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 化繁为简 有序解答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句变短句是高考试题语言表达板块中的常见题型,不少学生觉得难以掌握。实际上,尽管长句结构复杂,附加成分多,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长句里面的多层定语、多层状语是并列的,彼此之间不涉及到时间的先后关系,笔者称之为“并列式”,如“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碎成一片一片的人”。在这个长句中,“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碎成一片一片”都分别修饰中心语“人”,4个定语之间并无明显的轻重、主次、先后之分。对这类长句,变为短句的方法一般是先抽取主干,然后把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等附加成分独立成句。这种方法很多教辅用书多有介绍,在此不另赘述。
  另一种长句则表现为附加成分环环相扣,涉及到不同的陈述对象(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事件,这些行为或事件有明显的时间先后之分,如以下4个例句,笔者称之为“承接式”。
  例1著名学者专家通过论证,证明了许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例2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登记剧院的指示的禁令。
  例3(2003年春季高考题)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沉重打击如雪上加霜般作用于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时,也不能不作出裁员的反应了。
  例4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海湾四国联合提出的严禁以色列在占领区建立新的居民点的报告的决议。
  通过分析,我们便会发现:从句子外在形态看,循“序”渐“进”,4个例句中每一个例句都涉及到多个陈述对象,如例句1共涉及“水利工程人员”“许多人”“著名学者专家”3个陈述对象,不同的陈述对象又是不同的行为主体,分别支配不同的行为或具备不同的性质。并且,这些行为有明显的时间先后之分,例句1中所涉及事件的先后顺序是:水利工程人员提出了关于在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许多人对论证后得出了不同意见。著名学者专家通过论证,证明了这些意见是不科学的。其先后顺序与陈述对象由内到外的顺序基本吻合,即最内层的陈述对象的行为最先发生,而最外层的陈述对象的行为则是最后发生,如下图所示:
  外(后)
  认知了以上规律,把这种“承接式”长句变换为短句便容易得多了,其解题思路大致可分“三步走”:
  一、循“序”渐“进”,找准陈述对象。在分析原句的基础上,要循“序”渐“进”,由外到内,分析句中涉及到的陈述对象。如例句2由外到内共涉及“地方法院”“警方”“市长”3个陈述对象,例句3由外到内共涉及“某电子集团”“‘9·11’恐怖袭击事件”“世界信息产业”3个陈述对象。
  二、化繁为简,理清先后顺序。要在找准陈述对象的基础上,按由内到外的顺序,理清事件的先后顺序,要特别注意由内到外的顺序是否确与事件实际的先后顺序相符。如例句2恰好是“市长”-“警方”-“地方法院”,例句3则调整为“‘9·11’恐怖袭击事件”-“世界信息产业”-“某电子集团”。
  三、有序解答,分点陈述事件。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要根据句中涉及的陈述对象和事件时间先后用序号分点逐条列出。
  如例2变为短句可表述为:
  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登记剧院的指示。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示的禁令。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一禁令。
  如例3变为短句可表述为:
  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沉重打击了全球经济。今年以来已经不景气的世界信息产业在这一打击下更是雪上加霜。对此,拥有巨大市场的某电子集团也不能不作出裁员的反应了。
  以上方法简捷可行,但在句式变换过程中,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特别注意把原长句中的标志性词语”的“变换为”了“。因为变换后的每一个短句都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句子,都有一套结构中心。
  二、要特别注意变换后的每一个短句之间的连贯,可适当加上一些指代性词语,如例句中的“这”“此”等等。
  三、要特别注意即使是对“承接式”长句,变换为短句也不止一种方法,可以”一题多解”。如例句4,就可以变成以下两种短句:
  A以色列在占领区建立新的居民点。海湾四国联合提出了严禁以色列这一行为的报告。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这一报告的决议。
  B海湾四国提出了联合报告。该报告严禁以色列在占领区建立新的居民点。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这一报告的决议。
  以上重点例说了“承接式”长句变换为短句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应当明确,长句变短句的方法很多,要根据不同长句的特点,灵活选用各种方法。
其他文献
当下,项目学习凭借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引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优势,已经得到众多教育学者的认可。那么,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和国家政策作为课堂教学的参考?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分析如何将说明文的知识教学转化为项目学习,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解决真实的问题。   一、项目设计缘起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说明文学习单元,本单
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或课题为中心,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研读作品或拓展阅读,在对阅读材料的沉潜思索、涵濡体察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经搜集资料、合作交流后对作品意义或探究课题进行创造性理解和建构的教学活动。这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落实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组成的重要部分,就是指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实践中逐步积累和掌握一定的字词、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并在学习实践运用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本文试图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以期达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效果。为落实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
中學生的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高中生学习说明文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高中说明文的教学也应有其自己的规律,分析高中说明文的选材情况,有利于掌握其教学规律。本文将从高中说明文选编实际,说明文选编特点,及课程标准对高中说明文的要求来分析高中语文说明文的选材情况,并进行高中说明文教学策略进行框架式探索。   一、说明文教材选编篇目及所占比重   本人对六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我们品读时发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地方,觉得有必要提出来商榷。  1.一个名叫附宝的年轻女子独自坐在旷野上,她眼眉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显然是被这清幽的夜晚深深地吸引住了。  “清幽”一词表意不准。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清幽”意为“(风景)秀丽而幽静”。但前文已明确交待“夜”把“所有的一切全都掩盖起来”了,既然如此,哪能看到什么风景?又何谈风景的秀丽呢?
人教版全日制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入了富兰克林的散文《美腿与丑腿》。这是篇说理性散文,运用打比方和举日常生活例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因人生观截然不同而导致的两种人的命运。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本文阐述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人生观,肯定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否定了悲观的人生态度。并且认为作者这样的人生观实际上也代表了大多数美国人的人生观,从而看出像富兰克林这样的美国开国功臣,对于确立绵延不
新课改之后,语文界开始重视跨学科的学习,教材中也相应选入科普文章。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花大量时间介绍科学术语和相关知识,却脱离对文本语言的研究,忘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其结果,教师教得艰难、呆板,学生学得空洞、乏味。  基于此,我在执教高三第六册第2课《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时,紧扣文本,在科普园地架起一道人文彩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终使课堂气氛活跃。这堂课的大致过程是:  析片言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杜甫《兵车行》:“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教材和许多唐诗选本也许认为“点行”比较简单,不必注音,故不少朗诵磁带和教师读“点行(xíng)”,笔者却认为应该读“点行(háng)”。  教材注释:“点行,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可见“点行”一词与古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关,我国在西周时就有了户籍管理制度,到汉代时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后世多沿用之。汉时的户籍编造,必须把各户的家
有这样一道话题作文:  苏轼有一首《琴诗》,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内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声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请以“琴弦与手指”为话题,自选立意,自定体裁,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要在话题范围之内。  材料是苏轼的《琴诗》,话题为“琴弦与手指”的关系型话题。在老师看来,把握材料重点及话题涵义并不困难,但学生写作结果却出人意料。不少学生,尤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技术以及高新设备,以求能够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我以《沁园春·长沙》为例,针对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实施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