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肥绿瘦”讲评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x78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西安某小学给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与佩戴红领巾的“好”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做法引起学生家长和部分学生的不满。校方解释说,这是一种教育探索,目的是激励“绿领巾”们上进。
  材料二:包头二十四中给优秀生发放“红校服”,红校服背面印着“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而普通学生穿蓝色或白色校服。“蓝校服”、“白校服”们表示:不好意思跟“红校服”走在一起,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谁学习好,自己心里不是滋味。校方称这只是一种奖励措施。
  材料三:对这两件事的反应,有人认为,“红校服”很像封建社会黄马褂的广告版;有人认为,用色彩区别学生的优差是一种教育“冷暴力”;有人认为,有标签的“红校服”比“绿领巾”更可怕;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教育激励机制的创新……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或观点?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加以阐述,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角度自选。
  【写作指导】
  1.缘事而发,抓住新闻事件,紧扣思想理念。叙述“绿领巾”、“红校服”事件要简洁明快,切忌完全照抄材料。叙事完毕后,立即亮出自己的观点,切忌迂回,尽量用匕首和投枪似的短语传达成熟理性的观点。
  2.言之有据。既要有理论依据,也要有事实依据,肯定或否定“绿领巾”、“红校服”的核心理念是什么,要明确,不含糊;有哪些历史教训或历史事实支撑你的论点,必须要有名有姓有史载,确保无误,经得起核实。
  3.言之有序,自圆其说。以“起、承、转、合”的规范要求自己的行文,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每一层或每一自然段的叙例可以“古今中外”为序,可以“正反对比”为序,可以“概括-分析-小结”为序,可以“个人-集体-国家”为序,等等。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定要辅以修辞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激情。写时评没有激情,温吞水是不行的。时评的写作要如同天然气和石油的井喷一样充满激情,而不能是温良恭俭让,或是吞吞吐吐、半推半就的,更不能是像挤牙膏、挤胶水一样地硬从软管里挤出来,那样是写不出更写不好时评的。一定要用上设问、反问、排比、比喻、对偶、对比、类比、呼告等修辞手法。
  【考场佳作】
  我想与始作俑者谈谈 饶华亮
  住手,请不要摧损祖国的花朵!
  西安市某小学强制后进生佩戴绿领巾。无独有偶,包头市某学校为优秀学生特制红校服。一红一绿,其质一也:歧视差生。这不能不让我震惊,在这崇尚文明的当代,以教育为己任的学校,竟然干出这等不文明的事儿,赤裸裸以颜色区分所谓的“好”、“差”,肆无忌惮地表示对差生的歧视。
  以穿戴区分人的等级,这是只有在封建社会才有的事情。以唐代为例,品服的颜色: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品服的花饰:三品以上绣纹:一品,径五寸独科花;二品,径二寸独科花;三品,无枝叶散答花。四至七品绣纹,均是径一寸的小朵花;八至九品无绣纹。庶人只能衣白布,而黄色标志着神圣、权威、庄严,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彩,任何人都不能穿黄衣服。如今,沉渣泛起,在包头市某学校,红校服就是优等生的专用色彩;在西安市某小学,绿领巾就是差生的专用色彩。怎么了,中国的教育?!
  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学生都生活在自尊而平等的天空下。在2011年最后的两个月中,我想与这些发明“绿领巾”、“红校服”的始作俑者谈一谈。
  “绿领巾”、“红校服”其实就是歧视的变种,是一种逆时代潮流的思想的重现。佩戴“绿领巾”的正如黑人,穿“红校服”的正如白人,在南非、美国已经灭绝的种族歧视制度,竟然以教育的名义重现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怎么叫我不瞠目结舌?差生、犹太人爱因斯坦怎么努力也做不出一个令老师满意的手工板凳,如果让他戴上“绿领巾”,让他失去对学习的热爱,让他在自卑中消沉,他能考上大学吗?大学里的差生爱因斯坦,如果让他每天佩戴代表劣等学生的“绿领巾”,能有伟大的“相对论”诞生吗?黑人奥巴马如果只能生存于白人自傲的目光下,只能苟活于白人种族优良的光环中,能够有资格参与竞选吗?不能参与竞选,能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吗?
  公平如浪涛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
  醒醒吧,中国的教育!停住你的黑手,将“自尊”、“平等”还给差生!
  【评点】
  文章开篇当头棒喝,一锤定音,既亮出了自己的鲜明观点,又表达了自己对“绿领巾”、“红校服”事件的强烈愤慨。接下来,简明扼要地指出两事件的本质,为下文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作者敏锐地将唐代的品服与“绿领巾”、“红校服”的相同之处分析得让人心服口服,上升到“人的等级”这个问题上来分析,史实翔实,铁板钉钉;为文到此,作者还意犹未尽,再上升到“种族歧视”的问题上加以谴责,类比加一串串追问,丝丝入扣,情理兼容,可谓“痛打落水狗”。综观全文,挥斥方遒,万炮齐轰,甚至可以想见作者意气冲冲、声色俱厉的形象——“文如其人”,古人不余欺也。
  创新即阵痛阵痛即新生 黄志文
  “日心说”一出,群起而攻之;“进化论”一出,群起而攻之;“相对论”一出,群起而攻之;?农村包围城市”一出,群起而攻之;“改革开放”一出,群起而攻之;“绿领巾”、“红校服”一出,群起而攻之。为何?只因摒弃了旧有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思维动摇和改变了大多数人的固有观念,让人不能接受,让人感到痛苦而愤怒。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阵痛就拒绝创新,正如孕妇不能因为阵痛就拒绝产婴。“绿领巾”、“红校服”其实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风气影响下的教育激励机制的产物,这个创新机制警示差生,让他产生压力,而压力就是动力;彰显优生,让差生有了身旁的榜样,而榜样就是衡量自己的标杆。如果说“绿领巾”、“红校服”会让后进生感到痛苦就摒弃这种创新,那么考试成绩同样能让分数低的学生感到痛苦,是否就摒弃考试制度呢?北大、清华,一本、二本、三本、大专,高考落榜,分数分明,等级分明,这让不少人痛苦,是否就摒弃高考制度呢?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学生是面临世界诸强挑战的一代,如果不能迅速适应新的评价机制,又怎么能赢得未来呢?与其在那里喋喋不休指斥规则,不如反躬深省自己的行为!   毫无疑义,每一个创新都会让小部分人产生阵痛,但阵痛过后即是新生,正如美丽的珍珠是经由蚌的阵痛而发出光芒;璀璨的钻石是经由打磨的阵痛而炫目;缤纷的蝴蝶是经由破蛹的阵痛而斑斓。《春秋》因孔子之厄运而彪炳万代,《离骚》因屈原之放逐而流芳千古,《国语》因左丘明之瞽盲而愈加醇香,《史记》因司马迁之宫刑而尤为丰厚。“红校服”让不少人感到了压抑,你有司马迁压抑吗?你有左丘明压抑吗?你有屈原压抑吗?你有孔子压抑吗?“绿领巾”给了你一个所谓的“逆境”,但是不是厄运?是不是放逐?是不是瞽盲?是不是宫刑?毫无疑问,显然不是!既然如此,何不“手把红旗旗不湿,弄潮儿偏向潮头立”?
  自卑者自败,自励者自强!
  苟日新,日日新,否定创新就可能墨守成规,拒纳创新就可能因循守旧。或许“绿领巾”、“红校服”机制还不够完美,还需要完善,但绝对不能因噎废食。为了提升孩子在未来世界上的竞争力,有时就必须狠一点,不能让他们在虚拟的“平等”、“自信心”的温室里安逸度日,以至于忘却室外的凛冽与角逐。创新即阵痛,阵痛即新生!
  【点评】
  “绿领巾”、“红校服”事件是受到绝大多数人声讨的事件,作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毅然唱反调,以一种全新的角度解读此事件,表示其为文的勇气。文章的起始基调就高亢,以震撼世界的一系列事件来声援“绿领巾”、“红校服”,其言下之意就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作者以“创新”为帜,“独立山头我为峰,”以世界为视野,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指出痛苦是不能逃避的,只有接纳创新机制才能直面真实的人生;逆境也是不能逃避的,真正的人才都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孔子、司马迁、屈原等人就是如此。说理充分,且有鼓动性,能振奋精神,能警示众人。
  作文素材
  王澍:为中国人捧回“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王澍,男,1963年11月出生,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建筑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2年2月27日获得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词来说明获奖原因:“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创立,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因建筑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但未包括在诺贝尔奖之中,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奖程序完全模拟诺贝尔奖,由国际化的评委会通过秘密审议和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位提名者。媒体经常称普利兹克建筑奖为“全球建筑领域的最高荣誉”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素材解读:王澍是睿智的,因为他在浮华的世风下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王澍是睿智的,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能够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文化的高深见解,并贯穿始终。
  适用话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自信;国家软实力;建筑艺术……
  (供稿人:刘京平)
其他文献
【文题导引】从相同或不同的背景中寻找不同的特征或事物,就是分离。从同一背景下找出几样东西叫同类分离;从不同背景下找出几样东西叫异类分离。分离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发散思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扶持政策及金融危机对策我想讲三个观点。第一,关于金融危机的启示;第二,关于中国经济的走向;第三,关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一、关于金融危机的启示从次
摘 要:后进生转变是学科教师最难做,又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让后进生写出好文章,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后进生作文水平,必须做到“三不”和“三多”。  关键词:后进生;转变;要领  “作文难,作文难,听到作文心就烦。”这是许多小学生的心里话,对于后进生来說,作文更是难于上青天了。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来,觉得提高后进生作文水平,必须做到“三不”和“三多”。  “三不”是指不怕、不抄、不马虎,
【文题导引】同样是举例,说理性散文和典型的议论文最大的区别就是形象化事例。议论文举例讲结果,某人某事能证明什么。说理性散文则讲究事例的形象化,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了什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教师,如何在学校生活中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通常,我们习惯于从成人的视角安排、实施教与学,而漠视学生的诉求。现在,随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师
如今,作文似乎成了语文教师与学生心中永远抚不平的“伤”。一方面,学生总在诉苦“我们的生活如此单调乏味,叫我们写什么?”另一方面,教师也总在埋怨:“你们其实不是没有生活,而是缺乏发掘,身处米堆常挨饿。”乍一听,仿佛都有道理。仔细琢磨,恰恰道出了“作文难”的症结所在——没有找到“生活”与“作文”的有效通道。  叶圣陶先生有言:“生活犹如泉涌,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作文
提出设置喷口壁面热电偶,以壁面温度信号监测燃烧设备工作状况。配合煤粉浓度可调水平浓淡燃烧技术;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良好效果. Proposed to set the nozzle wall thermoco
我们定期或按需对公司所有出勤机器的发动机机油进行抽样作定性或定量分析。平时,经常到现场和油库了解情况,如发现设备润滑和领用油情况不正常,立即加以解决。1.按质换油,保证发
开展物理快乐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让学生喜欢老师,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幽默的语言,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的物理故事,开
2008年9月26日,应课堂内外杂志社邀请,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来到重庆。在与《中考金刊》编辑、读者交流的过程中,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将生活哲理娓娓道来,展示了一个“会说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