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ab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本质联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服务。如何把实际生活同课堂教学相结合?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策略之一——数学问题实际化
  
  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走出课堂,将数学问题实际化。
  如教学“利息”一课时,我先安排学生预习,了解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然后带着问题,组织学生一起去学校附近的农业银行,请银行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关系。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有关利息税的知识,还知道了利息与本金的多少、存期的长短、年利率的不同有关。这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帮助父母计算存折到期时所得税后的利息,并向父母说明如何储存才能得到最大回报。
  通过这样的设计,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了生活中“动态”的数学。学生不仅从中深深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更从内心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践,这是做多少数学练习也不可能达到的境界。
  
  策略之二——数学问题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提供生活中活泼、生动的材料与环境。”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环节,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如教学“比的意义”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个环节,通过实验引入新课。教师向同样多的两杯水中放人量不同的糖,问:谁能告诉大家,哪一杯糖水较甜些?
  学生结合实际经验猜测,然后让学生品尝验证。师问:糖水甜不甜,跟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白糖水的甜不甜跟糖的多少和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第二个环节,利用本班教室前的五星红旗展开教学。
  师:教室前面的五星红旗长6分米,宽4分米。要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长比宽多几分米?宽比长少几分米?
  生:长是宽的几倍?
  生: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学生明白了比的意义后,我再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生:我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2比19。
  生:数学书的长和宽的比是21比15。
  在这节课中,我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学原型,让学生“找”数学,“想”数学,“用”数学。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理解了“比的意义”,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使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不断亲历“数学化”的过程,并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达到“学有价值数学”的目的。
  
  策略之三——数学问题动作化
  
  课程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这是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最好的方法,不仅可以“启智”,更可以“明理”。
  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操作一:每个小组有一个材料袋,里面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并附有操作要求:先用一条虚线把所有图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再沿着虚线把它们剪开,然后再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
  学生开始观察,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然后开始小组讨论。经过几分钟后,学生开始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小组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
  生2:我们小组发现,沿长方形的对角线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生3:我们发现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虚线剪下来,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学生很轻松地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
  操作二:让学生打开材料袋2,袋子里面装有7个标有序号的三角形(有的是完全一样的,有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时附有操作要求:利用材料袋中的三角形,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的方法,把它们拼摆成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再小组讨论,找一找拼摆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从中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讨论一段时间后,学生汇报结果。只见第三组一位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我们发现1号三角形和6号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生4:我们组发现2号三角形和5号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你们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生5:一個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这样的教学不仅突破了知识的重点、难点,更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只要我们不断地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以熟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牵动学生的心灵,以生活中的数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以自主探究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我们就一定能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们就一定能打造出有效的数学课堂。
其他文献
习作是扎根于学生心灵的花朵,是对生活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积累素材,广开习作泉源    1 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平时向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人爱读书的故事,像“积叶成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让学生搜集、背诵一些名言,如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
一、现状思考    当我们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CAI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新鲜的气息。然而,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基于对现状的思考,我认为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要在辅助教学的层面上有所提高,要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以崭新的面目进入课堂。    二、尝试整合    “分数乘分数”一课教学,目的是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中也指出:“高质量的环境,是建立高质量的基于游戏的课程的基础。”可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丰富的游戏环境,是真正体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挥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重要性的基本保障。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游戏化精神,我们进行了以“班级美工区环境创设的适宜性”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并以此为切
胡霞,南通市通州區通州幼儿园副园长,江苏省陶研会会员,南通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通州区“名师之路”教育科研协会会员。 她勤于研究,先后参与并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市区级课题研究,10多篇论文在《早期教育》《新课程》等期刊发表,近30篇论文获得省级评比一、二等奖。她善于创新,组织的美术活动崇尚自然、富有创意、吸引儿童。她乐于钻研,多次执教市区级美术公开课,多次获得市区优课评比一等奖。在南通市“十三五
余晖,原南京市滨江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南京市幼教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幼教美术教研组副组长。  花儿开了  刘可欣??席如意(4岁)?指导老师:袁秀梅  孩子的话:一场雨后,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在树下悄悄开放。一次散步时间,我和好朋友一起发现了它们。下午我和好朋友决定合作完成这幅画。  专家点评:幼儿是在触摸自然、观察自然的过程中感受美好。悄悄盛开的花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欲望,涂鸦成片绿色的草地,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字”已成为对小学生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为切实打好学生写字基础,提高学生写字功效,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写字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明确目的,认识意义    写字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功效,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坚强品格的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真正享受英语课堂呢?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着,下面谈谈自己对这一教学活动的思考。    一、营
“老师,我认为0度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不是负数而是正数”;“负数的前面一定带负号,而正数前面可带正号也可不带,0的前面没带符号所以不是负数是正数”“假如你花了钱可用负数表示,0表示你没花钱,因此我认为0是正数不是负数”……学生坚持认为“0是正数,不是负数”,为此他们据理力争,于是在我赛教课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争论不休的一幕。如何让学生真真正正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正负数,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以及理解
作为教师,总是要和学生的错误打交道,错误的出现往往打乱所谓的课堂秩序,一向被教师所忌讳,这就导致公开课中的“造假”现象频频出现,道理很简单,就怕学生出错!新一轮课程改革,促使老师们的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视错误为“洪水猛兽”,不仅能从容应对,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当作一个宝贵的教学资源,而且能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几年来每逢听课月,我都一直关注着老师们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处理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树立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的思想,提出要学习有用数学的理论。在小学阶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