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特点,采用“三对接”“一融合”方式,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力求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机 构】
: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7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护理基本技术课程特点,采用“三对接”“一融合”方式,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力求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其他文献
初步了解不同医学专业本科生对教学现状的基本评价及教学改革的喜好与意愿,并以此为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考与依据.
目的 探析“院中校”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9级派入医院进行第二学年课程学习的学生61人作为实验组,采用“院中校”教学模式;选取我院2019级未派入医院仍在学校进行第二学年课程学习的学生6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理论测试和实践考核、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测评工具及教学认知和效果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理论测试和实践考核成绩、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得分及教学认知和效果问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院中校”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
目的 对以案例实训为基础的思维培养方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采用以案例实训为基础的思维培养方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评分、考试成绩与教学满意度.结果 教学后两组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评分均高于教学前,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提升更为明显(P<0.05);教学后两组理论知识与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教学前,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提升更为明显(P<0.05)
目的 探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叙事教育对伤口护理门诊实习护生职业认同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12月实习的52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带教模式;选取2020年7—12月实习的52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叙事教育进行实习带教.运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前,两组护生职业认同量表、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习后,实验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混合式教学
目的 探讨虚实结合的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为提高我校留学生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92名留学生为对照组,130名留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验报告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形成性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学满意度均在80%以上.结论 在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2020届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及指导需求,为完善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方案、优化毕业论文管理措施、提升毕业论文完成质量提供参考.
调查感染科住院患者及陪护对感染风险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感染科住院患者及陪护管理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和院感防控对策提供指导依据.
中医外科学实践技能训练课程构建要符合中医外科学的学科特点及实践性强的特点,符合国家引导与学校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科发展与今后人才发展.课程建设内容包括中医外用药制作与使用、现代医学无菌术与基本手术技能、外科诊查方法、中医外治与手术疗法、延伸内容,课程建设形式为文字教材、视频与图片教程、教师演示与新手段,课程考核包括平时考核、结课考核与实训手册.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赋权水平和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赋权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274名住院老年慢性病病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健康赋权和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赋权量表总分为(3.73±0.62)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建自我、责任信念、获取支持、参与治疗、增长知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总分为(25.05±10.13)分;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同住者、月收入、性别、主要照顾者健康状况的老年慢性病病人健康赋
目的 对广东省医务人员吸烟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高危因素分析,旨在为控烟措施的制订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对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分层抽样,通过问卷进行吸烟状况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医务人员吸烟的高危因素.结果 1076名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9.76%,其中男性为26.18%,女性为0.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地区、医院等级、工作岗位、是否有戒烟门诊和无烟病区是吸烟率的影响因素(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岗位、城市、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