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e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实际中我们感到,传统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少数教师还过分地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自己讲授、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形成一言堂;少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一句话:“学生不会学习。”正因为如此,更有必要提出“课堂提问”这个课题。
  “课堂提问”,是以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为主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课堂提问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适时、准确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思考方向,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教者,必善问”。提问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发问的技巧。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因材施问。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问题:什么是周长?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什么作用?
  
  二、提问要把握时机
  
  一个适时的设问,可以在学生脑海中掀起产生风暴;一个巧妙的点拨,可以使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中恍然大悟。因此,要精心把握提问的时机。如导入新课时的引趣式提问,可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学生看书自学后,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问题: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长方体或正方体有什么特点?长方体或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例如,我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时,让学生回顾了用短除法求12和8、18和15、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后,引导学生提问题,就有学生提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除了用短除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到了两种方法:口决法:三四十二,二四得八,4是12和8的最大公约数;三六十八,三五十五,3是18和15的最大公约数;三六十八,五六三十,6是18和30最大公约数。减法:12-8=4,能整除12和8,4是12和8的最大公约数;18-15=3,3能整除18和15,3是18和15的最大公约数;30-18=12,12不能整除18和30,再用18-12=6,6能整除18和30,6是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
  这样,促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理解去掌握概念,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严谨。
  
  三、提问要有启发性
  
  好的课堂提问,必须富有启发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所以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注意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不断地再思再问。不仅要使学生能答出什么,还应该使学生能讲出“为什么”,进而还能提出和答出自己的见解。切忌什么都问,切忌什么都提“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有关问题,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内容和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生疑思考,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四、提问要有趣味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充分调动、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提问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悦中接受知识。提问也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样,就能让“问题”走近学生,使学生对“问题”產生极大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在巩固练习的同时,出了这样一道题:“0.96÷0.3=0.32( )”,让学生判断。有的学生判断错误,在括号里打“√”。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立即更正或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变换角度以正确的问题作引导提问题,这时就有学生提出这样两个问题:“你是怎样发现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如果要使计算结果正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提问具有创造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所以问题是创造性的基础。然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效开发创新学习潜能的开端,创新学习也由此开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问题”设计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地重演于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猜想、发现。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修养十分重要。能够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都要注意探索课堂提问艺术。
其他文献
用垂直螺旋石墨装袋机代替鳞片石墨粉料人工装袋,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也为消烟除尘和使包装作业实现流水化创造了条件。 1.概况我矿石墨加工中对粉料产品的包装,开始完全
摘 要: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问题,着重从师生融洽建情感、生活源头积情感、巧创情境诱情感、强化练习促情感四个方面作有益的探析。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情感培养    前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
摘 要: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文章结合中职院校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在探讨分层次教学理论来源的基础上,结合中职院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将其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 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 数学   
Toll样受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多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大量研究报道表明,禽类的TLR3、TLR7与TLR21参与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水禽鹅,作为许多病原的天然宿
一、概述丰山铜矿选厂于1971年基本建成,磨浮流程为一段闭路磨矿和铜硫钼混合优先浮选,中矿再磨单独处理。浮选设备全部采用浮选杜。 First, an overview Fengshan copper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学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只有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标、把握新课标、掌握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教学 理念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学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一线数学教师,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
摘 要:多媒体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对于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个体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最清晰,思维活动也最活泼、最有效,学习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
摘 要:随着国家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劳动者素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数学,它的教育功能要求在职业教育中有效地发挥出来。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职高数学教师,应根据职高学生的特点从职业教育的目的出发,创设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寻找数学与学生实际、专业特点的结合点、生成点,提供合
提高数学总复习效率,改进复习方法,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产生旧知识新面孔的新鲜感,缺有所补,学有所得,练有所熟。这就要求教者在复习教学中力求揉杂交织、温故知新,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注意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复习教学中,教学教师要安排、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总复习全过程,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要使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己检查对照,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
新编小学低年级教材在编写上注重观察、强化操作,要求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形成表象,靠已形成的表象理解、记忆知识,并能用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充分体现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这一儿童认识规律。这样把观察、操作、表述、思维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达到同步发展的目的,使观察成为思维的源泉,操作成为启迪思维的手段,语言成为表述思维的工具,使学生真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