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母亲,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参加完夏令营活动回来时,摔得鼻青脸肿,崭新的运动衣也划了一道口子,便气不打一处来,怒斥道:“你怎么就那么笨!长大了还能干点什么?以后这样的活动说啥也不能让你参加了。”同时,另外一位母亲,面对此情此景,不是怨气袭人、怒不可遏,而是心平气和、疼爱有加:“孩子,来让妈看看,摔到哪了?”当得知孩子下山不小心因脚下一小石于绊倒后,便语重心长地说:“上下山时,你遇到过大石头没有?”“遇到过”,孩子心有余悸地回答。“那你是怎么过去的?”母亲满含希望的眼神继续问道。“绕,绕过去的”,见母亲并未生气,孩子舒了一口气回答说。母亲一边给孩子擦药水,一边又温文尔雅地给孩子讲道:“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不一定全是像大石头一样的艰难险阻,还会碰到很多诸如小石子一般的小难题、小挫折,只不过在大困难面前,我们很慎重、很重视,想千方设百计地克服它、战胜它。而不起眼的小难题往往被我们轻视,结果带给我们的却是重大挫折和失败。”听完母亲的一席话,孩子如释重负、如获至宝地会意地点点头。
两位母亲遇到的是同一个难题,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却大相径庭、迥然不同:一个怒火中烧、威吼痛骂,诚然会收到一时的效果。但几次下来,只能把孩子那种难能可贵的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湮没掉,那种对自然界的涉猎创新意识泯灭掉,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扼杀掉。只能使孩子变得守旧老化、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另一个呢?截然相反,遇事头脑冷静、不焦不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孩子真切地体悟到“吃一堑,长一智”,“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的人生真谛。让孩子明晰:往往越是大的困难越能慎重对待,倾百心付百力以避之、克之;相反对生活中的小问题、小毛病则司空见惯、习以为常,鄙而视之、泰然处之,终究日久积淀,酿成大祸。所以,能把人绊倒的永远是小石头。对谋人生、做学问、创事业颇具教鉴力。
作为师者,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经历、个陸、能力等都存在明显差异的孩子汇聚的小集体,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浓淡,接收知识的能力差异,对新生事物的感知度,对班规校纪操守的良莠等也参差不同,千差万别。如果上课时,他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你怕影响课堂教学进度而弃之不管,或因他成绩优秀,免于追究。久而久之,他便彻底放弃学习,还会变本加厉地扰乱课堂纪律;如果两个学生打了架,你对挑起事端者痛批,对另一方就轻饶。久而久之,他就会觉得只要不是我先动的手,就有理有据,即使对打也无所顾忌,大有只要得理“我为刀俎,人为鱼肉”之趋;如果学生作业拖拖拉拉,做错了题也不按要求更正,你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就使他养成惰性心理、做事马虎的恶习;如果他修改了报告书里的分数,欺骗父母,你发现后觉得他平时表现不错,碍于面子,照顾情绪,不做处理。久而久之,他不但学习成绩会逐步下降,而且欺骗手段会越来越高明;如果他成绩突然下降,我们只做形式上的提醒,不从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不挖掘深层矛盾使其重拾信心。久而久之,他就会越发一蹶不振,沉沦不羁。
这无数个“如果”就是生活中的“小石头”,有时它小得轻如鸟羽,不足挂齿;淡如烟云,不值一提。殊不知,久而久之,这些小小的“石头”就会伴随他们不断长大,在他们人生道路上制造出一个又一个重大“交通事故”,那就不仅仅是鼻青脸肿、摔破衣服的结果了。
俗话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说:“必知今日,我们定当把握、修改当初”。时空轮回,往前推八年、十年。回到现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逆而推之,为师者当务之急该想点什么、干点什么呢?我们在解惑、受业的同时,再施以德法,辅以传道之功效。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规范、对社会的厚重责任感、对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其次,还应掌握批评这门艺术。对教育而言,批评和表扬是孪生兄弟,结伴而行,相融而生,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要正确处理批评与表扬的关系,“扬善于公堂,规过于暗室”。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表扬的功效自然不言而喻,但“批评是照耀人类灵魂的镜子”,它更能让人审视自己,反省自我,规避言行,定会起到事半功倍之能效,这也印证了古人所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深刻内涵。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孩子娇生惯养程度有越来越大之势。孩子越来越难教是不少教师,尤其是基层农村教师的亲历体悟,这实际上也给教育改革,尤其是教师自身素养深化、内化改革注入了催化剂,加大了力度。它警示我们:教育必须与改革发展相适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联系,教师不仅只是教知识、教学问,更重要的是教做事、教做人、教能力。
两位母亲遇到的是同一个难题,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却大相径庭、迥然不同:一个怒火中烧、威吼痛骂,诚然会收到一时的效果。但几次下来,只能把孩子那种难能可贵的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湮没掉,那种对自然界的涉猎创新意识泯灭掉,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扼杀掉。只能使孩子变得守旧老化、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另一个呢?截然相反,遇事头脑冷静、不焦不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孩子真切地体悟到“吃一堑,长一智”,“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的人生真谛。让孩子明晰:往往越是大的困难越能慎重对待,倾百心付百力以避之、克之;相反对生活中的小问题、小毛病则司空见惯、习以为常,鄙而视之、泰然处之,终究日久积淀,酿成大祸。所以,能把人绊倒的永远是小石头。对谋人生、做学问、创事业颇具教鉴力。
作为师者,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经历、个陸、能力等都存在明显差异的孩子汇聚的小集体,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浓淡,接收知识的能力差异,对新生事物的感知度,对班规校纪操守的良莠等也参差不同,千差万别。如果上课时,他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你怕影响课堂教学进度而弃之不管,或因他成绩优秀,免于追究。久而久之,他便彻底放弃学习,还会变本加厉地扰乱课堂纪律;如果两个学生打了架,你对挑起事端者痛批,对另一方就轻饶。久而久之,他就会觉得只要不是我先动的手,就有理有据,即使对打也无所顾忌,大有只要得理“我为刀俎,人为鱼肉”之趋;如果学生作业拖拖拉拉,做错了题也不按要求更正,你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就使他养成惰性心理、做事马虎的恶习;如果他修改了报告书里的分数,欺骗父母,你发现后觉得他平时表现不错,碍于面子,照顾情绪,不做处理。久而久之,他不但学习成绩会逐步下降,而且欺骗手段会越来越高明;如果他成绩突然下降,我们只做形式上的提醒,不从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不挖掘深层矛盾使其重拾信心。久而久之,他就会越发一蹶不振,沉沦不羁。
这无数个“如果”就是生活中的“小石头”,有时它小得轻如鸟羽,不足挂齿;淡如烟云,不值一提。殊不知,久而久之,这些小小的“石头”就会伴随他们不断长大,在他们人生道路上制造出一个又一个重大“交通事故”,那就不仅仅是鼻青脸肿、摔破衣服的结果了。
俗话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说:“必知今日,我们定当把握、修改当初”。时空轮回,往前推八年、十年。回到现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逆而推之,为师者当务之急该想点什么、干点什么呢?我们在解惑、受业的同时,再施以德法,辅以传道之功效。这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规范、对社会的厚重责任感、对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其次,还应掌握批评这门艺术。对教育而言,批评和表扬是孪生兄弟,结伴而行,相融而生,批评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要正确处理批评与表扬的关系,“扬善于公堂,规过于暗室”。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表扬的功效自然不言而喻,但“批评是照耀人类灵魂的镜子”,它更能让人审视自己,反省自我,规避言行,定会起到事半功倍之能效,这也印证了古人所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深刻内涵。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孩子娇生惯养程度有越来越大之势。孩子越来越难教是不少教师,尤其是基层农村教师的亲历体悟,这实际上也给教育改革,尤其是教师自身素养深化、内化改革注入了催化剂,加大了力度。它警示我们:教育必须与改革发展相适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联系,教师不仅只是教知识、教学问,更重要的是教做事、教做人、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