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谱写亲情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引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使之受到人文熏陶,是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习作“给父母说说心里话”进行作文指导,并运用经验总结法,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抒写父母之爱,表达真情,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习作指导;父母之爱;感悟;抒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少年教育中让少年体验个人成长对长辈的义务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安排了以“给父母说说心里话”为主题的习作,但从以往学生习作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偏离了本单元的主题,而是单纯地给父母提一些建议,选择的材料也很普通。为此,我安排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学美文的同时,学习表达对父母之爱。
  1.品味优秀作品,感悟父母之爱,领会表达方法
  (1)学习教材提供的文本。单元组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四篇课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不管是‘精彩极了’的表扬,还是‘糟糕透了’的批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指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一般性的阅读文章,本身就具有阅读价值——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因而,我们在教学这些文章时,就要引导学生品味并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而,在文本的学习中,还要了解掌握构筑表现父母之爱的描写方法:通过具体描写人物在整件事中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表现。
  (2)阅读教材之外的名作。教材虽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所提供的文本毕竟有限,而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可以进一步感悟父母之爱与习作方法,所以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等名家作品,既让学生感受了父母之爱,又积累了文章呈现的写作方法。
  2.回忆相处事例,感知父母之爱,获取亲情素材
  (1)从回忆中找材料。边学文,边布置学生回忆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用简要的语言列举例子。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又能让学生从回忆中找到典型的习作素材。
  (2)从采访中找材料。要求学生边采访家长边记录事例。家长所列举的事例更有理性,能从全面的角度来把握为孩子“付出的爱”,让学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父母之爱,同时积累更富有现实意义的写作素材。
  (3)从“反”例中找材料。爱有慈爱,也有严爱。让学生回忆父母亲和自己相处过程中自己不理解或不满的事例,并想想他们的出发点会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父母之爱,不仅有正面的,还有“反”面的。这既加深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又扩大了选材的范围。
  (4)从反思中找材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叛逆的思想苗头,往往会逆着父母的思维做事,但事后又会感到后悔。因此,借习作选材机会,让学生思考:你对父母做过什么让你后悔的事?他们面对你的伤害,又是怎么处理的?这样做既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又在习作的选材上有新的突破。
  3.抒写感恩美文,感谢父母之爱,表现血浓亲情
  (1)重温写法。学生有了充分的表达欲望后,重温本单元学过的写作方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片段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通过具体描写人物在整件事中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表现父母之爱。
  (2)片段练笔。建构主义认为:“引入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与原理。”为了更好地掌握写人方法,从学生所列举的事例中选择一件来让全班同学练习如何写具体。之后分组、分描写重点进行片段练笔,完成后全班交流。
  (3)抒写大爱。有了典型材料,掌握“写法”,又进行了片段练习,再“运用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表现父母之爱,就不是空话。但因生活经验的不同,所选择的材料各具特色,习作水平也有差别,所以在之前训练的基础上,应“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4.倾听孩子心声,感受肺腑之言,回信表达大爱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家校联系与合作,认为它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孩子们得到的都是父母给予的无私的爱,而通过“孩子读习作,父母写回信”这一环节,让孩子对父母亲说声“谢谢”,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延伸了语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增进了两代人的沟通。
  (1)学生读作文。安排学生给父母读《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习作,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表达对父母之爱,同时也让家长在倾听中回忆过往的点滴,感受亲情,唤起为孩子的懂事而自豪之感,增进沟通。
  (2)家长写回信。为了让学生再次体会父母伟大的爱,请亲人为自己的孩子写回信,教师选择回信朗读。把“教师—学生—家长”三者联系起来,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作用。
  品味作品,积累了怎么写的知识;回忆事例,获得了写什么的材料;抒写美文,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朗读习作,发挥了语文的人文作用。让孩子在“读中品,品中学;写中悟,悟中育”,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部分。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出了三点建议,分别是优导、多读、勤练,希望学生能够在兴趣中悦读,在悦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创作,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一、优导:有效导入,提升文本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起点”,学生只有对阅读充满了兴趣,才会自己
我国现行的《小学生守则》共十条: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②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③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④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⑤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⑥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⑧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在中国,大家都熟知“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见古人已经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美国有人研究两个已经繁衍了8代人的家庭:一个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爱德华的家庭,他的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一位副总统和20多位议员;另一个是臭名昭著的酒鬼、赌徒珠克,他的8代子孙中有300多位乞丐和流浪者,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这两个命运迥异的家庭充分说明了家庭环境
摘要:Photoshop图层编辑在Photoshop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了解图层的概念及作用,熟悉图层的基本操作是学习Photoshop软件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网页学案导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创建“我的农场我做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图层编辑;学案导学;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一、教材分析  《Photoshop图层编辑
教学是场盛大的宴会,每个参与的角色除了自身的目标,互相契合才有最多的收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过程越充实、越精彩,学生的收获越丰实。《烟台的海》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我不止一次教过。反复研读教材,我发现文本内容与课后习题有小幅的改动,对话角色的增多、文本的修订、教学对象的改变对教学提出新的挑
摘?要:意象是诗歌教学的“牛鼻子”。通过意象描述诗歌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营构的艺术氛围;利用意象领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意旨;挖掘意象的内涵,深入理解诗歌意蕴。这样,诗歌教学便可以获得语言感悟和审美培养的双赢效果。  关键词:意象;画面;情感;内涵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我向学生推荐阅读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有一位同学写下了这样的感悟:“原来所谓大诗人也不过如此,诗集里的字我都认识,所
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不仅仅是由遗传和成就决定的,而主要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担此重任,教师又起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尤为重要。接下来,我就用“酸、甜、苦、辣”这四种调味品来调剂一下我的生活,并感受情感带给我的魅力。    一、酸味  某日,当教导老师检查人数时,说到吴少华今天没有按时起床,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基本经验”纳入数学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之中,促成了数学教学对基本经验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直接经验”,在与习得知识的交融中“直接经验”又升华为“数学化经验”,而“数学化经验”则在新知识逐步渗入的过程中促进了普遍价值的数学基本思想的形成,如此循环形成了数学基本经验的构建轨迹。据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何去何从,才能真正促进
摘 要: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笔者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动积累素材;深入浅出地教授学生审题技巧;营造课堂写作氛围三个方面出发,阐述了作文教学的策略。以实践为基础,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成绩。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为找到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在教学实践中,我边实践,边反思;边研究,边总结,找到了一些适合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
一、实验的背景  广东省新兴县(以下简称“我县”)的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特别是云浮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发展性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课题编号:YF13-062]在我县全面铺开,使得课改的种子迅速发芽,大有就要开花结果的势头。  里洞镇(以下简称“我镇”)作为我县的偏远山区镇,急于在现状中找到一个教研的突破口,作为提升我镇整体教育水平的平台。于是广东省新兴县里洞镇中心小学主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