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时,学习的兴趣浓厚,学习的激情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强,但随着物理学习的深入,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到九年级时,部分学生从根本上放弃了物理的学习,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我们的教学如果能真正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我想可能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学习物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激发兴趣为主线,让物理贴近生活.
在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浮力问题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饺子同学们都吃过,部分同学还煮过饺子,还有少数同学可能还包过饺子.饺子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餐,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生饺子放到沸水中是沉在锅底的,煮熟后就会浮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这题的答案很多同学都知道,因为新课阶段接触过.但在中考复习阶段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我是想以“饺子”为切入点,激发兴趣,让同学们知识系统化,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同学们准确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接着我又问:关于饺子,其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结合自己的体验,你还知道有哪些?
开始下面有小声的议论,然后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可以说全员参与,课堂“乱”成一片.
让学生们争论,我也走下讲台,倾听他们的声音.渐渐的声音小了,我请同学们谈自己的发现.
“刚出锅的饺子表面‘水灵灵’的,但为什么很快表面就干了?”
“因为刚刚出锅,饺子表面温度高,表面的水蒸发快,所以很快就干了呗.”
“很好,这和物态变化有关,还有哪些呢?”我简单的作了点评.
“我们包饺子时并没有在饺子皮内包入汤汁,可为什么煮熟的饺子内有了鲜美的汤汁?”一个平时几乎不发言,成绩也比较差的男同学小声嘀咕.
“问得好,能不能请你解释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和物态变化有关.”
“能不能说具体点呢?”
该生有点为难,而旁边的同座有点急不可耐了,我请他的同座帮忙解决.
“给饺子加热时,饺子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把饺子捞出来时,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和饺子馅混合,就变成了鲜美的汤了.”
同座一气呵成的回答,让全班的同学都赞许的点头.
在我的设计中,是想通过同学们熟悉的饺子问题激发兴趣,巩固浮力及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正准备进行后面的教学环节时,看到还有部分同学意犹未尽,我随口问道:“还有哪些问题呢?”
平时非常调皮的李杰同学大声问道:“生饺子是瘪的,煮熟了的饺子一个个都很‘丰满’, 这是为什么?当把饺子从锅内捞出来冷却后却又瘪了,这又是为什么?”
看得出来,他是“不怀好意”,有点想作乱.
这在我的设计之外.当时我一愣,但看到同学们津津有味的讨论时,我“狠”下心来(中考复习时间紧张,这节课还有其他的教学任务):看看你们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哪个同学能解决李杰提出的问题?”我问道.
我班的女秀才杨娱慢慢站了起来,“我认为,煮饺子时,饺子受热膨胀,且饺子里的水分汽化成水蒸气,压强也变大了,所以体积变大;而从锅里捞出来后,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压强减小了,所以体积变小.”
“女秀才”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也赞许的点点头.
“煮饺子时,饺子的内能也发生了变化.”腼腆的王健小声说.
“内能怎么变化?是以什么方式改变的?”
“内能增加了,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同学们又提出了有关饺子的系列问题:
饺子的表面凉了,而馅却仍是热的,这是什么原因?
饺子在水中怎么煮都煮不糊,而油煎饺子却易糊,这是为什么?
煮熟的饺子再放回水中煮,能浮起来吗?
为什么煮饺子煮滚后又要放点冷水?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讨论着.
虽然这节课我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我认为值得,因为:一、学生不厌烦物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三、真正落实物理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四、教学相长,同学们的讨论中也有很多值得教师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教师以后的教学.
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我们的教学如果能真正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我想可能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学习物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激发兴趣为主线,让物理贴近生活.
在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浮力问题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饺子同学们都吃过,部分同学还煮过饺子,还有少数同学可能还包过饺子.饺子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餐,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生饺子放到沸水中是沉在锅底的,煮熟后就会浮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这题的答案很多同学都知道,因为新课阶段接触过.但在中考复习阶段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我是想以“饺子”为切入点,激发兴趣,让同学们知识系统化,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同学们准确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接着我又问:关于饺子,其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结合自己的体验,你还知道有哪些?
开始下面有小声的议论,然后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可以说全员参与,课堂“乱”成一片.
让学生们争论,我也走下讲台,倾听他们的声音.渐渐的声音小了,我请同学们谈自己的发现.
“刚出锅的饺子表面‘水灵灵’的,但为什么很快表面就干了?”
“因为刚刚出锅,饺子表面温度高,表面的水蒸发快,所以很快就干了呗.”
“很好,这和物态变化有关,还有哪些呢?”我简单的作了点评.
“我们包饺子时并没有在饺子皮内包入汤汁,可为什么煮熟的饺子内有了鲜美的汤汁?”一个平时几乎不发言,成绩也比较差的男同学小声嘀咕.
“问得好,能不能请你解释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和物态变化有关.”
“能不能说具体点呢?”
该生有点为难,而旁边的同座有点急不可耐了,我请他的同座帮忙解决.
“给饺子加热时,饺子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把饺子捞出来时,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和饺子馅混合,就变成了鲜美的汤了.”
同座一气呵成的回答,让全班的同学都赞许的点头.
在我的设计中,是想通过同学们熟悉的饺子问题激发兴趣,巩固浮力及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正准备进行后面的教学环节时,看到还有部分同学意犹未尽,我随口问道:“还有哪些问题呢?”
平时非常调皮的李杰同学大声问道:“生饺子是瘪的,煮熟了的饺子一个个都很‘丰满’, 这是为什么?当把饺子从锅内捞出来冷却后却又瘪了,这又是为什么?”
看得出来,他是“不怀好意”,有点想作乱.
这在我的设计之外.当时我一愣,但看到同学们津津有味的讨论时,我“狠”下心来(中考复习时间紧张,这节课还有其他的教学任务):看看你们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哪个同学能解决李杰提出的问题?”我问道.
我班的女秀才杨娱慢慢站了起来,“我认为,煮饺子时,饺子受热膨胀,且饺子里的水分汽化成水蒸气,压强也变大了,所以体积变大;而从锅里捞出来后,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压强减小了,所以体积变小.”
“女秀才”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我也赞许的点点头.
“煮饺子时,饺子的内能也发生了变化.”腼腆的王健小声说.
“内能怎么变化?是以什么方式改变的?”
“内能增加了,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同学们又提出了有关饺子的系列问题:
饺子的表面凉了,而馅却仍是热的,这是什么原因?
饺子在水中怎么煮都煮不糊,而油煎饺子却易糊,这是为什么?
煮熟的饺子再放回水中煮,能浮起来吗?
为什么煮饺子煮滚后又要放点冷水?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讨论着.
虽然这节课我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我认为值得,因为:一、学生不厌烦物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三、真正落实物理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四、教学相长,同学们的讨论中也有很多值得教师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教师以后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