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达成教育目标?本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演示实验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环节是设置问题,设置问题要讲究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趣味性和明确性。针对性是指在精选学习内容和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启发性是指设置问题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个人经验,提出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问题;挑战性是指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问题太难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趣味性是指提出的问题应该新颖、奇特而有趣;明确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小而具体,避免空洞抽象。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设计得巧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二、培养创造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从深入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这些重大科学成就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做出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三、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物理课本中所出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等。以类比推理为例: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不仅有一定的知识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给学生以启示,使学生易于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如在学习静电场一节内容中,“电场”概念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但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一般难以理解,那么可以用力学中所学的重力场与之做类比:地球周围存在着重力场,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处于重力场中,都受到了地球的作用力——重力。同样,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对处于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再由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了与地球位置有关的重力势能,引导学生总结出,检验电荷在电场中也应具有与场源电荷位置有关的电势能。如此类比,相当于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学生能够从已掌握的旧知识中顺利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四、培养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方法决定实际的步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学生的受益将和努力程度成正比。要重视培养创造型学习方法和策略,训练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一位科学家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学法的探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备课时,首先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教师上课时要教给学法,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究”情境,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发现,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掌握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三教师辅导时要指导学法,如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教学生如何列内容提纲,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做习题时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
总之,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用长远的教育观来培养和指导学生,并能够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为构建新课程标准下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物理课堂而努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的过程。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演示实验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环节是设置问题,设置问题要讲究针对性、启发性、挑战性、趣味性和明确性。针对性是指在精选学习内容和研究学情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启发性是指设置问题应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个人经验,提出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产生联想的问题;挑战性是指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问题太易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问题太难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果子”;趣味性是指提出的问题应该新颖、奇特而有趣;明确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小而具体,避免空洞抽象。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设计得巧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二、培养创造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从深入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这些重大科学成就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做出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三、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物理课本中所出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等。以类比推理为例: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不仅有一定的知识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给学生以启示,使学生易于掌握新知识,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如在学习静电场一节内容中,“电场”概念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但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一般难以理解,那么可以用力学中所学的重力场与之做类比:地球周围存在着重力场,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处于重力场中,都受到了地球的作用力——重力。同样,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对处于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再由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了与地球位置有关的重力势能,引导学生总结出,检验电荷在电场中也应具有与场源电荷位置有关的电势能。如此类比,相当于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学生能够从已掌握的旧知识中顺利地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四、培养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方法决定实际的步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学生的受益将和努力程度成正比。要重视培养创造型学习方法和策略,训练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一位科学家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学法的探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备课时,首先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教师上课时要教给学法,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究”情境,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发现,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掌握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三教师辅导时要指导学法,如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教学生如何列内容提纲,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做习题时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
总之,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用长远的教育观来培养和指导学生,并能够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为构建新课程标准下丰富多彩、充满朝气的物理课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