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点较多而且有的知识点较为繁杂,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课本及习题中的图示和图例非常多。本文就是以“地图”为“途径”,来阐述地图在高中地理复习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地图;复习;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72-1
在复习地球公转中老师经常会讲到或用到这样一幅图形,如下:
这一幅“直射点移动图”就可以将太阳公转所造成的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和四季的形成三个知识点全部囊括其中,而且联系紧密,让学生对这类知识点的掌握可以举一反三,在轻松的环境下复习,在愉悦的心情下体验成功,下面我就将这个分析过程进行描述,阐述自己的观念。
一、论“点”找联系
图中A点为北半球每年春分日,日期3月21日;B点为夏至日,日期6月22日;C点为秋分日,日期9月23日;D点为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
当直射点位于A点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日期3月21日,直射点位于赤道之上(纬度为0°)。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昼长等于夜长都为12小时,全球正为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而C、E点直射点也位于赤道之上,除了日期和节气与A不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完全与A点一致。
当直射点位于B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6月22日,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之上(纬度为23°26′,N)。此时,由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北半球昼大于夜,而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夜与北半球相反;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且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而D点也位于回归线之上,但是23°26′,S与B点完全相反,所以在D点的昼夜长短情况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和B点相反。
这样学生对有关A、B、C、D、E点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意义就轻而易举地掌握,而且还找出了其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知识点之间的混乱。
二、论“小段”找趋势
图中A、B、C、D、E点之间可以分为四小段“AB”、“BC”、“CD”、“DE”,每小段之间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都在发生变化,但“段”的变化是基于“点”的变化之上的,而且“小段”与“小段”之间也存在相互的联系和变化。
“AB”这小段,折射点由赤道(0°)向北回归线(23°26′,N)移动,但直射点一直停留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大于夜且北半球昼渐长也渐短,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步由小变大,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逐步变大;“CD”完全与“AB”相反,其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所以无论南北半球的昼夜变化还是正午太阳高度都与“AB”相反。
“BC”这小段,与“AB”有同也有异,相同的是这两段都位于北半球,所以折射点位于这两段时,北半球都是昼长大于夜长。不同的是“AB”段折射点向“北”移动,而“BC”段折射点则向“南”移动,所以这“BC”与“AB”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DE”这小段与“BC”段完全相反,其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所以无论南北半球的昼夜变化还是正午太阳高度都与“BC”相反。
通过这样的小段之间的对比,就将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迎刃而解,使学生能更好应用所学知识点,使其知识层面由“记忆”提高到“活用”的高度,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体验成功。
三、论“大段”找变化
图中A、B、C、D、E点之间可以分为“ABC”、“BCD”、“CDE”、“DEB”四大段,要掌握这四大段之间知识点的变化,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必须基于“小段”掌握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
“ABC”这大段,直射点一直位于北半球,是北半球的下半年。这段是“AB”、“BC”两段组成,直射点先向北再向南移动,所以这段期间北半球昼长变化:小—大—小、北极圈极昼范围变化:小—大—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小—大—小,南半球变化情况与之相反;“CDE”的情况完全与“ABC”的相反,可以类推。
“BCD”这大段,直射点先位于北半球,随后移动到南半球,但直射点一直在南移,所以这段期间北半球昼长变化:由昼大于夜到昼小于夜,昼长一直在变小、北极圈变化;由极昼过渡到极夜、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一年最大值变为一年最小值,一直在变小,南半球与之相反。“DEB”的情况完全与“BCD”的相反,可以类推。
通过对这幅“直射点移动图”的由“点”—“小段”—“大段”的分析,将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意义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全部囊括其中,不仅对知识点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而且还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基础之上寻找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变化的趋势。这种以“图”作为复习“途径”的学习方法在高三一轮复习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地图;复习;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72-1
在复习地球公转中老师经常会讲到或用到这样一幅图形,如下:
这一幅“直射点移动图”就可以将太阳公转所造成的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和四季的形成三个知识点全部囊括其中,而且联系紧密,让学生对这类知识点的掌握可以举一反三,在轻松的环境下复习,在愉悦的心情下体验成功,下面我就将这个分析过程进行描述,阐述自己的观念。
一、论“点”找联系
图中A点为北半球每年春分日,日期3月21日;B点为夏至日,日期6月22日;C点为秋分日,日期9月23日;D点为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
当直射点位于A点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日期3月21日,直射点位于赤道之上(纬度为0°)。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昼长等于夜长都为12小时,全球正为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而C、E点直射点也位于赤道之上,除了日期和节气与A不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完全与A点一致。
当直射点位于B点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6月22日,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之上(纬度为23°26′,N)。此时,由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北半球昼大于夜,而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夜与北半球相反;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且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而D点也位于回归线之上,但是23°26′,S与B点完全相反,所以在D点的昼夜长短情况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和B点相反。
这样学生对有关A、B、C、D、E点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意义就轻而易举地掌握,而且还找出了其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知识点之间的混乱。
二、论“小段”找趋势
图中A、B、C、D、E点之间可以分为四小段“AB”、“BC”、“CD”、“DE”,每小段之间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都在发生变化,但“段”的变化是基于“点”的变化之上的,而且“小段”与“小段”之间也存在相互的联系和变化。
“AB”这小段,折射点由赤道(0°)向北回归线(23°26′,N)移动,但直射点一直停留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大于夜且北半球昼渐长也渐短,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步由小变大,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逐步变大;“CD”完全与“AB”相反,其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所以无论南北半球的昼夜变化还是正午太阳高度都与“AB”相反。
“BC”这小段,与“AB”有同也有异,相同的是这两段都位于北半球,所以折射点位于这两段时,北半球都是昼长大于夜长。不同的是“AB”段折射点向“北”移动,而“BC”段折射点则向“南”移动,所以这“BC”与“AB”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DE”这小段与“BC”段完全相反,其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所以无论南北半球的昼夜变化还是正午太阳高度都与“BC”相反。
通过这样的小段之间的对比,就将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迎刃而解,使学生能更好应用所学知识点,使其知识层面由“记忆”提高到“活用”的高度,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体验成功。
三、论“大段”找变化
图中A、B、C、D、E点之间可以分为“ABC”、“BCD”、“CDE”、“DEB”四大段,要掌握这四大段之间知识点的变化,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必须基于“小段”掌握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
“ABC”这大段,直射点一直位于北半球,是北半球的下半年。这段是“AB”、“BC”两段组成,直射点先向北再向南移动,所以这段期间北半球昼长变化:小—大—小、北极圈极昼范围变化:小—大—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小—大—小,南半球变化情况与之相反;“CDE”的情况完全与“ABC”的相反,可以类推。
“BCD”这大段,直射点先位于北半球,随后移动到南半球,但直射点一直在南移,所以这段期间北半球昼长变化:由昼大于夜到昼小于夜,昼长一直在变小、北极圈变化;由极昼过渡到极夜、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一年最大值变为一年最小值,一直在变小,南半球与之相反。“DEB”的情况完全与“BCD”的相反,可以类推。
通过对这幅“直射点移动图”的由“点”—“小段”—“大段”的分析,将地球公转所产生的意义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全部囊括其中,不仅对知识点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而且还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基础之上寻找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变化的趋势。这种以“图”作为复习“途径”的学习方法在高三一轮复习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