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作者: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资源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402771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注文本作者,成了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作者进行理性探寻,有章有法地研究作者,合理选择资源为阅读教学服务。引领学生走近文本作者,以作者资源为依托,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关键词】文本作者 探寻 途径 策略
  文本作者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资源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多角度了解文本作者、领悟作者的想法及要表达的情感,对文本作者进行理性探寻。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意蕴的载体。教师解读文本时一定要重视对文本作者的关注,读懂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作者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读懂文本的价值取向。因此,作为教者,应引导学生直面文本作者,为语文教学进行理性探寻。
  一、緣由:探寻文本作者内心世界,让阅读深入
  阅读教学是教者、编者、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文本,既包括文本的语言文字,也包括文本的作者。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把握教材,又要合理查找并运用教学资源,更必须明确:学生才是解读文本的真正主体。只有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与自由,探寻文本思想原有的深度,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心灵的碰撞,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解读文本,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走近文本作者,体会“鲜活的文本”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带有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文本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或是作者的生活痕迹,或是作者的优秀品格,或是作者的人生感悟。要正确解读这些文本,必须先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生活的世界,去感受作者的心理情怀。
  例如苏教版中的部分文本及其作者:琦君《桂花雨》、刘绍棠《师恩难忘》、冰心《只拣儿童多处行》、孙友田《月光启蒙》、萧红《我和祖父的园子》、马朝虎《水》、徐秀娟《灰椋鸟》、刘成章《安塞腰鼓》、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章武《天游峰的扫路人》、季羡林《夹竹桃》、苏叔阳《理想的风筝》等。
  (二)紧扣文本作者,领悟“崭新的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两处均提到“熏陶感染”。如何“熏陶感染”学生?实践证明,要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润泽,陶冶孩子的情操,语文教学中紧扣文本的作者,既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优秀作品,又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来感悟文本表达的主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想让学生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除了让学生紧扣文本的语言文字阅读,还要引导学生走近作者的生平与经历,了解作者书写文本的初衷,才能够更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解读文本作者,感受“文本的蕴含”
  文本是作者内在感情流露的产物,“言为心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走近文本前后,进一步了解作者,解读作者,才能保证文本的解读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众所周知,著名作家海子曾写过诗歌《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只朗诵这首诗,肯定读出了一个积极向上阳光灿烂的作者。然而在写完这首诗的两个月后,作者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如果指导学生联系作者的境况后再读该诗,隐藏在诗中的不易察觉的隐晦情感,就容易感受出来了。
  二、途径:了解作者看文本,情景交融
  要想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教师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蕴含在语言文字中强烈的主观感情。
  (一)课前点拨,使学生成为“私家侦探”
  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教材,研究作者,研究作者的作品、写作意图及写文时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学生课前做好“私家侦探”,将关于作者及文本的相关资料,了解得明明白白,并结合文本的语言文字,自己先做出正确的解读,争取做到对作者了如指掌。
  台湾作家琦君的《毽子里的铜钱》《月光饼》《桂花雨》都是借忆童年生活表达作者对故乡深深眷念之情。如果教师教学《桂花雨》前,布置学生阅读这三篇文章,再结合琦君漂泊的人生经历,就能体会到琦君心灵深处最难忘怀的是童年,是故乡。学生对琦君的生平、作品有了准确地把握,再读《桂花雨》时就能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读出作者浓烈思乡之情了。
  (二)课堂激趣,使学生争做“超级玩家”
  家长们最清楚,孩子一提起玩具来就如同注入了兴奋剂,侃侃而谈。哪种玩具最流行,最好玩,孩子们一清二楚,如数家珍。不管什么玩具孩子们总能玩得得心应手,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玩家”。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孩子们学做“超级玩家”,像对玩具感兴趣那样对待文本作者: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且要做出正确选择,哪些能在课堂上运用,哪些对感悟文本最有用处,哪些能更好地辅助理解文本,这些要学会慎重选择。
  苏教版的《夹竹桃》第5自然段,大胆的想象、丰富的比喻营造了月光下夹竹桃花影影绰绰的优美意境。作者为什么那么喜爱夹竹桃?课前让学生了解季羡林的生平,了解到他在国外留学过,“文革”中曾受迫害,他爱夹竹桃是爱夹竹桃的坚忍不拔,这正是文本作者性格的写照,因此文中有关由夹竹桃引起的幻想都是作者自己熟悉并喜爱的。教学这一自然段时,学生联系作者这些经历,就能走进作者,获得共鸣。
  (三)合理预设,教师变身“国宴名厨”
  国宴名厨最大的特点,就是能用普通的蔬菜,经过煎炸烹煮,做出色香俱全、营养丰富的菜肴。作为教师,要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把握最准确的教学时机,将学生准备的关于文本作者的相关资料,合理取舍,选择出最容易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思想的材料,再呈现给学生。   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可从三方面着手让学生查阅资料:作者生平、作者的其他作品、文本的写作背景。课前学生读了作者冰心的《雨后》《纸船》《寄小读者》等文章后就会感受到:冰心奶奶爱儿童、爱大自然、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精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联系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祖国正迎来经济复苏的春天这一历史背景,学生就容易探寻到冰心奶奶的内心:“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祖国的春天,原来作者是寄希望于儿童呀!课后让学生再读《寄小读者》,学生体会则会更深。这些与文本作者相关的资料都能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儿童浓浓的爱意,从而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及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升华情感。
  三、策略:循序渐进重积累,读写升华
  (一)“采蜜”是前提
  面对崭新的文本,面对陌生的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采蜜”——搜集作者资料,对作者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理解文本作下铺垫。寻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写作意图。
  要理解作者,要遵循他的写作思路,了解他的写作背景,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更深入全面地把握文本,不至于只了解文本的“冰山一角”了。
  教学刘绍棠的《师恩难忘》时,学生搜集到刘绍棠的资料,明白“刘绍棠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6岁入学,四个年级一个班,他每次都是班级第一名;10岁第一次作文,一气呵成五册作文本;14岁发表短篇小说《蔡桂芝》,紧接着又发表十余篇小说” 。正是因为刘绍棠在文坛上硕果累累,才极度感恩自己的启蒙老师,《师恩难忘》才诞生。
  2. 相关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将与作者相关的故事说出来给别人分享,不仅能够激发孩子对文本的浓烈兴趣,而且对理解文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课文马朝虎的《水》,太多的师生目光单单锁住“缺水”这一主题,忽视了文中几处提到的“母亲”这一细节。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找寻了与马朝虎相关的故事,知道了马朝虎有个能干而又外表丑陋无比的母亲。在母亲身患癌病后,马朝虎带着未婚妻回家探望母亲,因为事先发了电报,母亲害怕自己丑陋的外表吓跑了未来的媳妇,偷偷离家出走。马朝虎整整寻找了母亲五天而未找到,后来无奈回到城里。等到马朝虎再见母亲时,已是她的遗容了。教学中,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讲述这一故事情节,对全班同学理解文章表达的“苦”与“乐”的主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3. 鲜明品格。
  作者笔下的正面意象,大多都是作者自己非常喜欢并赞赏的,里面就映示了作者的优秀品格。在阅读文本前,如果学生先对作者的人格有个大概的认知,就能正确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了。
  教学季羡林的《夹竹桃》一文时,笔者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偏爱夹竹桃?让学生联系作者自身谈一谈。有的学生说,季羡林经历过战争,经历过国外漂泊,经历过“十年浩劫”,可任凭“风吹雨打”,他都矢志不渝,堅强面对,夹竹桃的韧性,就是季羡林的韧性;有的学生说,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最感人:“……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正是季羡林一生的写照,夹竹桃的韧性,就是他的影子。学生们了解到季羡林的品格,也就明白作者为什么独爱夹竹桃了。
  (二)“拔节”是关键
  1. 以“作者”为依托——读出真情。
  “新课标”的学段目标中都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课文朗读的要求中,“正确”和“流利”是前提,而“有感情”则是升华。要想做到“有感情”朗读,教师指导的方法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文本的感情基调。解读文本,除了揣摩文本表面的语言文字外,就是从“作者”入手,让读者通过体会“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学生做到了这一点,朗读一定会声情并茂的。
  下面是笔者执教徐秀娟的《灰椋鸟》一课的案例。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生:我最喜欢“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列队飞行”。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
  生: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让我看到了灰椋鸟从远处飞来的场面。
  师:谁再来说说?
  生:我喜欢“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天然的俱乐部”。因为作者将百鸟归林后的热闹场面通过声音传递出来。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作者徐秀娟能把灰椋鸟写得如此生动具体?除了仔细观察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
  师:我们来看“作者链接”——徐秀娟,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她掉进了沼泽,再也没有出来。徐秀娟生前非常喜爱动物,也注意保护动物。
  师:现在,同学们该知道为什么作者能把灰椋鸟写得生动具体了吧?
  生:(异口同声)因为作者非常喜欢灰椋鸟。
  师:请同学们带着深深喜爱的感情,来读读写灰椋鸟的句子。
  在感悟课文的关键时刻,由于学生了解到作者徐秀娟的资料,所以很快就明白了作者的爱护动物的情怀,后面的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2. 以“作者”为媒介——说出实感。
  苏教版小语教材编排了诸多情感丰富的课文,是作者“言为心声”的典范。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要让学生联系作者自身的经历,找准 “练说”的基点,这样学生才能打开情感的闸门,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时,学生精读完毕后,教师出示了孙友田母亲的照片,并告诉学生正是这位用歌谣、童谣和神话故事启迪孙友田的母亲,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让作者痛苦万分,泪流满面。作者因为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陪伴母亲,所以非常内疚。那么,学完课文,你最想对文中的母亲说什么?学生因为有了对“母亲”的进一步了解,所以滔滔不绝地道出了自己的感动之情。   3. 以“作者”为触点——写出心声。
  在语文课堂中,要让学生在练笔时文如泉涌,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相机出示关于作者的“一枝一叶”,让学生了解过后产生“情动而辞发”的最佳效果。
  公开课上,笔者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预设的练笔内容是补充课文最后的省略号,要求学生写出作者对老师思念之情。在用其他班级试上时,我没有出示作者苏叔阳的相关资料。学生练笔时,也能表达出想念之情,但语言显得过于苍白。在本班执教这一环节,我将作者苏叔阳本身被病魔折磨的事情,凝练成一段简短的文字:自从患癌症以来,苏叔阳就多次手术,但每次他都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术后仍然锲而不舍坚持写作,写出了几百万字的作品。苏叔阳在抗癌之路行走了十几年,他微笑着将病魔当朋友看待,将痛苦用乐观代替。在结束文本的学习,进行练笔的关键阶段,出示了这段资料,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被文中的刘老师感染,也被作者苏叔阳感动。在作者的身上,学生看到了刘老师坚强的影子,写话训练水到渠成,很多发自肺腑的语句在学生笔端流淌。
  (三)“阅读”是升华
  “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这是冰心老人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作为教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引领孩子爱上课外阅读。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激起孩子阅读期待,并推荐出相关的作品,让孩子阅读。应该推荐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紧扣文本作者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孩子课后阅读。
  如学习完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做一片美的叶子》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作者金波的其他儿童文学作品片段,将學生的心灵牢牢吸引。一部童话长篇新作《追踪小绿人》,经过老师的推荐,顺理成章地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课外读物。学习完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后,教师几句简单的介绍,就能使学生爱上《呼兰河传》。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思想、灵魂的独白与升华,都是作者在某个特定环境下,特殊背景下真实的情感表达。只有深入到文本作者内心深处的阅读,才能真正地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才能真正领悟文本所表达的真实内涵,这样的阅读才最有价值。阅读教学应该从更多的视角去关注文本作者,把文本与作者密切地统一起来,阅读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会让学生真正地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殷庄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采用放射性 ̄(125)I与 ̄(131)I分别标记小牛血清蛋白,通过加热变性,磁力搅拌及调节pH等过程分别制得放射性蛋白微球,应用此微球测得犬冠脉左旋支临界狭窄及给潘生丁状态下心肌正常对照区和临窄缺血
我们在作降雨迳流的预报推算过程中,往往是分两个步骤入手。即首先从降雨量推求迳流总量,然后从迳流总量推求迳流分配过程。本文所提的初损与入渗曲线,也是从降雨量推求迳流
1999年元月12日上午,合肥市明光路金大塘菜市内。 春节临近,省城的市民们早早地置办年货,菜市上的人群熙来攘往,叫卖声、讨 In the morning of January 12, 1999, Mingguang
囊虫猪肉(米身肉)可使人感染绦虫病或囊虫病。因此,猪肉的囊虫检查很重要,特别是部队养猪,通常以自杀为主,猪肉不经卫生检验,所以对米身肉的处理及食用应特别慎重。根据国家
通过从教材和教师两个方面,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过程中的“领袖思想为重、群众思想为轻的思维;既成理论为重、未熟理论为轻的思维;理论观点
十年来,他是国内读者最多的散文作家之一。多次获得国内大奖,2003年《人物》杂志封面人物,出版散文集多部。有评论说:“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皆是鲍尔吉·原野作品的特色。他毫无困难地把这些因素融合,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从容宁静、自领风骚。但最鲜明的,是他笔下倾心描写人间的美善,使人回味不已。”作为成人作家,鲍尔吉·原野葆有天真的目光,令人称奇。童心比油滑更接近幽默,鲍尔吉·原野的幽默发诸两端: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牛、羊、猪等家畜。人是由于接触传染源或食用染有病菌的食物或吸入含有病菌的灰塵(较稀少)而感染,病人的血液及分泌物
1949年Brandt曾报道在一例全身衰竭的妇女肺部发现蛲虫异位病变。本文作者报告一例23岁男性病人,在常规肺部X线片上发现右肺下叶有一非钙化性的硬币形病变。在前一个月,病人
眶壁及眶周病变引起突眼的CT诊断价值(附60例分析)巴奇①曹伯泉②①226001南通医学院二附院CT室②眼科本文总结1992年6月至1996年5月我院经CT扫描并由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眶壁和眶周病变引起突眼60例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是一谈到阅读,学生就会认为阅读只是学习语文、英语课中所要掌握的技能,数学课中的阅读略为其次。其实不然,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也离不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