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_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处于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全社会面对的重要课题。由政府和社会一体协同,构建完善的社会关爱服务体系是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案之一。文章分析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关爱服务体系;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助力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9-0060-02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而他们的子女则大多数留在农村。这些孩子数量较多,且处于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全社会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学术界基于此课题提出的众多解决方案中,由政府和社会一体协同,构建完善的社会关爱服务体系是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案之一。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难点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更是一个连续的教育过程。家庭是儿童在未成年之前最稳定、长期的生活场所,是他们个性化和社会化养成的教育园地。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在父母等长辈的引导下培养自立、担当的优良品格,体验爱与被爱的特殊情感,最终成长为合格的人。农村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存在很大问题。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难点
   (1)情感关爱与陪伴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通常数月或半年左右回一次家,平时只是通过电话或视频与孩子联系,对孩子的陪伴严重不足。留守儿童通常由隔代长辈或亲属照顾,在情感关爱和沟通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本身就不足,学校教育也无法弥补情感关爱与陪伴的缺失,尤其缺乏心理辅导教师对儿童的心理辅导。
   (2)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全面。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中通常得不到有效的学习辅导,这是因为留守儿童的长辈通常文化程度不高,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另外,一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忽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情感教育、人格培养、生活技能培养、兴趣培养及体育锻炼等。
   二、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关爱服务体系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可行性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关爱服务体系,是通过政府主导、民政部门牵头、乡镇推动、各级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动态监测预防、强制问题报告、应急处置、专业介入或转介帮扶的工作机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该体系的重要功能。
   (1)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近年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各地方政府也有相关文件出台,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在当前乡村振兴和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防止脱贫返贫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必然会集结多方力量打赢这场战役。
   (2)社会资源整合的优势。随着农村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政府和社会可以集中更多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之中,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基本方针相契合。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教育者可以整合网络共享教育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帮助。
   2.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缺乏协同性。社会关爱服务体系由政府、学校、社会团体、社区、家庭等多方组织构成。从管理角度看,各级组织既有主导,又有从属;从分工角度看,各级组织既有独立,又有交叉。但实际情况是各级组织的角色定位不清,缺乏沟通联系,行动缺乏协同性,各自为战,不能整体推进。
   (2)缺乏专门机构和具体的保障制度。目前,农村留守儿童保障的制度化建设不足,多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予以帮助,国家和地方对家庭教育没有相关法律条文,无法可依。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帮扶机构往往是民政部门、妇联、村委会等组织,缺乏专门机构,无法切实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3)专业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不足。家庭教育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目前专业队伍无论是数量和水平都达不到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经费进行专业队伍建设,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的经费不足,尤其因为留守儿童多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的帮扶更是捉襟见肘。
   三、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要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列为政府的民生工程,由党委牵头,各级政府统一领导、整体部署、统筹安排,并在相关组织中设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专门机构,负责以下具体业务。一是通过基层调研,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实际情况,从而进行顶层设计,对症下药;二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下达相关行政命令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爱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发挥政府对学校、社会团体、社区、家庭等组织的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解决其在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组织化程度低、相互沟通不畅等问题,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四是聚焦乡村振兴,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劳动致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2.充分發挥各级学校、社会组织和村镇社区的积极作用
   (1)充分发挥各级学校的作用。学校要实施专门化的教学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建立学校与监护人定期沟通机制,设置生活教师关注儿童的生活成长,设置心理教师疏导儿童的心理问题,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进寄宿学校建设。城市中小学校和教研机构要做好送教下乡工作,坚持派遣教学水平高的骨干教师下乡进行教育扶贫,组织教师为留守儿童进行线上授课、辅导和答疑,通过互联网输送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留守儿童游学夏令营活动。师范类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辅导儿童的功课,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操,疏导儿童的心理问题,给予其关爱和陪伴。各级学校的帮扶工作要有整体的统筹规划,做到将资源投入到薄弱环节,不盲目,不重复,不各自为战。
   (2)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村镇社区的作用。将民政部门、妇幼保护组织、村镇社区、爱心企业、乡镇爱心人士等组织起来,资助建立社区留守儿童之家,为儿童进行免费的学习辅导,培养儿童的课外兴趣和生活技能。鼓励和扶持村镇社区成立社会爱心组织,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持续有效地介入其家庭教育。
   3.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干预机制
   一是预防,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思想上预防留守儿童出现偏差行为;二是干预,通过专业学术组织、政府、学校、社区、社会团体等的共同努力,对已产生偏差行为的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干预,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三是巩固,对已产生良好转变的留守儿童继续介入和帮扶;四是评估,对干预过程建立动态档案,评估绩效,动态调整干预方案。
   4.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设立农村留守儿童专项教育基金,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组织多方筹措等途径为社会关爱服务体系提供资金支持。为相关教师、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及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留守儿童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管理服务、情况反馈和资源投放的及时和精准。
  参考文献:
  [1]刘龙.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设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2]张学浪.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J].农村经济,2018(02).
  [3]熊文礼.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体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应用积极心理学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探析,希望通过为学生设定合理前进目标,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方法,使学生成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可造之材。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活动的组织者、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者,也是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和心理健康的朋辈咨询者。文章对沈阳理工大学心理委员胜任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影响心理委员胜任力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心理委员的选拔与考核、心理委员的培养计划方面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委员;胜任力;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特色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门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关键性在于该课程对高中生未来就业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文章从普通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依据、意义、思路和目标体系四个角度对这门课程进行探讨,旨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体系,使之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目标体系;人才培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摘 要:现阶段,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根本要求,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构架原则,并为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提供具有针对性对策,旨在提升初中生物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物课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
摘 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進程的加快,许多体育教师越来越关注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文章结合体育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探讨体育课堂资源的开发与作用。要改变运动形式,丰富学习体验;选用生活器材,增加运动趣味;运用多媒体授课,点燃学习热情;引入民间资源,促进文化传承。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实效性;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
摘 要:数学阅读是学生学好数学,进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重要前提。在高阶思维视域下,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重视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阅读反思,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阅读;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
摘 要:科学课程强调探究式学习,文章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教材为例,从设计教学中的实验操作入手,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与实践的兴趣,以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学习;实践技能;提高策略;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具有内容丰富、方便学习、强身健体、发展智力、推动人际交流以及陶冶情操等优势。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应用体育游戏开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提升学生自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游戏;身心健康;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6
摘 要:句型作为英语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英语,活用句型是关键。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操练句型、巩固句型、记忆句型、应用句型,进而完善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良性发展,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活用句型;英语素养;综合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3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随着我国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一门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努力挖掘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对实践活动更乐于参与、更便于掌握,从而降低知识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教学;学科知识;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