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物理学科同其它许多学科一样,在高考指挥棒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局限于“应试教育”模式之下,再加上物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性以及中学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高考物理中对于知识难度和深度的要求非常突出。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加深知识难度、培养解题技巧等方面来,反而忽视了物理学科更为重要的任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现代化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仅是物理学科的目标,更是其它所有学科教育的目标。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如何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呢?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条件,而眼下的这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想办法突破现行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能够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一种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小组探究的模式中,学习的主体重新回归到学生,学生在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上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中那样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取,而是学生自身通过一定过程的探究与思考获得,学生在自主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思维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思维框架之中,这样势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这种以小组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采取下列的几点做法:
一、按层次确定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如果不考虑学生实际,胡子眉毛一把抓地乱分配,必然会影响交流的实效。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注意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在组内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以低中高三个层次进行合理搭配,以保证小组探究能力的均衡,在组间要按照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得各个小组之间的水平相当。除此以外,学习小组成员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新调整,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持学习小组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长期合作所形成的强势与弱势成员之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拥有机会均等的发挥与表现机会。
二、确定合理的探究内容
在高中物理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的。我们开展合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在探究的过程中尽情地发挥思维想象,实现创新能力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选择的探究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所探究的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渗透创新意识,体现探究的价值。在高中物理阶段,“电阻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等内容就比较适合采用这种小组探究的方式。
三、定位好师生的角色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我发挥空间,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作为教师,在开展探究合作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学生真正的放在探究的主体地位,切不可“假探究、真灌输”。学生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每当此时,教师不但不能打击学生,反而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的原因,并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虽然学生是探究活动中绝对的主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就无所作为。学生在知识、经验、自我调控能力等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小组探究活动要想顺利的实现目标,在学习活动开始前必须要有教师发挥好指导作用,包括确定探究问题、传授基本知识和探究流程、技能等等。例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验证动量守恒”的探究实验时,在探究实验开始前,笔者就先进行了一次演示实验,把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探究的流程通过演示实验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的实验操作技巧以后,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总之,小组合作探究的精髓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小组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大胆引入合作探究模式,通过不断优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寇文龙.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青少年日记[J].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第01期.
[2]卞秀静.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常态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苏州大学,2010.
[3]闫志春.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年10期.
(责任编辑)
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一种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小组探究的模式中,学习的主体重新回归到学生,学生在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上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中那样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取,而是学生自身通过一定过程的探究与思考获得,学生在自主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思维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思维框架之中,这样势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这种以小组合作探究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采取下列的几点做法:
一、按层次确定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如果不考虑学生实际,胡子眉毛一把抓地乱分配,必然会影响交流的实效。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注意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在组内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以低中高三个层次进行合理搭配,以保证小组探究能力的均衡,在组间要按照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得各个小组之间的水平相当。除此以外,学习小组成员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新调整,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持学习小组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长期合作所形成的强势与弱势成员之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拥有机会均等的发挥与表现机会。
二、确定合理的探究内容
在高中物理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的。我们开展合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在探究的过程中尽情地发挥思维想象,实现创新能力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选择的探究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所探究的问题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渗透创新意识,体现探究的价值。在高中物理阶段,“电阻定律”、“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等内容就比较适合采用这种小组探究的方式。
三、定位好师生的角色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优势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我发挥空间,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作为教师,在开展探究合作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学生真正的放在探究的主体地位,切不可“假探究、真灌输”。学生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每当此时,教师不但不能打击学生,反而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的原因,并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虽然学生是探究活动中绝对的主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就无所作为。学生在知识、经验、自我调控能力等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小组探究活动要想顺利的实现目标,在学习活动开始前必须要有教师发挥好指导作用,包括确定探究问题、传授基本知识和探究流程、技能等等。例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验证动量守恒”的探究实验时,在探究实验开始前,笔者就先进行了一次演示实验,把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探究的流程通过演示实验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的实验操作技巧以后,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总之,小组合作探究的精髓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小组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大胆引入合作探究模式,通过不断优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寇文龙.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青少年日记[J].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第01期.
[2]卞秀静.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常态化教学策略的研究[J].苏州大学,2010.
[3]闫志春.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年10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