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介绍作家及背景(略)
二、学生听《声声慢》配乐,录音,营造一种凄婉哀怨的气氛(创设情景,以情激情),然后再放录音,学生跟
读,注意句子的节奏。
三、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义,然后自由朗读全词,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熟悉抒情的两种方式,老师诱导学生探究)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提问
1.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发感情,试结合作者身世、写作背景,在朗读中品味思考。(以诱达思)
生:寻寻觅觅,是作者在寻找失落的幸福,不再的欢乐……
生:作者孤苦无依,是在找亲人。
生:寻寻觅觅,表现词人心神不定,若有所失,甚至有点恍恍忽忽。
生:“冷冷清清”一方面是环境描写,一方面也是心理描写,是借景抒情。
生:“冷冷清清”词人只身一人,孤苦冷清,没有慰藉,没有寄托。
生:词人孤苦无依,没有温暖的家庭放松她疲惫的身躯,更没醉人的亲情温暖她那颗凄冷受伤的心。
2.师:凄凄惨惨戚戚表现什么情?
生:寻觅无果,只有萧杀凄清的环境伴着孤独凄凉愁心满怀的词人,怎不让人备感凄凄惨惨戚戚。
师:总结开头三句,无一句写悲,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3.师:开头三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生:烘托气氛,借景抒情。
生:奠定哀怨凄凉的感受。
4.师:请学生反复品读前三句,再举出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生: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生: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生:叠字相当于修辞中的反复,能增强感情。
生:叠字读起来有一种音律美。
5.师:本文除直接抒情以外,还有借助意象间接抒情,试从文章中找出主要意象,联系所学诗文,小组讨论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生:雁、梧桐、黄花。
生:我看还有淡酒、夜雨。
师:我们首先分析“雁”意象是如何传情的。
生:雁声凄惨,让人感受到到愁情满怀。
生:归雁让我想起李清照《一剪梅》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表达亡夫之痛,丈夫去世,亲人离散,自己流落江南,晚境凄凉。
师总结:过雁象征离愁。
师启发:淡酒这种意象抒发心中的哀愁,我们学过类似的诗文。
生: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生: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师:从上述诗句可以看出,酒可以表达感情。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生:黄花是不是愁的载体?
生:我认为黄花是愁的载体,因为词中的黄花是憔悴的黄花,词人触景伤情,想到自己青春已逝,晚景凄凉。
生:我也认为黄花表达了愁情,从后半句“如今有谁堪摘”表面上说花实际上说人。国破家亡,亲人离散,自己孤苦凄凉,无人关心,所以发出“如今又谁堪摘”。
生:本文用黄花表现凄苦忧愁之情。
师:请举出我们学过的有关“梧桐”的诗文。学生说,教师板书(略)。
学生一起读,共同品味探究梧桐这种意象的表达效果。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梧桐牵愁惹恨。
6.师提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那些情感?
生:词人与丈夫天上人间——悲痛。
生:幸福的家庭变得家破人亡——悲伤。
生:江北国土沦陷,南宋偏安一隅——痛心伤感。
生:晚年孀居,孤苦伶仃——凄苦。
漫漫余生,度日如年——愁苦。
7.师启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本词不仅仅写愁,还写了什么情?
学生发言(痛、悲、伤、恨、苦),教师总结(略)
五、板书(略)
六、课堂小结
学生齐读一起感受词的凄美的意境。
师提示:通过本词的学习,我们明白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生1: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
生2: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义)
生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師补充: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七、迁移:课堂作业
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鉴赏词的方法,试着鉴赏婉约派另一词人“秦观”的代表词《鹊桥仙》,并将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
二、学生听《声声慢》配乐,录音,营造一种凄婉哀怨的气氛(创设情景,以情激情),然后再放录音,学生跟
读,注意句子的节奏。
三、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义,然后自由朗读全词,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熟悉抒情的两种方式,老师诱导学生探究)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提问
1.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发感情,试结合作者身世、写作背景,在朗读中品味思考。(以诱达思)
生:寻寻觅觅,是作者在寻找失落的幸福,不再的欢乐……
生:作者孤苦无依,是在找亲人。
生:寻寻觅觅,表现词人心神不定,若有所失,甚至有点恍恍忽忽。
生:“冷冷清清”一方面是环境描写,一方面也是心理描写,是借景抒情。
生:“冷冷清清”词人只身一人,孤苦冷清,没有慰藉,没有寄托。
生:词人孤苦无依,没有温暖的家庭放松她疲惫的身躯,更没醉人的亲情温暖她那颗凄冷受伤的心。
2.师:凄凄惨惨戚戚表现什么情?
生:寻觅无果,只有萧杀凄清的环境伴着孤独凄凉愁心满怀的词人,怎不让人备感凄凄惨惨戚戚。
师:总结开头三句,无一句写悲,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3.师:开头三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生:烘托气氛,借景抒情。
生:奠定哀怨凄凉的感受。
4.师:请学生反复品读前三句,再举出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生: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生: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生:叠字相当于修辞中的反复,能增强感情。
生:叠字读起来有一种音律美。
5.师:本文除直接抒情以外,还有借助意象间接抒情,试从文章中找出主要意象,联系所学诗文,小组讨论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生:雁、梧桐、黄花。
生:我看还有淡酒、夜雨。
师:我们首先分析“雁”意象是如何传情的。
生:雁声凄惨,让人感受到到愁情满怀。
生:归雁让我想起李清照《一剪梅》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表达亡夫之痛,丈夫去世,亲人离散,自己流落江南,晚境凄凉。
师总结:过雁象征离愁。
师启发:淡酒这种意象抒发心中的哀愁,我们学过类似的诗文。
生: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生: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师:从上述诗句可以看出,酒可以表达感情。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生:黄花是不是愁的载体?
生:我认为黄花是愁的载体,因为词中的黄花是憔悴的黄花,词人触景伤情,想到自己青春已逝,晚景凄凉。
生:我也认为黄花表达了愁情,从后半句“如今有谁堪摘”表面上说花实际上说人。国破家亡,亲人离散,自己孤苦凄凉,无人关心,所以发出“如今又谁堪摘”。
生:本文用黄花表现凄苦忧愁之情。
师:请举出我们学过的有关“梧桐”的诗文。学生说,教师板书(略)。
学生一起读,共同品味探究梧桐这种意象的表达效果。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梧桐牵愁惹恨。
6.师提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那些情感?
生:词人与丈夫天上人间——悲痛。
生:幸福的家庭变得家破人亡——悲伤。
生:江北国土沦陷,南宋偏安一隅——痛心伤感。
生:晚年孀居,孤苦伶仃——凄苦。
漫漫余生,度日如年——愁苦。
7.师启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本词不仅仅写愁,还写了什么情?
学生发言(痛、悲、伤、恨、苦),教师总结(略)
五、板书(略)
六、课堂小结
学生齐读一起感受词的凄美的意境。
师提示:通过本词的学习,我们明白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生1: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
生2: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义)
生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師补充: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七、迁移:课堂作业
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鉴赏词的方法,试着鉴赏婉约派另一词人“秦观”的代表词《鹊桥仙》,并将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