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对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归纳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西部农村中小学 网络教育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网络教育所提供的方便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学内容、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及网络学习社会空间的构建,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时代[1]。网络教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与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形式相比较,网络教育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的发展,为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1.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1.1国家远程教育项目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我国政府开始重视中小学网络教育。2002年,为全面推进和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把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尽快送到农村中小学校,教育部推动各地实施“农村中小学运用多媒体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项目,为已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农村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2009年3月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09年工作要点》,要求“把加强中小学信息化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重点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工作”[2]。经过几年建设,我国涌现出《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小学教师网》、《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人教网》等大型中小学网络教育服务平台网站,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该项目实施以来,试点工作在西部12个省区开展,覆盖西部25%左右的农村中小学。
1.2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资金投入现状。
西部地区有500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但教育经费却严重不够。以公用经费为例,陕西2009年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400元/年,新疆2009年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420元/年,而东部各省则超过1000元/年,东西部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水平相差悬殊。以云南和上海2007年生均公用经费为例,云南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307.88元,上海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3863.61元,两者相差11.55倍[3]。西部地区有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网络教育基础硬件环境建设投入不足50万元,其中,73%的资金被用于硬件投入,14%的用于软件平台建设,8%的用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
1.3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硬件条件与师资现状。
按样本的统计计算结果,教师用机的人机比例平均为1∶11,其中东部地区的教师用机的人机比例为1∶8,西部地区教师用机的人机比例为1∶15;学生用机的人机比例为1∶27,其中东部地区的学生人机比例为1∶22,西部地区学生用机的人机比例都为1∶31。西部地区中小学专职网管人员平均每校仅0.7人,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只有1.97人。我们对天水市秦城区农村初中学校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发现,2008年秦城区农村初中有13所,信息技术教师有18人,其中7人为本科学历,11人为专科学历。每所学校计算机的拥有量平均为37台,平均约38人一台。以初中建网学校比例为例,东部地区平均为61.8%,西部地区平均仅为26.8%,相差35个百分点[4]。
2.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硬件环境薄弱。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这就要求中小学建设卫星接收和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学习环境。但西部地区地域广阔,人烟稀少,经济十分落后,缺少网络教育的基础设施。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普遍较差,缺乏必要的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条件。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包括国际组织都提供了资助和支持,但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仍不能满足要求,限制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2.2维持网络教育资金不足。
网络教育的软、硬件投资是一笔相当大的教育投入。要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就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在西部农村靠自身内力解决教育信息化的资金需求是不现实的。即便依托项目的部分资金投入,但经费的最大部分都用于购置硬件设备,很少投资在软件和教育资源建设;人员培训和后期管理、更新维护、运行和技术支持的经费就更少[5]。一些学校依托项目资金为教师建起了电子备课室,但由于无力支付昂贵的上网费而被迫停止使用;有的学校设备受损,却无力支付维修费用以至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有些农村中小学由于负债多,资金不到位,虽然有了校园网,但仍处于半工作状态,因不能及时投入而无法完成后期工程,造成资源浪费。
2.3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数量少、水平低。
目前,西部中小学校普遍存在计算机教师严重短缺现象。有些农村地区,几所小学校只配备一名计算机教师,几所学校的学生共用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师普遍未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及网络教育,绝大部分是其他学科教师转行的,难以承担网络教育任务。教师自身网络技术应用不够成熟,不能运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及时督促、控制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网络教学难于驾驭。
2.4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信息技术素养。
网络管理及信息技术教师配备人数少,教师对网络和计算机的使用极不熟练。据调查资料显示:教师对操作系统能够熟练运用的只占22.4%,教师对Word文档处理熟练运用的只占21.9%,只有12.90%的教师对上网浏览能熟练运用。另外,教师自身网络道德素养较低,教师上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具体的教学任务,把网络教学课等同于平时上网,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扰乱了学生网络学习的环境。
3.发达国家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经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对网络教育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试图通过教育优先战略获得人力资源优势地位,从而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 自1993年美国正式拟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以来,经过多年努力,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世界上网络教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截至2005年,美国99%的学校都已接入因特网,网络已经遍布美国的主要教育机构,几乎每所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英国一直重视信息技术革命,1995年在全国中小学开设有关信息技术的课程,政府推出了全国学习网计划,投资近12亿美元建立全国教育网络,让全国的学校与因特网联通。目前,英国各级学校几乎都建起了自己的网上学校。澳大利亚也十分注重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政府大力推进全国各地网络教育进程。澳大利亚国家公共资源管理局已于1996年初开通“澳大利亚教育网”,该教育网不仅包括全部高等院校,而且要覆盖全澳大利亚的所有中小学。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一项九年行动计划,拟为全部中小学配备多媒体软件和硬件,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以支持先进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更加重视对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中提出,到2005年,全国中小学所有科目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授课的具体目标[6]。
4.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对策
4.1制定促进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的政策。
西部农村经济落后,基础条件差,信息技术薄弱。根据国际经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快速发展,消除东西部“数字鸿沟”的关键。
4.2加强师资培训。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决定着网络教育的效果。因此,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教师培训,重建教师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我们应努力健全培训体系,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中小学网络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教师把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于各学科教学、深入课堂的能力。
4.3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由于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硬件设施装备的耗资较大,农村中小学无力承担,为此希望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中央和地方专项经费,完善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物质载体及环境建设。硬件的投入不一定要高档、全面,更不能充门面供参观所用,应真正为教学一线服务。“再穷不能穷教育”,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和学校财力,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办教育,多方筹资,完善网络教育基础设施。
4.4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普及和长效机制建设。
网络教育通过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网络讲座、网络辅导与答疑、网上在线交谈等,使得师生之间的交互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西部农村中小学应该试点建设网络教室,购买计算机和电脑设备及配套软件,然后这种做法逐步地向全国普及。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责任感,狠抓落实,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制度,增加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类似于美国的网络教室和网络设备管理制度,以保证网络教室的经常开放和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转,并让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入网络教室。
参考文献:
[1]曾祥翊,庄秀丽,刘德亮.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及其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4.9:57-60.
[2]沈洪.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和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7:107-108.
[3]司晓宏,杨令平.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形势分析[J].教育研究,2010.8:13-19.
[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9.
[5]郭炯,郭绍青.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6:14-16.
[6]钱玲,库文颖,李中华.发达国家中小学网络教育比较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6.1:24-26.
关键词: 西部农村中小学 网络教育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网络教育所提供的方便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学内容、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及网络学习社会空间的构建,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时代[1]。网络教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与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形式相比较,网络教育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的发展,为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1.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1.1国家远程教育项目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我国政府开始重视中小学网络教育。2002年,为全面推进和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把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尽快送到农村中小学校,教育部推动各地实施“农村中小学运用多媒体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项目,为已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农村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2009年3月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布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09年工作要点》,要求“把加强中小学信息化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重点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工作”[2]。经过几年建设,我国涌现出《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小学教师网》、《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人教网》等大型中小学网络教育服务平台网站,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该项目实施以来,试点工作在西部12个省区开展,覆盖西部25%左右的农村中小学。
1.2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资金投入现状。
西部地区有500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但教育经费却严重不够。以公用经费为例,陕西2009年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400元/年,新疆2009年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420元/年,而东部各省则超过1000元/年,东西部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水平相差悬殊。以云南和上海2007年生均公用经费为例,云南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307.88元,上海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3863.61元,两者相差11.55倍[3]。西部地区有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网络教育基础硬件环境建设投入不足50万元,其中,73%的资金被用于硬件投入,14%的用于软件平台建设,8%的用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
1.3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硬件条件与师资现状。
按样本的统计计算结果,教师用机的人机比例平均为1∶11,其中东部地区的教师用机的人机比例为1∶8,西部地区教师用机的人机比例为1∶15;学生用机的人机比例为1∶27,其中东部地区的学生人机比例为1∶22,西部地区学生用机的人机比例都为1∶31。西部地区中小学专职网管人员平均每校仅0.7人,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只有1.97人。我们对天水市秦城区农村初中学校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发现,2008年秦城区农村初中有13所,信息技术教师有18人,其中7人为本科学历,11人为专科学历。每所学校计算机的拥有量平均为37台,平均约38人一台。以初中建网学校比例为例,东部地区平均为61.8%,西部地区平均仅为26.8%,相差35个百分点[4]。
2.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硬件环境薄弱。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这就要求中小学建设卫星接收和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学习环境。但西部地区地域广阔,人烟稀少,经济十分落后,缺少网络教育的基础设施。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普遍较差,缺乏必要的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条件。虽然政府和社会各界,包括国际组织都提供了资助和支持,但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仍不能满足要求,限制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2.2维持网络教育资金不足。
网络教育的软、硬件投资是一笔相当大的教育投入。要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就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在西部农村靠自身内力解决教育信息化的资金需求是不现实的。即便依托项目的部分资金投入,但经费的最大部分都用于购置硬件设备,很少投资在软件和教育资源建设;人员培训和后期管理、更新维护、运行和技术支持的经费就更少[5]。一些学校依托项目资金为教师建起了电子备课室,但由于无力支付昂贵的上网费而被迫停止使用;有的学校设备受损,却无力支付维修费用以至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甚至有些农村中小学由于负债多,资金不到位,虽然有了校园网,但仍处于半工作状态,因不能及时投入而无法完成后期工程,造成资源浪费。
2.3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数量少、水平低。
目前,西部中小学校普遍存在计算机教师严重短缺现象。有些农村地区,几所小学校只配备一名计算机教师,几所学校的学生共用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师普遍未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及网络教育,绝大部分是其他学科教师转行的,难以承担网络教育任务。教师自身网络技术应用不够成熟,不能运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及时督促、控制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网络教学难于驾驭。
2.4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信息技术素养。
网络管理及信息技术教师配备人数少,教师对网络和计算机的使用极不熟练。据调查资料显示:教师对操作系统能够熟练运用的只占22.4%,教师对Word文档处理熟练运用的只占21.9%,只有12.90%的教师对上网浏览能熟练运用。另外,教师自身网络道德素养较低,教师上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具体的教学任务,把网络教学课等同于平时上网,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扰乱了学生网络学习的环境。
3.发达国家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经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对网络教育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试图通过教育优先战略获得人力资源优势地位,从而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 自1993年美国正式拟定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以来,经过多年努力,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世界上网络教育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截至2005年,美国99%的学校都已接入因特网,网络已经遍布美国的主要教育机构,几乎每所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英国一直重视信息技术革命,1995年在全国中小学开设有关信息技术的课程,政府推出了全国学习网计划,投资近12亿美元建立全国教育网络,让全国的学校与因特网联通。目前,英国各级学校几乎都建起了自己的网上学校。澳大利亚也十分注重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政府大力推进全国各地网络教育进程。澳大利亚国家公共资源管理局已于1996年初开通“澳大利亚教育网”,该教育网不仅包括全部高等院校,而且要覆盖全澳大利亚的所有中小学。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一项九年行动计划,拟为全部中小学配备多媒体软件和硬件,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以支持先进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更加重视对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中提出,到2005年,全国中小学所有科目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授课的具体目标[6]。
4.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对策
4.1制定促进中小学网络教育发展的政策。
西部农村经济落后,基础条件差,信息技术薄弱。根据国际经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快速发展,消除东西部“数字鸿沟”的关键。
4.2加强师资培训。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决定着网络教育的效果。因此,西部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教师培训,重建教师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我们应努力健全培训体系,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中小学网络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教师把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于各学科教学、深入课堂的能力。
4.3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由于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硬件设施装备的耗资较大,农村中小学无力承担,为此希望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中央和地方专项经费,完善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物质载体及环境建设。硬件的投入不一定要高档、全面,更不能充门面供参观所用,应真正为教学一线服务。“再穷不能穷教育”,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和学校财力,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办教育,多方筹资,完善网络教育基础设施。
4.4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普及和长效机制建设。
网络教育通过网络的协作学习系统、网络讲座、网络辅导与答疑、网上在线交谈等,使得师生之间的交互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西部农村中小学应该试点建设网络教室,购买计算机和电脑设备及配套软件,然后这种做法逐步地向全国普及。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责任感,狠抓落实,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制度,增加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类似于美国的网络教室和网络设备管理制度,以保证网络教室的经常开放和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转,并让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入网络教室。
参考文献:
[1]曾祥翊,庄秀丽,刘德亮.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及其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4.9:57-60.
[2]沈洪.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和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7:107-108.
[3]司晓宏,杨令平.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形势分析[J].教育研究,2010.8:13-19.
[4]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9.
[5]郭炯,郭绍青.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6:14-16.
[6]钱玲,库文颖,李中华.发达国家中小学网络教育比较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6.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