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有着深厚的连带关系。终身教育思想理念孕育于广泛的成人教育社会实践,成人教育又被包含在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之中;成人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推动了终身教育形态体系的不断完善,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又为成人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了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终身教育将与成人教育始终保持着这种良好和谐的互动关系,并在未来不断探索中共同走向学习型社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成人教育 体系 形态 关系
终身教育与其他教育形态,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关系如何?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联系和互动?又是怎样推动了终身教育思想形态的形成和体系不断完善的?这些都是教育研究领域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拟就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问题做一点不成熟的探讨,以便为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一块引玉之砖,再添一块铺路之石。
一、 成人教育的广泛实践孕育了终身教育思想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人们认识自然、社会的基本手段和各种思想产生的源泉。终身教育思想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对广泛的教育实践不断深化认识的直接结果。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那样,终身教育思想理念“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或“我们时代的创见”,而是早就见诸于古老的的教育实践中。早在中国古代,“吾生有涯,学也无涯”以及对终身接受教育过程的描述曾散见与庄子、孔子等历史先哲的著述之中。古代一些宗教教义要求“从生到死”都要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在希腊古代教育思想中也都曾有终身教育思想火花闪烁。但这些只不过是处于朦脓状态的思想萌动,还不能认为这就是终身教育思想形态的萌芽。真正的终身教育思想萌芽时孕育于17世纪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广泛的成人教育社会实践。
成人教育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诞生的教育形态,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随即爆发的产业革命,使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到大机器生产的行列,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 — 产业工人。
其一,成人教育实践把人的教育过程沿着年龄数轴向上延伸,一直延续至“终生”,从而揭示了“过程教育的正常顶点是成人教育”的客观规律,证明了人到“终生”都能接受教育的可能性。
其二,成人教育实践突破了“一次性学校教育可受用终身”的传统观念,证明了在完成一次性学校教育后到终身前的人生阶段仍需接受各种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必然性,引导了传统教育观念向终身教育观念的发展和转变。
二、成人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勿容置疑,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思想火花都曾同时在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中闪烁过耀眼的光辉。但成人教育形态在17世纪走出襁褓并作为独立的教育形态登上教育舞台之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终身教育思想形态仍处于成人教育母腹的孕育之中。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广泛、深入的成人教育实践中吸收了足够的养分,完成了孕育成型、破土而出的历史过程,开始作为独立的教育形态登上世界教育舞台。考察这两种教育形态的发展历程和相互关系,我们不难发现,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形态孕育成型的温床,终身教育是成人教育形态拓展、延伸的结果。是成人教育的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孕育并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发展。二者的连带关系始终贯穿在终身教育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之中。
其一,终身教育包括了一个人从出生到人生终结时为止不间断地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高年龄应是生命终结前的垂暮之年,而教育过程的实践也应与此一致。近现代广泛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众多的新生教育形态中,只有成人教育能够把受教育的年龄延伸到成年后的各个年龄阶段并直至生命的终点;也只有成人教育能够较好的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原则,在推进成年后教育过程的连续发展中,把教育过程提升至教育年龄的最高点。
其二,终身教育是人生教育层次不断提升和完善的总和,传统的教育只解决了青少年时期接受大学及以前的教育层次问题。而成人教育中各类学校后的继续教育则把人生教育层次不断向上提升并达到最高层次。成人教育这一目标与终身教育最高层次目标一致。从而也完善了终身教育中青少年后较高层次教育的实施过程,并使其达到人生可享用教育层次的最高点。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人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终身教育的实践。
三、终身教育思想引导了成人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审视终身教育思想和形态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孕育并诞生于成人教育社会实践沃土的终身教育,既包括了每个人人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又包括了整个教育的全部过程。其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人为本,更有效、更开放、更科学并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受用终身的教育体系。而这个教育体系的建立,又是以全面彻底改造各类旧的教育制度、体系为先决条件的。正因为如此,终身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就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浪潮,推动了所有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青,取之于蓝而甚于蓝”,终身教育形态在其诞生并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不仅没有摒弃成人教育,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成人教育社会地位,推进成人教育的变革和自我超越,推动着成人教育在保持自身本质特征的同时,跨入了新的发展道路。
(一)终身教育促进了成人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成人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它也曾在不断挑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奋斗中引导了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
(二)终身教育为成人教育功能扩展开辟了广阔天地。成人教育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最早的成人教育功能常局限于成年人的识字和基本的启蒙教育。直到终身教育思想大行于世的现代社会后,成人教育的功能始在横向得以较大扩展并发生了本质变化。成人教育应在功能扩展方面为成年阶段并直至生命终结前均能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创造条件。
(三)终身教育思想牵动了成人教育体系体制改革,拉动了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工程。成人教育这种自身形态与其他各类教育关系的调整,响应了终身教育的呼唤,鼎力支持了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终身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工程,在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进一步彰显了自身的时代意义和魅力,增强了自身的发展活力,使自己在终身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引下,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和旧习惯势力的束缚,在体制、体系改革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新的进展。
四、 结束语
终身教育把各级各类教育变成了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有依赖于其他部分,而且只有在与其他部分发生联系时才具有意义。如果失去一个部分,那么这个机构的其他部分就会失去平衡,而且没有哪一部分能代行其分担的具体职能”。“成人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体制中是‘火车头’”,它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终身教育形态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并与终身教育形成了特殊的连带关系。这种关系的重要体现是,终身教育思想体系孕育、形成并诞生与成人教育广泛的社会实践,成人教育又被包涵在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之中;成人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推进了终身教育体系形态的不断完善,终身教育思想体系的完善又牵动了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终身教育的实践发展为成人教育開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人教育则作为终身教育的主要支柱,强力支持了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完全可以预期,在今后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内,终身教育将和成人教育一直保持着这种和谐互动关系,并在相互支持,不断探索中共同走向理想的学习型社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成人教育 体系 形态 关系
终身教育与其他教育形态,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关系如何?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联系和互动?又是怎样推动了终身教育思想形态的形成和体系不断完善的?这些都是教育研究领域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拟就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问题做一点不成熟的探讨,以便为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一块引玉之砖,再添一块铺路之石。
一、 成人教育的广泛实践孕育了终身教育思想理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人们认识自然、社会的基本手段和各种思想产生的源泉。终身教育思想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对广泛的教育实践不断深化认识的直接结果。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那样,终身教育思想理念“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或“我们时代的创见”,而是早就见诸于古老的的教育实践中。早在中国古代,“吾生有涯,学也无涯”以及对终身接受教育过程的描述曾散见与庄子、孔子等历史先哲的著述之中。古代一些宗教教义要求“从生到死”都要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在希腊古代教育思想中也都曾有终身教育思想火花闪烁。但这些只不过是处于朦脓状态的思想萌动,还不能认为这就是终身教育思想形态的萌芽。真正的终身教育思想萌芽时孕育于17世纪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广泛的成人教育社会实践。
成人教育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诞生的教育形态,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随即爆发的产业革命,使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到大机器生产的行列,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 — 产业工人。
其一,成人教育实践把人的教育过程沿着年龄数轴向上延伸,一直延续至“终生”,从而揭示了“过程教育的正常顶点是成人教育”的客观规律,证明了人到“终生”都能接受教育的可能性。
其二,成人教育实践突破了“一次性学校教育可受用终身”的传统观念,证明了在完成一次性学校教育后到终身前的人生阶段仍需接受各种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必然性,引导了传统教育观念向终身教育观念的发展和转变。
二、成人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勿容置疑,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思想火花都曾同时在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中闪烁过耀眼的光辉。但成人教育形态在17世纪走出襁褓并作为独立的教育形态登上教育舞台之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终身教育思想形态仍处于成人教育母腹的孕育之中。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广泛、深入的成人教育实践中吸收了足够的养分,完成了孕育成型、破土而出的历史过程,开始作为独立的教育形态登上世界教育舞台。考察这两种教育形态的发展历程和相互关系,我们不难发现,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形态孕育成型的温床,终身教育是成人教育形态拓展、延伸的结果。是成人教育的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孕育并促进了终身教育的发展。二者的连带关系始终贯穿在终身教育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之中。
其一,终身教育包括了一个人从出生到人生终结时为止不间断地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高年龄应是生命终结前的垂暮之年,而教育过程的实践也应与此一致。近现代广泛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众多的新生教育形态中,只有成人教育能够把受教育的年龄延伸到成年后的各个年龄阶段并直至生命的终点;也只有成人教育能够较好的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原则,在推进成年后教育过程的连续发展中,把教育过程提升至教育年龄的最高点。
其二,终身教育是人生教育层次不断提升和完善的总和,传统的教育只解决了青少年时期接受大学及以前的教育层次问题。而成人教育中各类学校后的继续教育则把人生教育层次不断向上提升并达到最高层次。成人教育这一目标与终身教育最高层次目标一致。从而也完善了终身教育中青少年后较高层次教育的实施过程,并使其达到人生可享用教育层次的最高点。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成人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终身教育的实践。
三、终身教育思想引导了成人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审视终身教育思想和形态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孕育并诞生于成人教育社会实践沃土的终身教育,既包括了每个人人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又包括了整个教育的全部过程。其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人为本,更有效、更开放、更科学并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受用终身的教育体系。而这个教育体系的建立,又是以全面彻底改造各类旧的教育制度、体系为先决条件的。正因为如此,终身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就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浪潮,推动了所有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青,取之于蓝而甚于蓝”,终身教育形态在其诞生并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不仅没有摒弃成人教育,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成人教育社会地位,推进成人教育的变革和自我超越,推动着成人教育在保持自身本质特征的同时,跨入了新的发展道路。
(一)终身教育促进了成人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成人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它也曾在不断挑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奋斗中引导了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
(二)终身教育为成人教育功能扩展开辟了广阔天地。成人教育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最早的成人教育功能常局限于成年人的识字和基本的启蒙教育。直到终身教育思想大行于世的现代社会后,成人教育的功能始在横向得以较大扩展并发生了本质变化。成人教育应在功能扩展方面为成年阶段并直至生命终结前均能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创造条件。
(三)终身教育思想牵动了成人教育体系体制改革,拉动了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工程。成人教育这种自身形态与其他各类教育关系的调整,响应了终身教育的呼唤,鼎力支持了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终身教育“立交桥”的建设工程,在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进一步彰显了自身的时代意义和魅力,增强了自身的发展活力,使自己在终身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引下,突破了传统教育观念和旧习惯势力的束缚,在体制、体系改革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新的进展。
四、 结束语
终身教育把各级各类教育变成了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有依赖于其他部分,而且只有在与其他部分发生联系时才具有意义。如果失去一个部分,那么这个机构的其他部分就会失去平衡,而且没有哪一部分能代行其分担的具体职能”。“成人教育在整个终身教育体制中是‘火车头’”,它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在终身教育形态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并与终身教育形成了特殊的连带关系。这种关系的重要体现是,终身教育思想体系孕育、形成并诞生与成人教育广泛的社会实践,成人教育又被包涵在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系之中;成人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推进了终身教育体系形态的不断完善,终身教育思想体系的完善又牵动了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终身教育的实践发展为成人教育開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人教育则作为终身教育的主要支柱,强力支持了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完全可以预期,在今后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内,终身教育将和成人教育一直保持着这种和谐互动关系,并在相互支持,不断探索中共同走向理想的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