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激趣,后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真谛并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感受,满足自主求学的欲望.所以,初中教师有必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激趣的角度入手,让初中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迈向数学的大门.目前,虽然我国初中生拥有着敏感的思维意识和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意志力方面却极为缺乏、薄弱,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很容易表现出低沉、沮丧、质疑等消极情绪.尤其是面对数学这种本身就很枯燥的学科,一旦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整体学习质量,甚至还会降低课堂授课效率.
  在受制于自身特点的情况下,究竟该如何在数学这一科目中落实激趣教学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若有不足,还望同仁多多指正.
  一、渗透生活元素,增强代入感
  知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数学现象.比如,统计超市的物品数量、结算钱财、搭建楼房之前对地基和面积的测量等.可以说,如果离开数学,我们的生活将会寸步难行.既然如此,为何不在数学课堂导入生活元素呢?笔者以为,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生活元素,这是实现激趣目的,增强初中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前提.譬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点时,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典型的生活案例.如,在栽植树木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两个树坑,然后再确定其他树坑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保证同一行的树木呈直线排列了.在进行狙击射击训练时,射击人员要保障瞄准量与靶心呈直线,才能完成射击.这两则案例中便涉及“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知识.这两则案例代入感极强,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并舒缓他们的学习压力.又如,在教学轴对称的知识点时,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物件利用幻灯片展示出来,并鼓励学生自行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和物体,让他们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情感,是实现课堂激趣的催化剂.
  二、导入活动竞赛,增强积极性
  虽然借助生活元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激趣目标,但是这个“激趣”只能是暂时的.如果一直沿用这种方法,会快速降低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渗透生活元素的同时实施其他手段,是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他们时刻保持热烈的态度投入学习的重要途径.针对初中生拥有较强的好胜心,在指导的过程中,不妨开设习题竞赛活动,并对胜利者给予嘉奖,对失败者给予善意的惩罚(比如,课堂唱歌、表演等).学生都不希望自己受到惩罚,所以都会积极地参与到比赛当中.而在比赛之初,可以酌情布置一些简单的计算习题,让学生尝到甜头,提升自信.随后,根据学生的演练效果,再适当地提高习题的难度,从而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增强自身的解题能力.其中,考虑到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偏低,在实施竞赛制度时,可以分组进行小组比赛.比赛周期是随意的,可以单独选出一堂课进行测验,也可以以月为单位,统计学生每个月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增长幅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竞赛机制与日常测验不同,它更加注重学生对解题技巧的应用.也就是说,哪怕学生在解题时得到的答案是错误的,如果他的解题方法是新颖的、可取的,同样可以为他计分,这便全面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布置精选题目,增强自信心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局限性强,而且多数教师喜欢使用题海战术.虽然从表面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实效性强,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但无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学习态度变得消极起来.时间一久,难免会影响整个学习效果.所以,精选习题,从单个题入手展开训练,这是实现课堂“减负”,提高探究趣味的有效手段.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间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在选题时,题目可以是中考试卷中的某道经典题,也可以是奥数竞赛中的某道经典题.在演练时,不需要学生完全解答出答案,只要求他们感受解题思路即可,并引导他们说出习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初中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数学,是因为过程过于枯燥和乏味.而借助上述手段,不但可以促进他们的探究欲望和挑战心理,同时还能间接加深他们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特别是在解答时,他们的自信心会前所未有地高涨,在这样的情绪下,当他们再次投入探索时,不论习题多难,他们都会勇往直前,无惧困难!
  许多数学教师受到认识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制约,认为数学就是以枯燥乏味见长的学科,不可能实施激趣教学.这样的想法不但是错误的,甚至还会严重影响教学.笔者以为,数学的激趣方法不胜枚举,重在探索与发现.只要数学教师肯于在这方面下工夫,必然可以成功落实教学目标,并最大限度地地促进课堂授课效率,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从而让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无尽的快乐,并借此抵达成功的彼岸.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种生命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创新教育更是应运而生。因而,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逐步让他们养成转换思考角度,培养独立的个性思考,从而能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形成新颖、富有创造性的良好思维。这样,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也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如何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体现创新教育,下面几点是我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是高考物理的必考内容,由于这部分知识较抽象,所以学生很难灵活运用有关规律来解答相关的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相关知识的教学问题。一、创新教学模式,加强过程探究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教师只管“填鸭式”地教学,较少关注学生智力的开发学习兴趣的激发。以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运用不够灵
“2013年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在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举行,我和来自全省各大市的800多名教师一起现场观摩了本次比赛.参赛教师亲切的笑容、生动的教学语言、新颖的教学设计、活泼的教学氛围、灵活的师生互动,给参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近距离地感受了优秀教师不同的授课风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设计、不同的生成、不同的效果,但每节课又散发着一个共同的特
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归纳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能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对具体实例中感应电流的有无进行判断。2.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设计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结果来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参与科学实验探究的具体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并产生积极情感;在组织学生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通过对
一、对高效课堂教学的认识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其实质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活动,追求的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高效,包括课堂设计的高效、教师讲授的高效、学生听课的高效、学生掌握知识的高效、学生练习的高效。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现以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第四章“原电池”教学为例,对
在当代的高中教育中,化学作为重点学科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中以“合作、探究、共赢”为理念的合作学习课堂的建立成为教育界一大热点。尤其是高中化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涉及多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种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书写以及对各种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等。这些内容仅通过个人的背诵与记忆,学生是很难在不记混的情况下实现熟练掌握。那么,怎样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究,实现全体学生学习上的共赢呢
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与表达等。[1]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技能之一,涉及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等思维方式,更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那么,高中生物教学应如何对学生进行作出假设的技能训练呢?一、作出假设概述1.假设和作出假
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结题则要求学生对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将实践中所取得的大量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一定形式的文字材料,进行表达和交流,以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产生辐射效应。其主要包括以下几
活动教学法是后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受此影响,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普遍采用活动化教学模式,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一理念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活动教学法要求以综合多元理论为宗旨,以“活动”(Activity)为教学中心,活动的开展要逐步进行,同时要把纯语言活动、准交际活动和交际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活动教学法是一个有机系统概念.一、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活动教学法大致兴起于本世纪初,主
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的学科,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精妙的课堂提问帮助学生衔接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运转,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结构,从而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思维的历练.一、营造平等氛围,创设问题情境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初中生已经不像小学生那样洒脱且毫无顾忌,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他们心理的封闭意识也愈发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中学生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