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历史发展到思维变迁等方面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历史发展到思维变迁等方面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一般规律.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从各种复杂的现象中、从种种迷雾中探寻客观规律的科学.那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规律的认识主要有哪些,是如何认识的,对我们今天有何指导意义?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研究员.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精辟阐述和透彻阐释.这些重要论述,以如何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主题,以阐释和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关联为主轴,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理性认知,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共同体思想、"两个决不会"原理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以独创性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由平等的自由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三部分构成.其中,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在正义原则体系中地位独特.一方面,机会平等的本质在于否定制度排斥而要求社会体系向所有人开放,它势必遵守完全平等的要求而趋向平等的自由原则,然而,此时的平等却是"形式的平等";另一方面,因追求"公平的"实质正义理念,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的作用与差别原则趋同,进而滑向差别原则,但此时的平等是"实质的不平等".这种两难处境在于权力和机会受"平等"和"应得"两种规范原则的约束,规范原则的对立使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陷入两种
心灵哲学的实用主义进路提供了一种非物理主义和非还原论的宽泛自然主义,它主张心灵是一种自然现象.本文试图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来探寻大脑状态与主观心灵体验之间的自然关联,从而解答大卫·查尔默斯提出的心灵哲学中的"困难问题".与此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心灵的环境交互性、生存适应性和层次性,主张从"语言-意识-认知-行动"的综合视角推进对于意识的哲学阐释,而意义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强调概念性觉知或意义性觉知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阶意识;最后,本文从社群视角来诠释意义的共通性,基于人际交互性来反驳心灵和意识的绝对私人性,并且
传统下定义的标准方式并不能清晰地定义所有概念.比如我们在扩大某些概念的外延时,其内涵并没有严格缩小,而是会发生很复杂的变化,导致我们对它们的整个理解方式发生彻底改变.本文以"艺术"概念为例,从实践性、多元性、结构性、发生性等四个向度研究它在扩张时的意义衍变,并择取四位20世纪哲学家的进路作为展示范例,考察不同理解方式之间的差异.最终本文从四条进路之一的胡塞尔现象学角度看,"艺术"概念的扩张是以共时性方式呈现出人类在艺术理解方面的历时性特征,它在本体论上并不必然发散为多元论的架构,但在价值论上则必然会呈现出
由于受黑格尔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界更关注费希特与谢林早期先验哲学方案之间的差异而非联系.本文试图指出,费希特与谢林早期先验哲学方案虽有差异,但仍然具有共同的理论主题,即他们都是对意识实在性的终极根据的平行探索.两者都将自我意识作为先验哲学的中心问题,并都试图将思维-存在统一体建立为哲学的最高本原,从而在完成意识实在性奠基的同时,建构起先验哲学的完整体系.与此同时,作为哲学最高本原的思维-存在统一体也是先验哲学的终极根据与原初开端.
马里翁的被给予性原则是其现象学的根本原则,他在新康德主义与现象学的被给予性问题传统下,批判性地提出了被给予性原则.而要理解这一原则,首先要澄清其现象学中被给予性与现象的间隔问题,这一"间隔"根本上处于新康德主义的"被给予性与存在者之间隔"这一问题域中.该间隔指出了自身给予与自身显示的不对等性,而这种不对等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被赠予者的有限性.而恰恰由于这一间隔需要阐释,才有作为诠释学的被给予性现象学.该现象学处在与胡塞尔、海德格尔甚至德里达哲学的争执中,是现象学、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道德发展变化的历史应该怎样影响我们对道德本质的理解?元伦理学家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看法.本文借助"内在解释"和"外在解释"的区分,梳理了内格尔和威廉斯关于道德辩护的客观性的一场辩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历史错误论证".此论证基于道德的历史性来反对普遍主义的道德辩护观,其要旨在于指出,普遍主义的道德辩护观难以解释古代人的道德"错误".进而,本文将指出,历史错误论证不仅挑战了普遍主义的道德辩护观,还会对普遍主义的道德观以及道德实在论构成威胁.
坚定制度自信既要靠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制度,又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理论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坚定什么样的制度自信、怎样坚定制度自信这一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回答和原创性贡献,这集中体现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系统概括为13个方面,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完善制度、彰显优势的根本途径,拓展了对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关系的认识;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之间往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智能社会这种最新技术社会形态相对应的,可能是一种先进的经济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
从《斐多篇》里灵魂的永恒理性与智慧到《理想国》中灵魂的三分,《蒂迈欧篇》灵魂中的"同""异"和"存在"以及宇宙灵魂和人类灵魂的关系,柏拉图所努力追求的是通过何种途径将人的灵魂摆脱肉体情感和欲望的束缚,重新获得灵魂所本有的最高理念和个别具体认知间的平衡结构.在这一最高诉求下,柏拉图提出了"通观"和辩证法的方式来达到这一最终目的.对于荀子来说,心之"神明"的实现首先需要内在的道德坚守诉诸外在实践,而在最后阶段则需要通过"虚壹而静"的方式来实现永恒理性知识与个别感性认知之间的平衡.柏拉图的"通观"和荀子的"虚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