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之一——建一张“自信”的名片
新接六年级二班,同学们都不了解我,为此,我特地组织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活动。我给同学们背诵了诗歌,还表演了折纸。伴随视频的画面,我的背诵赢得了同学们的肯定;手工折纸也令大家着迷。小结时,我强调说:“我们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向别人介绍自己时,应该用行动来展现自己的特长或优点,这样更有说服力。本周大家都来找找自己的优势,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利用班队会向大家做介绍。”
班队会上,同学们各显神通,一个个你不让我,我不输你。还有同学带来了自己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些令人难忘的快乐而有意义的镜头。
班队会后,班里的网络高手帮每个同学建了一个博客空间,把班队会表演的内容做成个人“名片”,在网上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册”,写下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我也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这段时间与新班级新同学的交往感言:引导成长,从建立自信开始。
之二——设计一张“班级名片”
一、为自我“命名”
让同学们为自己的“个人名片”拟定一个“最得意的头衔”,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优势”、“特点”。
二、了解他人优势
当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的“头衔”时,我引导同学们“认识他人,赞美他人”。看别人的博客,了解别人的优势,自由发表感想。
三、设计“班级名片”
结合本班级特点,班级目标同学生们自由发表意见,为班级设计一个“名片”。有的说叫“强人”班级,“学习”班级,有的说叫“全面发展”班级,“明星”班级,这些名称都被大家一一否定了。最后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酷行动”这个名称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可,就这样“酷行动”班级诞生了。
之三——用“行动”纠正“行动”
一、我来说
说说自己最“酷”的行动。有的说遇到低年级同学摔倒了送小同学上医务室疗伤的事;有的讲乘车时主动让座的事;有的说自己主动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有的说自己假期出去旅游,饱览祖国壮丽山河……
有一位同学说他看到本班一女生被其他班级的同学打了两下,“挺身而出”,狠狠教训了那个打人的同学,“保护”了自己班的同学;还有一位同学说了一次雨天的经历:他看见一位低年级同学故意在水洼里跑,水花四溅,弄脏了许多同学的衣服,于是毫不客气地“罚”这个同学在雨中站了一个小时。
其他同学们听完这两位同学的讲述,不但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拍手称快。
二、大家议
什么才是真正“酷”的行动?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归纳总结,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三、教师谈
所谓“酷”行动,实际上是最美的行动,是要我们努力追求真善美,努力达到“道德”标准的行动。看到同学摔伤,送其去医务室——反映了该同学内心善良,乐于助人;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反映了该同学热爱劳动,感恩孝顺。而发现别人的行为错了,该怎样对待呢?“以错纠错”只会“错上加错”,无助于别人改正错误,还会增加误解和怨恨,这样是不对的。
之四——“我是小记者”
一、我是小记者
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合理搭配人员和设备,分工合作。让同学们走进真实的社会场景和自然环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在认知、情感与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成长。有些同学在家长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发现、探索素材,写出或者制作出了好的作品。有条件的同学借助一些必要的科技手段,如用DV、照相机、MP3等音像设备拍照或录音,留下了探究和活动的过程,增加了活动的乐趣;没有这些设备的同学借助讲述、记录等形式记述了自己的体验,然后在班级博客上开设了“身边的新闻”专栏,展示同学们的好作品。
二、用DV记录身边的事
同学们用DV记录了两件身边的场景:一是放学时接孩子的拥挤的家长们;二是校门两侧混乱的摊点。
三、班会活动
1、观看录像,感受情景。对这种现象,你想到了些什么,有何感受?为改变这个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2、角色体验:假如你是来接孩子的家长,你有何感受?又假如你是公交车司机,你有何感受?站在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想一想,你又有何感受?3、“我为学校献计策”。请同学们实地考察一番,然后分组讨论出一个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4、“方案评估会”:通过激烈的讨论,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方案:使用汽车、摩托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应到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泊车;校门两侧禁止占道经营,学校和城建部门定期检查;学校将校门两侧区域划分成若干方块,家长按学生班级分区域等候;一年级提前十分钟放学,方便家长接学生;教师分成护送学生和巡查秩序等几个小组,各司其职……
最后,我们把形成的方案交给学校,并把这些内容在班级博客上公布出来。学校采纳了同学们的建议,放学时的管理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因此表扬了我们班级。
之五——“我是一颗星
到了学期末,按照惯例,班级要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评比。先是自评,学生根据自己这一学期的表现对自己作出中肯的评价,初步拟定自己可以获得的某方面的“星号”并提出受表彰的申请,然后是家长评议和同学评议,最后由老师统一宣布并表彰。
我把同学们带到电脑室,点击自己的博客,一边整理、回忆着自己的“成长记录”,一边自评自己该得到什么“星号”。同学们别出心裁地“炮制”了一些“星号”,什么“学而有恒”之星、“文质彬彬”之星、“应对得体”之星……至于原有的“全面发展”、“小小作家”、“学习进步”之星等,该保留的还是保留了下来。
同学们在这种自评中也发现了自己的长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自评不再仅仅是一种评价,它更成了一种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此,“酷行动”真正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湖北荆州实验小学 刘朝翔)
新接六年级二班,同学们都不了解我,为此,我特地组织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活动。我给同学们背诵了诗歌,还表演了折纸。伴随视频的画面,我的背诵赢得了同学们的肯定;手工折纸也令大家着迷。小结时,我强调说:“我们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向别人介绍自己时,应该用行动来展现自己的特长或优点,这样更有说服力。本周大家都来找找自己的优势,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利用班队会向大家做介绍。”
班队会上,同学们各显神通,一个个你不让我,我不输你。还有同学带来了自己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些令人难忘的快乐而有意义的镜头。
班队会后,班里的网络高手帮每个同学建了一个博客空间,把班队会表演的内容做成个人“名片”,在网上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册”,写下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我也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这段时间与新班级新同学的交往感言:引导成长,从建立自信开始。
之二——设计一张“班级名片”
一、为自我“命名”
让同学们为自己的“个人名片”拟定一个“最得意的头衔”,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优势”、“特点”。
二、了解他人优势
当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的“头衔”时,我引导同学们“认识他人,赞美他人”。看别人的博客,了解别人的优势,自由发表感想。
三、设计“班级名片”
结合本班级特点,班级目标同学生们自由发表意见,为班级设计一个“名片”。有的说叫“强人”班级,“学习”班级,有的说叫“全面发展”班级,“明星”班级,这些名称都被大家一一否定了。最后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酷行动”这个名称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可,就这样“酷行动”班级诞生了。
之三——用“行动”纠正“行动”
一、我来说
说说自己最“酷”的行动。有的说遇到低年级同学摔倒了送小同学上医务室疗伤的事;有的讲乘车时主动让座的事;有的说自己主动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有的说自己假期出去旅游,饱览祖国壮丽山河……
有一位同学说他看到本班一女生被其他班级的同学打了两下,“挺身而出”,狠狠教训了那个打人的同学,“保护”了自己班的同学;还有一位同学说了一次雨天的经历:他看见一位低年级同学故意在水洼里跑,水花四溅,弄脏了许多同学的衣服,于是毫不客气地“罚”这个同学在雨中站了一个小时。
其他同学们听完这两位同学的讲述,不但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拍手称快。
二、大家议
什么才是真正“酷”的行动?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归纳总结,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三、教师谈
所谓“酷”行动,实际上是最美的行动,是要我们努力追求真善美,努力达到“道德”标准的行动。看到同学摔伤,送其去医务室——反映了该同学内心善良,乐于助人;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反映了该同学热爱劳动,感恩孝顺。而发现别人的行为错了,该怎样对待呢?“以错纠错”只会“错上加错”,无助于别人改正错误,还会增加误解和怨恨,这样是不对的。
之四——“我是小记者”
一、我是小记者
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合理搭配人员和设备,分工合作。让同学们走进真实的社会场景和自然环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在认知、情感与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成长。有些同学在家长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发现、探索素材,写出或者制作出了好的作品。有条件的同学借助一些必要的科技手段,如用DV、照相机、MP3等音像设备拍照或录音,留下了探究和活动的过程,增加了活动的乐趣;没有这些设备的同学借助讲述、记录等形式记述了自己的体验,然后在班级博客上开设了“身边的新闻”专栏,展示同学们的好作品。
二、用DV记录身边的事
同学们用DV记录了两件身边的场景:一是放学时接孩子的拥挤的家长们;二是校门两侧混乱的摊点。
三、班会活动
1、观看录像,感受情景。对这种现象,你想到了些什么,有何感受?为改变这个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2、角色体验:假如你是来接孩子的家长,你有何感受?又假如你是公交车司机,你有何感受?站在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想一想,你又有何感受?3、“我为学校献计策”。请同学们实地考察一番,然后分组讨论出一个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4、“方案评估会”:通过激烈的讨论,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方案:使用汽车、摩托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应到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泊车;校门两侧禁止占道经营,学校和城建部门定期检查;学校将校门两侧区域划分成若干方块,家长按学生班级分区域等候;一年级提前十分钟放学,方便家长接学生;教师分成护送学生和巡查秩序等几个小组,各司其职……
最后,我们把形成的方案交给学校,并把这些内容在班级博客上公布出来。学校采纳了同学们的建议,放学时的管理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因此表扬了我们班级。
之五——“我是一颗星
到了学期末,按照惯例,班级要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评比。先是自评,学生根据自己这一学期的表现对自己作出中肯的评价,初步拟定自己可以获得的某方面的“星号”并提出受表彰的申请,然后是家长评议和同学评议,最后由老师统一宣布并表彰。
我把同学们带到电脑室,点击自己的博客,一边整理、回忆着自己的“成长记录”,一边自评自己该得到什么“星号”。同学们别出心裁地“炮制”了一些“星号”,什么“学而有恒”之星、“文质彬彬”之星、“应对得体”之星……至于原有的“全面发展”、“小小作家”、“学习进步”之星等,该保留的还是保留了下来。
同学们在这种自评中也发现了自己的长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自评不再仅仅是一种评价,它更成了一种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此,“酷行动”真正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湖北荆州实验小学 刘朝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