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的笔尖流动生命的活水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里烦;有心不去做,老师光瞪眼;实在没办法,只好胡乱编”。这是流行在学生中间的一个顺口溜。可见,作文已成为学生难、老师难、家长难的“老大难”的问题,特别是山区小学尤为突出。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完成写作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关键词]文本 语感 生活 想象
  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书面语言表达基础,然而在很长时间里我们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路比较狭窄,造成了这一“老大难”的局面。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一“老大难”,把学生领进习作的大门呢?
  一、 走进文本,强化语感训练
  我们使用的现行教材中有许多名篇佳作,它们的语言规范,生动优美,无论是在谋篇布局、过渡衔接、表情达意方面,还是在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连贯、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因此,我们要反复阅读、吟诵、品位、内化,从中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段式、篇章的结构方法,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记诵一些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并力求学以致用,应用到写作中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读范文、读习作。训练时,教师应把读的要求看清楚,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尤其是读的不好的学生,反叫他们读,都要读好以形成良好的语感。绝大多数的学生把课文和写作分离开来,认为课文就是读懂,理解就行了。为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的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善于将有限的课文化为无限的教学,在课后的作业处理上,结合课文布置同类型的作文片段写作,有效的将课文和写作联系起来
  1.仿写
  模仿别人的文章进行习作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学生可以在结构、写法、修辞等方面与原文类似,根据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内容,有所改变,有所创造。提高习作能力,为今后独立习作打下基础。
  2.续写
  这种方法就是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指导学生再次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继续把文章往后写。如续写《凡卡》,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想像能力得训练,还可使学生对封建社会得罪恶认识得更加清楚,表达出自己的美好愿望。
  3.缩写
  对于教材中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进行提炼,抓住重点,简要叙述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快速阅读的同时,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文章中重点内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如缩写《西门豹》等文章。
  4.改写
  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如对古诗进行改写。通过改写《小儿垂钓》,想象儿童在河边自由自在钓鱼的情景;用叙事的方式改写儿童诗《渔夫和金鱼》
  二、借助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荀子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可是农村的孩子,因为家住山区,没有书店,也就没有了一个阅读的空间。各家各户经济不同,认识不同。学生的藏书量不是很多。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每天早自习都留出半个小时晨读时间,自己的书看过了,就可以借阅别人的书籍,从而达到增加阅读量的目的。鼓励学生看电视,听广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有利于写作。
  1.推荐好的读物
  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我常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课外读物。趣味浓厚的科普读物、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催人泪下的战斗故事、意义深远的抒情散文。此外,还给学生推荐相关课本知识的拓展阅读材料。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班上设立了图书角,开展阅读竞赛活动,定期评选“读书之星”。这样一来,为了争当“读书之星”,全班掀起了读书热潮。
  2.指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作笔记,如过眼烟云,无踪无迹。阅读笔记常见的类型有下列一些:(1)做摘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谣谚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上。(2)写提要:把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3)写心得:写出感想和收獲、疑问和评价…学生的读书笔记老师坚持批阅,并定期开展“讲、展、赛”活动,以此来激励学生多读、深思、勤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绝不可大意,我们只有引导学生积极贴近生活,广泛阅读,用全部感官和心灵去触觉美的存在,从而使学生乐于写作,写出有时代气息、灵性的习作;写出真实的生活,独特的感受,让作文充满生命力。也只有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才能真正提高。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吉洞乡赵家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也带来了新的激情与活力。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让我看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但在欣喜之余,也让我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深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了担忧。下面仅就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情况谈一谈我的初浅认识。  一、直击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采用过这种学习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老师
期刊
现在,由于家长过于繁忙,整日将孩子放在封闭空间内,因此,学生写作文时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一方面是没有观察的机会,一方面则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九年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
期刊
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是本世纪70年代兴于美国,并在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科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其内涵至少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以各小组在完成目标过程中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学习进度。  小组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 “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
期刊
如果你划一根火柴,亮了一下,马上就会熄灭,如果你划两根、三根火柴,燃了一会儿火光也会消失。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散放出比一根火柴大10倍,100倍甚至无数倍的光芒。如果说以往我们上一节公开课就如同点燃的一根火柴一样,虽然有耀眼的光芒但很快就会消失了。倘若“人人都有参与权,都有发言权,都有表现的机会”那不就如同点燃的一堆堆火焰,光芒耀眼,星火燎原。2012年5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飞速膨胀,科学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科学课程如何进行科学概念与科学过程的学习成为焦点。本文通过梳理科学自身发展的历程和人类认识的过程,分析科学的性质,发现科学概念的发展与科学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因此,科学概念的学习应融入到科学认识的过程中去。  [关键词]科学学习 课程改革 科学过程 科学概念  20世纪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出现了一个转折点,有人称其为“第三次浪潮
期刊
[摘要]系统分析和阐述了土工试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对土工试验教学进行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提出了开放试验室等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土工试验 教学改革 开放试验室  [中图法分类号]TU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土工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以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专业主干课程相对应的试验,不仅是学习土力学基本理论不可缺少的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实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价值观念、学历层次、管理措施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本校在实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经验做法,探索一种高职院校基于教具开发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指导教师培养和建设的新模式。  [关键词]教具开发 实验指导教师 探索 建设  一、我国高职院校实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投入跟不上
期刊
[摘要]进入网络时代,审美的方式与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网络时代的审美感知方式视觉化,审美体验方式虚拟化,审美情感的个性化与自由化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审视高校审美教育,可以认为高校美育存在着教学定位不明确,教学方式错位,教学内容狭窄等局限,需从网络尤其是视觉时代的特征出发,转变高校审美教育的方式。  [关键词]网络时代 审美教育 转变  一、网络视觉时代的审美特征  毫无疑问,当下已经进入网络时代
期刊
[摘要]随着嵌入式技术及物聯网技术时代飞速发展,嵌入式系列课程的教学也在各大院校中开展起来,嵌入式驱动程序设计属于软硬件结合设计的一门学科。介绍了嵌入式驱动程序设计概念,对驱动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设置。设置了串行口通讯、键盘驱动原理、I/O接口电路、A/D接口电路、LCD的驱动控制、触摸屏程序设计的内容,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嵌入式技术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嵌入式驱动程序 嵌入式技术 课程研
期刊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空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等首先是从家庭中习得,孩子的一切美好的力量都是从这里萌芽和滋长。接受家庭教育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复杂、开放的教育系统中,虽然家庭教育仅是非学校教育机构的一个分支,但它对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作用不可代替,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共同构成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