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实际上说明,对于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来说,教育评价的过程就是反思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所谓活动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活动反思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教学活动反思工作。
一、以理论为先导,促进教师反思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因此,我们有计劃地学习纲要和规程,并组织教师进行考试。在学习中每个老师都带着任务来,带着问题来。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会上,要求每个老师对自己的一次活动进行反思,然后大家来讨论。促进教师对不同学习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刺激教师进行反思,从而解决困惑不解的问题,促使教师们带着疑问去实践中探索的愿望,去不断学习国内外的优秀案例,从而使教师切实转变观念,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促进了教师的反思。
二、做好活动前的反思工作
1.目标的制定是否合适
目标的定位要适合孩子的认知能力,看其是否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一次《水的秘密》公开活动课上,执教老师读完自己的教案让大家来讨论,大家觉得目标定得太低,不适合大班孩子上课。在大班试教过程中,由于知识面太浅,整个活动过程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第二次在中班试教,效果完全不一样,活动过程井然有序,幼儿的积极性很高。
2.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以往听过的一些公开教学课,老师只顾自己讲得有声有色,教态亲切,其讲课水平是无可挑剔的,但一点也没有顾及幼儿的感受,幼儿成为了一个完全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还有些课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教学玩具,很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有一堂课是认识树叶,老师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树的图片和各种各样的关于树叶的课件,可唯独没有一片实物树叶。其实树叶随处都有,真正的实物远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教育实用得多。这就是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的失误。
3.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每一节课,教师都要定位它的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要引导孩子如何攻克难点,安排在突破重点的教学环节要时间要相应多一些,还要有充分的操作时间。
三、活动过程中的反思不容忽视
教案写好了,准备工作完成了,并不代表课就上得好,课堂上老师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的调动都是很重要的。每个学期,我们都规定每位老师听课不得少于15节,所以没课的老师每周都要去听一至两节课。听课老师基本上是带着教案去听课,结合教学实际,及时提出疑问,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思的内容主要是:目标是否完成,是否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教具的运用是否恰当,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合作是否充分,幼儿的情绪是否积极高涨,提问的方式是不是引导性的,最重要的是教师对预设与生成的处理是否正确,也就是课堂应变能力是不是灵活等等。
四、课后反思是关键
上完一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对孩子所起的效应进行反思是最关键的,但也是最难的,最迷茫的过程。幼儿园的课后反思要从幼儿教育的特点出发,应有自己的特色。在做课后反思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反思要及时,在上完课后总有一些感想,如不及时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淡忘,所以在反思中要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要有记录。
(2)反思要有针对性,要选择突出的东西进行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每次反思都做到面面俱到也是不现实的。
(3)教学反思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切忌只“思”不“践”,教师要将教学反思后提出的整改办法和措施,再进行教学实践,以求实效,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以理论为先导,促进教师反思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因此,我们有计劃地学习纲要和规程,并组织教师进行考试。在学习中每个老师都带着任务来,带着问题来。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会上,要求每个老师对自己的一次活动进行反思,然后大家来讨论。促进教师对不同学习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刺激教师进行反思,从而解决困惑不解的问题,促使教师们带着疑问去实践中探索的愿望,去不断学习国内外的优秀案例,从而使教师切实转变观念,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促进了教师的反思。
二、做好活动前的反思工作
1.目标的制定是否合适
目标的定位要适合孩子的认知能力,看其是否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在一次《水的秘密》公开活动课上,执教老师读完自己的教案让大家来讨论,大家觉得目标定得太低,不适合大班孩子上课。在大班试教过程中,由于知识面太浅,整个活动过程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第二次在中班试教,效果完全不一样,活动过程井然有序,幼儿的积极性很高。
2.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以往听过的一些公开教学课,老师只顾自己讲得有声有色,教态亲切,其讲课水平是无可挑剔的,但一点也没有顾及幼儿的感受,幼儿成为了一个完全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还有些课教师准备了大量的教学玩具,很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有一堂课是认识树叶,老师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树的图片和各种各样的关于树叶的课件,可唯独没有一片实物树叶。其实树叶随处都有,真正的实物远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教育实用得多。这就是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的失误。
3.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每一节课,教师都要定位它的重点部分和难点部分,要引导孩子如何攻克难点,安排在突破重点的教学环节要时间要相应多一些,还要有充分的操作时间。
三、活动过程中的反思不容忽视
教案写好了,准备工作完成了,并不代表课就上得好,课堂上老师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的调动都是很重要的。每个学期,我们都规定每位老师听课不得少于15节,所以没课的老师每周都要去听一至两节课。听课老师基本上是带着教案去听课,结合教学实际,及时提出疑问,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思的内容主要是:目标是否完成,是否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教具的运用是否恰当,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合作是否充分,幼儿的情绪是否积极高涨,提问的方式是不是引导性的,最重要的是教师对预设与生成的处理是否正确,也就是课堂应变能力是不是灵活等等。
四、课后反思是关键
上完一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对孩子所起的效应进行反思是最关键的,但也是最难的,最迷茫的过程。幼儿园的课后反思要从幼儿教育的特点出发,应有自己的特色。在做课后反思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反思要及时,在上完课后总有一些感想,如不及时反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淡忘,所以在反思中要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要有记录。
(2)反思要有针对性,要选择突出的东西进行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每次反思都做到面面俱到也是不现实的。
(3)教学反思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切忌只“思”不“践”,教师要将教学反思后提出的整改办法和措施,再进行教学实践,以求实效,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