合适的问题做为教学起点,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的自然迁移。这样,把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恰当相结合,双管齐下。一方面由具体到抽象,另一方面由已知到未知,引导学生改组与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既有利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也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最好指导,也符合当今素质教育课改的要求,形成教师一定的教学特色。
四、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的灵魂就是把儿童的实际生活与相关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知道来源,知道用处,切实感受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才有亲切感、真实感,达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之目的。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采用多种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情景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尽量借助教具演示,学具操作、幻灯、多媒体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水平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思维波涛,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会数学知识。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这是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但课堂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师在用“情景教学”中,究竟应如何去设计、准备自己的教案,挖掘教材中的“五育”因素,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思想,则是一个理论上没有正解的课题,在实践上也是一个存在多元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上述几点也仅仅是我的浅陋之见,不当之处必多,诚请同行专家斧正。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凌家小学)
这种“情景教学法”是老师精心创设出一定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注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它便于老师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素质培养,而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由于这种方法的课堂教学效果好而倍受教育界关注,得到了老师们的亲睐与推崇、而纷纷采用。
在用新教材这两轮课改期间,我观摩了许多同行的“情景教学”课,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验探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迷茫。我逐渐认识到“情景教学”在具体操作中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一是有的“情景教学”课堂还是放不开,创设的问题有的落后于儿童的思维,出现了学生要“往前走”,而老师还要把他“拉回”到自己设计的教案上,不是教师适应学生,而是要学生来适应教师;二是出现几“多”:教师讲得多,齐答多,贴条多,记忆的东西也偏多。
怎样克服这两种问题,我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推行素质教育
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去研究“情景教学”过程的优化,落实素质教育,摆正师生的位置。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小主人,把他们放在主体的地位。明确“教为了学”的指导思想,“教一点而学很多”,按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去安排教学,“顺”着学生思路去设计“情景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要为学生多创设一点思考的情景,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把准大纲,用好教材
教师钻研教材要深刻透彻,把握大纲要恰如其分。真正领会新课标精神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要在对教材知识、技能的脉络体系、纵横联系心知肚明的基础上,注意恰当地把握好教学“尺度”。在教学中绝不“任意拔高”或“超纲”,要体会教材中知识,技能乃至于思维方法的阶段性和循序渐进性,真正做到钻研大纲、教材到位,抓重点瞄得准,突破难点力度大。
三、重视学生的参与,发展学生的潜能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没有学生的参与,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产生什么效果的。“情景教学”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问题,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去学习兴趣而积极参与。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主题图,通过讲故事、游戏等方式,提出适合学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猜测、探索,与同学合作学习、讨论,作业实践验证等方式,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关键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心理水平。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提出生动有趣而又合适的问题做为教学起点,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的自然迁移。这样,把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恰当相结合,双管齐下。一方面由具体到抽象,另一方面由已知到未知,引导学生改组与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既有利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也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最好指导,也符合当今素质教育课改的要求,形成教师一定的教学特色。
四、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的灵魂就是把儿童的实际生活与相关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知道来源,知道用处,切实感受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才有亲切感、真实感,达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之目的。有效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采用多种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情景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尽量借助教具演示,学具操作、幻灯、多媒体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水平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思维波涛,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会数学知识。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这是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但课堂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师在用“情景教学”中,究竟应如何去设计、准备自己的教案,挖掘教材中的“五育”因素,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思想,则是一个理论上没有正解的课题,在实践上也是一个存在多元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上述几点也仅仅是我的浅陋之见,不当之处必多,诚请同行专家斧正。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凌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