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建构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可视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各样的图示技术,将本来看不见的思考路径与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就能清楚地感受到整个思维过程。建构高效语文课堂,教师就可以从思维可视化这一理念着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于思维可视化来梳理教学重难点,这样学生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路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记忆情境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都需要学生记忆,尤其是一些长篇的文言文更是对学生记忆有着较高的要求,如《陈情表》《兰亭集序》《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都要求学生在學习过程中全文背诵与记忆。文言文本身就是学生较为头疼的部分,很难保障教学效果,如果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其整个教学效果更加无法得以提升。为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为学生创设相关记忆情境,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在含义,这样不仅能够构建高效教学课堂,还能提高学生背诵效率。以《陈情表》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起始为学生讲述一下这一文章的写作背景,通过这一情境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让学生能够懂得珍惜与感恩。
  二、应用思维导图
  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遇到较多的抽象化知识,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来实现思维可视化,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梳理之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印象,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抽象的知识,真正化繁为简,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例如,教师在进行《荷塘月色》教学的时候,其教学难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写出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先对这一文章的整个情节线索进行梳理,之后在这一基础上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情景交融,通过若干条线的拓展来感悟作者的整个心理变化,是心神不宁→寂寞→舒畅→感慨惋惜,而在这些情绪旁边,学生还可以使用另一线条来标记作者不同心情下做了什么。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更好地理解情景交融,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真正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三、还原思维逻辑
  建构思维可视化下的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使用还原思维逻辑的方式,以此来引导学生经历整个发现过程,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很多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整个思路是十分混乱的,这个时候若不能及时整理出来,就很难有效地进行解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整个思考过程有效地展示出来,通过图形绘制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维逻辑,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思维发展过程。
  例如,在讲《阿房宫赋》的时候,笔者提问:文章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有学生说讲述的是阿房宫的美景,这明显是和文章主旨不相符的。针对这一点,笔者就应用还原思维逻辑的方式进行了教学,让学生将自己的整个发现过程以及思维逻辑有效地整理出来,即让学生绘制还原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虽然文章前半部分讲述的是美景,但是后半部分明显讲述的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与教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发现自己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形成更好的逻辑思维。
  四、把握思维规律
  思维可视化理论也包含了概念图这一说法。教师在建构语文高效课堂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于概念图来将各种知识及其关系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形成网络图形化表征,进一步强化学生系统认知。
  例如,《江南的冬景》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确保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和深意,还应该启迪学生如何写出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师可以借助于概念图来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先绘制出概念图的一部分,之后让学生对其他部分进行填充与完善,如写散文时需要注意哪些内容、会使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不同的修辞手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等。这样学生就能在补充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写作思路,在实际散文写作过程中就能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从而真正有效地把握住自身思维规律,同时提升自己对于这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思维可视化的重要性,基于此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思维可视化理念下建构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记忆情境、加强思维导图应用、还原思维逻辑、把握思维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中学(221000)
其他文献
让语文课堂呈现精彩,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师必须精心设置精彩的导入语,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设计有趣的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呈现精彩,达到教与学共振的最佳效益。  让语文课堂呈现精彩,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中主动学习。教学设计要凸
到底是激光取代喷墨,还是两者各领风骚,业界为此一直争论不休。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再新鲜的话题,在2006年第一季度过后,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
细读,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文本细读,有助于挖掘文本的价值,有助于情感的体会和主题的把握,从而让小学语文课堂熠熠生辉。文章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细读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运用细读,引导学生发掘深刻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引领学生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涵。而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是从对文本的阅读开始的,因此,可以说,文本是语文学习的载体。要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就需要细读,走马观花的随心而阅
教师教学的关注点不能只是课堂的授课,还有之后的复习辅导。教学结构不应该只有授课的课堂,还要有复习巩固的课堂。复习辅导课的设计要包含语文基础知识认知和文化情感认知的
日本作家新美南吉以精短的童话来演绎《去年的树》(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8课)的故事,读过之后觉得故事好像还有许多内容没有写出来,也就是课文所写的仅仅是故事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故事有待读者去创造。读完之后我们不得不去想:树是什么?小鸟是谁?……  在现实世界里,树就是树,小鸟就是小鸟,它们属于两个迥然不同的物种,相互之间是无法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但“在童话世界里,所有的生物都可以互相对话”,这也正是儿童视角
做企业有三种境界:第一种,跟着行业走;第二种,引领行业走;第三种,开拓新行业.纵观电子商务企业,BtoB,BtoC,CtoC的模式基本成型,引领行业的企业很少,大部分是跟着行业走.但市
万兆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万兆设备在网络核心的大规模部署,在推动以太网应用不断向前迈进的同时,一个新课题不期而至,那就是如何解决网络汇聚层的传输瓶颈。尽管万兆核心
叙事类文本主要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如讲故事、讲述过去发生的事等。在叙事类文本教学中,要注意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的挖掘与呈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叙事内容,把握叙事方式,体会叙事意涵,增强学生的叙事素养。在小学语文中,叙事类文本有历史故事、童话、寓言等。面对叙事类文本教学,如何定位?如何明确教学策略?现就此进行探讨。  一、梳理文脉,把握情节  在文学创作中,叙事类文本往往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曾坦言: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使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变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因势利导和因生施教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主张,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需要,多给学生更多自我认知积累和主动尝试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感受语文清新和清香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心灵慰藉,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