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现在已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这就意味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教学即将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膨胀发展的时代,但对于农村教学工作实践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从一些教育较发达地区的反馈情况来看,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化学习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
  作为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县,怎样首先熟悉远程教育的方式方法?怎样利用远程教育项目资源使之促进我县教育教学的发展?怎么拓宽教师视野,使之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工具和途径?……这些是摆在当前农村学校教育面前尤为迫切的一个问题。作为教师,应如何转变教育理念,运用先进教学手段,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资源差距,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首先必须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随着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教育区域网的建设成为可能。省内、市内、县内区域网和校园网络的建设,甚至个别地方跨区域之间的网络联动,使得教育教学知识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了互动(例如我县流曲中学同西安电子科大附中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连接)。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知识(甚至是同步课堂教学),不仅缩短了城乡教育资源平衡的问题,也让农村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名校名师的教学魅力。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社会,个体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纠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提高他们分辨信息、提炼信息并获得正确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规范了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人教版)。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构建自己的教育思路和模式,依据课标或大纲的要求,把教材知识系统清晰地梳理给学生。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同一地区不同教材、同一科目不同版本已经屡见不鲜(例如今年陕西省中考《思想品德》在试题中就明确标出了不同版本所对应的题目)。从国家来讲,“一标多本”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依据各地具体情况开设地方课程,使得教育教学更具有人本性、实际性、可操作性。从地方来讲,“一标多本”更能体现地方特色,一切从实际出发,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现行教材,也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和教育资源。从学生来讲,“一标多本”使得学生学习空间、学习视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革新,使学生学习更具有选择性。从教师来讲,“一标多本”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一个新课题:如何有选择地在多种教材中选出最优,如何在多种教材中找出教育教学的根本点和基本点,如何按国家课标要求实现教学目标。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及过程。同时,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使教育资源无限扩大,有条件的学生针对当前新课程的情况,在网络上随时可以调阅出就某一内容许多名师的课件,这也迫使科任教师要成为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三、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的生活设计者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归根到底,教师只是教给学生认识世界、明辨是非、更好生活的手段,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当然,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一方面,远程教育项目工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网络课程资源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课堂教学更加优、精。加之目前我国在网络发展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应的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立法工作还很不完善,使得网络良莠不齐,再加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辨别是非能力比较差,容易接受不良信息的诱惑。同时,由于网络发展进入生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要想禁止学生上网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一定要从阶段培养者转变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从整体上认识教师阶段性教学培养对学生一生连续性的作用,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植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建立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四、从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同时,由于县内区域网络的建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当地名师的课程教学或网络课堂,这就无形中对教师教学造成了压力,当然也促使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升华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化。网络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也有利于教师随时更正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尊、自强、独立的人格和人文精神。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应更地多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尽快地站起来,塑造其独特的品质,敢于走出去,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挑战;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总之,网络时代赋予了教育新的特征,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使教师从此告别了一本书教到老的现状,也迫使教师焕发出更加璀璨的魅力。因此,教师也必将走出传统的角色,继而扮演新的角色,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了时代的必然。
  (作者单位:711700陕西省富平县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课间活动虽然只有十分钟,但确实不应忽视。小学生的大脑皮层经过一节紧张的文化课学习,应该进行积极性的休息。利用课间这个较短的时间,在室外做些轻松有益的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消除大脑的疲劳、提高下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健康的目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开展合理有益的活动呢?  首先,各科教师都应当准时下课,不能人为地延长课时,并且要督促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有益于身心
期刊
在学校环境中,除了普遍存在由学校组织根据指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组建的各种正式的学生团体外,还大量存在着非正式的学生团体,即自然形成的人群组合,也就是指未经学校组织正式规定而自然形成的人群集合体。这些非正式的团体多数存在于正式团体内部,也有跨班、跨年级的。非正式团体虽然没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但其社会心理因素往往对学生的成长、对班集体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它的作用甚至超过正式团体。因此,了解
期刊
新课程标准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教师要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真正了解学生、真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善于做一名课程资源的发现者和开发者。只有教师具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合理开发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需要。  广义地说,课程资源分布于课内、课外和信息技术三方面。学生中的课程资源是课内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是自古以来教育者为学生的定位
期刊
尽管三年前从认识你们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今天的存在,但是,当告别的日子终于成为现实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突然,觉得它来得快了些,觉得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这种别离。看着你们这些曾经和我朝夕相处了一千多个日夜的熟悉面孔,即将离我而去,我的心里有千万种说不出的感慨。  记得,你们刚进六中校门时,还是挂着红领巾的蹦蹦跳跳的少年,多么幼稚,多么天真!而如今,你们已脸上写满成熟。记得,你们刚进校门时,还只
期刊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既艰巨而又极为迫切的任务。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其灵魂所在是创新教育。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一、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在传递新知这个环节上对学生强行灌输,怀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扼杀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创
期刊
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老师大都有相同的感受: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内容在高一。因为高一地理是高考的重点,毫无疑问也是高三地理备考的重点,高一地理教学效果无疑对高三备考乃至高考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知识和能力基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但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比较突出,地理学科的成绩也明显偏低,即使在我们使用了知识难度有所降低的新教材
期刊
前不久,我们赴英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与考察。通过英国杜伦大学的讲座培训以及到部分中小学的考察与交流,英国中学生的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尊重学生个性的校训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校训往往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斯坦利技术学校(Stanley School of Technology)的校训是:“教育是为了学生21世纪的生活:特殊能力的学生接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地审视一下目前英语的课堂教学,不难看到存在着重现象不重本质,摆花架子,盲目跟风,追求时髦的“虚假繁荣”。  我县2005秋季启用了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供七年级起始选用的英语新教材,通过一年的教学尝试,我产生了如下感悟。    一、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
期刊
新大纲规定: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不断的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教学是老师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启动多向思维——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口语表达与思维密不可分。《学记》中说:“故君
期刊
实施历史新课标,要求在教学的理念、模式、内容、手段上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切实推进一场深刻的“学习的革命”。在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课堂教学中设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切入口,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种器官的积极性,激活学习主体,张扬学生个性,使之主动求知、自主发展。历史教学中的学生活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其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形式丰富、内容精彩纷呈。在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