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017版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而“文化理解”作为核心素养之一,意味着我们要特别重视从文化角度关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并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音乐语境中的人文内涵。而对于“文化理解”的关注内容自然涉及广泛。本文从“音乐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出发,谈谈历史文化在历史题材交响乐中的重要作用,不当之处望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文化理解;历史文化;音乐性;有机相融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在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已明确指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为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以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其中,关于“文化理解”的内涵的把握,新课标中这样提到: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同时代、民族、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创造,并直接表现为音乐作品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等多方面的差异。优秀音乐作品是对特定社会、文化或时代的理解,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造的特色、能力和水平。将文化理解作为高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旨在通过音乐课程教学,让学生感知音乐艺术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知力和判断力,进而理解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
从以上内容可见,情感体验不仅来源于音乐的音响,也来源于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信息和具体的形象。而音乐与历史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留下了音乐的声音。历史题材的交响乐便是历史浓缩的剪影,是植根于时代发出的呐喊。文化理解作为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重要的音乐载体,在音乐教学中,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而音乐的文化理解内容涵盖广泛,笔者且通过赏析历史题材的交响乐,来探讨一下对于“文化理解”之“音乐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的理解。
一、偏重文化信息,丢却音乐灵魂
笔者曾听过一节初中的《辛德勒的名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听音乐的全部时间只占了课堂的三分之一,对作品中的经典主题并不熟悉。执教者的教态和人格魅力都很棒,可是构课上却有着致命的问题,整堂课一直在讲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故事情节,甚至还没开始进入正题就已经下课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教学中太常见了。我们的教材强调音乐教学与不同领域间的综合,在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解读中也这样提到:“音乐教师应主动关注语文、历史、政治、外语等学科与音乐相关的教学内容,恰当地从中取材引例,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横向联系中增长文化理解力。”这本无可非议,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收集大量的有关音乐背后的文化信息的图片资料(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诗歌绘画、歷史背景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一堂课结束,学生记忆最深的往往是音乐之外的内容,而不是音乐本身。
的确,很多人对音乐故事的着迷程度,甚至超过了音乐本身。但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我们去了解文化信息,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悠久的历史,看到历史的缩影时,能够增加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音乐语境中的人文内涵。
因此,当我们过于偏重文化信息时,就容易丢却音乐的灵魂,本末倒置。
二、制约文化信息,巧妙融入音乐
在新课标的解读中对文化理解的能力表现是这样表述的:“学生能从所感知和表现的具体作品中,理解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从文化角度关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认知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在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历史题材的交响乐最具代表性的是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有一句话说得好:“音乐来自于文化却高于文化,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执教《芬兰颂》时,历史文化背景是无法舍弃的内容。作品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表现了芬兰人民反抗帝俄统治,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而如何将它与音乐作品巧妙融合,帮助学生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感悟,便是本课的一大技术难点。而最常态的构课思路大致为两种:
1.开门见山讲述历史背景——引出作品《芬兰颂》——逐步剖析并全曲聆听——师总结课堂,升华音乐内涵;
2.逐步赏析《芬兰颂》各主题——讲述历史背景升华音乐内涵——全曲聆听——总结课堂。
不难发现,以上两种构课思路中,音乐和历史文化信息是属于块状分布,而笔者认为,文化和音乐应是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关系呢?
从图2构课框架可见,整堂课同样以作品的历史背景为主线,以学生所知的1942年的二战最激烈的时期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始终将历史主线作为赏析作品的支撑,音乐与历史文化信息相辅相成,真正利用历史文化信息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音乐语境中的人文内涵。这也正是新课标中所说的“引导学生立足自身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和艺术表现上升到理性认知和辨析,增进文化理解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时空如何变迁,它总是折射出人类文化的光辉,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音乐作品的文化信息应该成为其情感性最丰盈的补充。然而,把文化信息与音乐有机相融,是一种高难度的技巧,利用得恰当,我们能让跨时代的音乐家的作品去深深打动当代学生,而若是利用得不得当,也许会弄巧成拙,使学生错失精彩且经典的作品熏陶。
当今的大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音乐教育缺少一种人文关怀,许多教师把音乐教育片面理解为知识技能的教育,导致了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和非艺术化倾向,又或是比重失衡,将音乐课上成了其他学科。其中的问题也许是文化理解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处理出现了偏差,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笔者认为,学习音乐的方式或途径不外乎四种:感性聆听、理性分析、实践演奏和历史渊源。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将音乐作品以巧妙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是我们每一位音乐同行需要一如既往地思考的问题。也让我们一起紧随新课标的解读,对普通高中音乐新教材有全新的期待!
注释:
[1]王安国《携手走进高中音乐新课程(上)——就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答记者问》,《中国音乐教育》2017(5).[2]印滢斐《对高中音乐学科“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思考与认识》,《中国音乐教育》,2018(5).
作者简介:丁锦玲(1987-),女,汉族,浙江丽水,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关键词】文化理解;历史文化;音乐性;有机相融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在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已明确指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为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以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达到学科育人的目的。其中,关于“文化理解”的内涵的把握,新课标中这样提到: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不同时代、民族、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创造,并直接表现为音乐作品题材、体裁、形式和风格等多方面的差异。优秀音乐作品是对特定社会、文化或时代的理解,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造的特色、能力和水平。将文化理解作为高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旨在通过音乐课程教学,让学生感知音乐艺术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知力和判断力,进而理解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
从以上内容可见,情感体验不仅来源于音乐的音响,也来源于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信息和具体的形象。而音乐与历史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留下了音乐的声音。历史题材的交响乐便是历史浓缩的剪影,是植根于时代发出的呐喊。文化理解作为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重要的音乐载体,在音乐教学中,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而音乐的文化理解内容涵盖广泛,笔者且通过赏析历史题材的交响乐,来探讨一下对于“文化理解”之“音乐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的理解。
一、偏重文化信息,丢却音乐灵魂
笔者曾听过一节初中的《辛德勒的名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下课铃声响起时,学生听音乐的全部时间只占了课堂的三分之一,对作品中的经典主题并不熟悉。执教者的教态和人格魅力都很棒,可是构课上却有着致命的问题,整堂课一直在讲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故事情节,甚至还没开始进入正题就已经下课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教学中太常见了。我们的教材强调音乐教学与不同领域间的综合,在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解读中也这样提到:“音乐教师应主动关注语文、历史、政治、外语等学科与音乐相关的教学内容,恰当地从中取材引例,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横向联系中增长文化理解力。”这本无可非议,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收集大量的有关音乐背后的文化信息的图片资料(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诗歌绘画、歷史背景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一堂课结束,学生记忆最深的往往是音乐之外的内容,而不是音乐本身。
的确,很多人对音乐故事的着迷程度,甚至超过了音乐本身。但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我们去了解文化信息,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悠久的历史,看到历史的缩影时,能够增加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音乐语境中的人文内涵。
因此,当我们过于偏重文化信息时,就容易丢却音乐的灵魂,本末倒置。
二、制约文化信息,巧妙融入音乐
在新课标的解读中对文化理解的能力表现是这样表述的:“学生能从所感知和表现的具体作品中,理解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从文化角度关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认知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在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历史题材的交响乐最具代表性的是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有一句话说得好:“音乐来自于文化却高于文化,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执教《芬兰颂》时,历史文化背景是无法舍弃的内容。作品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表现了芬兰人民反抗帝俄统治,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而如何将它与音乐作品巧妙融合,帮助学生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感悟,便是本课的一大技术难点。而最常态的构课思路大致为两种:
1.开门见山讲述历史背景——引出作品《芬兰颂》——逐步剖析并全曲聆听——师总结课堂,升华音乐内涵;
2.逐步赏析《芬兰颂》各主题——讲述历史背景升华音乐内涵——全曲聆听——总结课堂。
不难发现,以上两种构课思路中,音乐和历史文化信息是属于块状分布,而笔者认为,文化和音乐应是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有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关系呢?
从图2构课框架可见,整堂课同样以作品的历史背景为主线,以学生所知的1942年的二战最激烈的时期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始终将历史主线作为赏析作品的支撑,音乐与历史文化信息相辅相成,真正利用历史文化信息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感知和艺术表现等途径,理解音乐语境中的人文内涵。这也正是新课标中所说的“引导学生立足自身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和艺术表现上升到理性认知和辨析,增进文化理解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时空如何变迁,它总是折射出人类文化的光辉,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音乐作品的文化信息应该成为其情感性最丰盈的补充。然而,把文化信息与音乐有机相融,是一种高难度的技巧,利用得恰当,我们能让跨时代的音乐家的作品去深深打动当代学生,而若是利用得不得当,也许会弄巧成拙,使学生错失精彩且经典的作品熏陶。
当今的大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音乐教育缺少一种人文关怀,许多教师把音乐教育片面理解为知识技能的教育,导致了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和非艺术化倾向,又或是比重失衡,将音乐课上成了其他学科。其中的问题也许是文化理解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处理出现了偏差,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笔者认为,学习音乐的方式或途径不外乎四种:感性聆听、理性分析、实践演奏和历史渊源。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将音乐作品以巧妙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是我们每一位音乐同行需要一如既往地思考的问题。也让我们一起紧随新课标的解读,对普通高中音乐新教材有全新的期待!
注释:
[1]王安国《携手走进高中音乐新课程(上)——就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答记者问》,《中国音乐教育》2017(5).[2]印滢斐《对高中音乐学科“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思考与认识》,《中国音乐教育》,2018(5).
作者简介:丁锦玲(1987-),女,汉族,浙江丽水,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音乐鉴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