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迁移规律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呼唤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取决于有效的预设与生成。如果能合理运用迁移的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顺利迁移,就可以避免许多弯路,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迁移规律?现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挖掘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凡是在先前的学习同后来的学习之间有着相同或相似地方的,就能产生互相迁移的作用,而且在它们之间所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迁移也就越容易产生。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基本条件之一。共同因素可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
  (一)在内容把握上,要分析数学知识点,更要分析知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在编排上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明明白白写在课本上的显性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条是暗线,即蕴涵在知识体系中的隐性的“数学大的想法”核心思想。在教学设计中,很多教师只看到课本中的知识点,忽视对数学核心思想的分析,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掐头去尾烧中段”,这种截断本源的教学显然是低效的。
  例如,在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元、角、分,毫米、厘米、分米、米,这些知识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十进制。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它们来相互印证,促进学生运用理解新知识。教师指出这些联系,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些联系,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建立了通路。教学中,我很喜欢用元、角、分这个旧知识来迁移。因为它和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很容易理解。用元、角、分来举例解释,为什么要进一,为什么要退一,而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关系与元、角、分的关系又是同理可证的,所以迁移就能比较顺利。
  (二)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让学生能够用联系的方法来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里有许多地方要求学生找对象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其实同样地适用于数学学科。不断地让学生找联系,慢慢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联系的习惯和意思,用联系的眼光来看数学问题,用联系的思维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必然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学生的思路狭隘,思维呆板,学习落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没有牢固的记忆,不善于利用已有的记忆进行合理地联系。因此,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联系等等这方面的思维方法,对于发掘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太重要了。必须不断地训练学生找联系。
  二、考虑学生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还必须考虑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原有的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也越大。已有的知识概括性之所以影响迁移,主要是由于迁移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辨别当前的新事物。如果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高,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学生就能依据这些本质特征去揭露新事物的本质,把它纳入到已有的经验系统中去,这样迁移就顺利。
  (一)学习的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学生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在教学中,考虑学生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就是要考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与新知识之间有联系的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还没牢固掌握的话,就要先把缺漏补上来。
  学习知识的过程要遵循逐渐抽象概括、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逐层形成概念,促进迁移 。
  每一个数学概念都有其内涵,概念的内涵反映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它既是概念的核心,又是形成概念的关键。教学中必须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逐层深入,各个击破,才能使学生掌握其内涵,从而准确地理解概念。
  在归纳分数的意义时,教师首先出示了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意义。然后出示3/□,让学生说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从而引入了“若干份”的概念;在出示□/4,讓学生说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分的数,引入“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概念;最后出示了□/□,到这时学生已基本能自己总结出分数的意义了,教学目标水到渠成。几个□,看似简单,却由浅入深,一步步引领学生总结、归纳,降低了学习难度,从而使学生毫不费力地理解和掌握新知。
  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学习之后,要让学生不断地总结规律。这样现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又会为以后的迁移做好铺垫,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二)起点选择,要考虑学生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起点选择:要关注学习的逻辑起点,更要关注学习的现实起点。这样才是现实地考虑了学生了学生已有经验地概括水平,实际有效,灵活具体;而不是形式、教条地考虑学生已有的概括水平。
  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次完整的课堂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课堂学习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起点指的是学生从事新内容学习所必须借助的知识储备。学生并非零认知走进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为儿童选择适当的学习起点。
  三、根据定势对迁移的双重影响,建立积极定势,克服消极定势
  定势也叫心向,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说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由预先的准备状态即定势所决定的。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定势对迁移的双重影响,注意在教学中必须建立哪一种定势。既要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解决一类课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变化课题,以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定势的干扰。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减法时,我们利用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对此加以复习,然后把两位数改成三位数。学生在学习起来就很轻松,一下子就会了。
  又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由于当时出题目的时候不小心,刚好那些题目的余数都是1,于是就有一些学生认为余数都要写成1。因此,教师要注意变化课题。
  奥苏伯尔认为,“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利用这种迁移的规律,注意发挥学习中正迁移的作用,不但有利于巩固已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概念,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但是,迁移不是自动的,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本身并不能保证它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正向迁移,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讲究正确的方法,科学运用认知的迁移规律,才会使学习迁移朝着正确方向延伸,使学生获益匪浅。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注重社会实践、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潜能、加强情感体验,其中发展创造潜能又是最重要的。  【关键词】创造 思维 潜能    一、注重社会实践   教育的价值在于使知识社会化、使个体社会化。注重社会实践,就是要使中小学数学教育成为开放的在对社会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的完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发展与其社会的价值,认识知识探索
合作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学会合作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能力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
中考的综合复习是中考成功的关键。由于要复习的是三年来所学的全部知识,内容多,时间紧。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考虑得面面俱到。初三学生究竟该如何应对,才能通过复习让自己取得事半功倍的收效呢?    一、制定计划     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要有重点且容易实行,时间安排上最好能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并超前一些。复习时可以先回归课本,把相应的章节温习一遍,对其中包含的知
【摘 要】一个好的导语,可以让学生瞬间进入课堂,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的导语设计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本文从导语设计常见的几种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 导语    导语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各环节的学习,所以,在掌握好导语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后,还要能够做到活学活用、推陈出新。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
今年下半年,贵州开始了新课标的高中英语教学。《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在该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发现,高中新课标英语教师应努力做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越来越多的作用。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工具之一,在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后期学习巩固的功能也在慢慢增强。通过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可以直接的进行绘画、欣赏、练习,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等到全面的提高。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成为高校美术的重点内容。  关键字:高校美术 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  伴随着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同时,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对相关知识点应寻根究底的掌握其来源及涉及的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不断的总结更新,本文针对学生的掌握知识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写反思。  【关键词】反思 教学中 试题整理    在各科教学中,都存在这样一些共性问题,生物学科也不例外,那就是曾经练习过多遍,讲过多遍的试题
摘要:纵观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仍未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局限性问题,具体表现为:“阅读教学局限化,听说训练弱化,写作教学程式化”,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而我们要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阅读;写作;培养;思维能力    一、探索如何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和写作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
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党和政府倡导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思想品德课源于生活,虽说生活化,但内容庞杂,同时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要学好它,着实不易,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和自己的反思,我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四到位”。  “关系”到位。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