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是近几年来随处可见的词语,学校掀起国学热已成趋势。然而笔者所在的农村学校,说起“国学”,教师怕教,家长无所谓,两头不热,卡在中间的学生自然也就热不起来。那么,在农村教育环境下,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国学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转变观念看待国学
教师站在国学教育的最前沿,唯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国学教育。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国学”呢?广义的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所以教师千万不能简单地把国学定义为“三百千”或是几部经典,而是要用一种更为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国学。“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根本和源泉。在教材中其实处处都有国学的影子,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发现、又如何将这些零碎的部件展开或整合然后传递给学生。民族文化的形成,国民道德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对“国学”的传承、弘扬上。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国学”注重人格教育、行为教育,教导国人明礼知行,明荣知耻。因此,“国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其积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
播下国学的种子
见缝插针渗透国学 笔者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安排了如下两个教学环节:第一步:同桌合作、读通文言文。课堂伊始,我就出示了《螳螂捕蝉》的其中一段原文,后请学生试着同桌合作,把这段文字读通顺: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刘向《说苑》)第二步:对照课文、读懂文言文。在学生读好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要求:这段话同学们能说出它的意思吗?别急,打开书本,让课文帮你。快速从书中找一找对应的句子。学生有了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这一点也是不难做到的。最后,笔者针对这段文字中的“其”不同的指代意进行指导,学生在理解了整句话意思的基础上,也能较为轻松地说出每个“其”的不同意思来。到此,课堂上仅仅用了数分钟就让学生对一段简短的文言文有了认识。同样的,在教学《三打白骨精》这一课时,笔者也选取了部分课文内容给出了原文中的相应描写,虽然对于文本的理解可能没多大用,但却满足学生读到《西游记》原文的渴望。其实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教师尽可以用各种方法指导,相比起学好某一篇或者几篇文言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让他们去触摸这些古老的文字。
以点带面展开教学 一是囫囵吞枣读经典。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还不懂得什么修辞、更不懂何为意境。但中文的发音给了古典诗词另一种独特的美——音律美。人类的艺术其实就起源于对的节奏感。威廉·奈德就曾说过:“在个人或种族的幼年时代,诗、音乐和舞蹈就连在一起;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根源。在诗的韵律的重复中有诗的起源……”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教师只需挑选一些简单的规整的韵文和格律诗给他们,利用晨读的三五分钟让孩子摇头晃脑地读,甚至可以拍着手读,在这样一个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古诗词读来朗朗上口,越读越起劲。久而久之,许多读的内容不解其意却能背诵下来。二是结合文本教学方法。在低年级读韵文、读古诗的基础上升入高年段的学生,教师便可以有针对性地教授一些知识与技能。如:古诗的平仄,以现代拼音来规定的平仄其实非常简单,学生几乎可以一点就透,而掌握了平仄之后,便可以结合教材选录的古诗,教给学生简单吟诵的方法。
如苏教版美术小学四年级的教材中有一课名为《精彩的戏曲》,美术教学固然以绘画为主,但教师也不妨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去了解家人喜欢的戏剧形式,甚至学那么几句,然后“浪费”一课时,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相信在这样的交流中,中国戏曲的种子也就植入了学生的心田。
另辟蹊径找寻切入点
既然国学无处不在,那么教师还能从哪里再给学生“挖”一些养料呢?立足于农村教育环境,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另辟蹊径,开展了以楹联为切入点的国学教育。校园的墙面上布置着醒目的对联,低年级的孩子接触《笠翁对韵》,就如同唱儿歌;中年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稍微懂一些楹联知识;高年级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动手写一写,参加市楹联协会举办的征联活动,学生得了奖状,兴趣就更高了。寒假里,布置学生为家里购买一次春联,走亲访友时看看邻居家、亲戚家大门上都贴了什么春联;暑假中,教师带领学生排成整齐的队列到古镇老街、商家店铺,找一找不同的地方都有什么样的对联……
“国学”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如此厚重的一笔财富,不可贪心,不必求之过甚,教师只需播下种子,耐心点,让它们在学生的心田慢慢成长,且让“国学”慢慢热……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
转变观念看待国学
教师站在国学教育的最前沿,唯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国学教育。那么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国学”呢?广义的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所以教师千万不能简单地把国学定义为“三百千”或是几部经典,而是要用一种更为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国学。“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根本和源泉。在教材中其实处处都有国学的影子,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发现、又如何将这些零碎的部件展开或整合然后传递给学生。民族文化的形成,国民道德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对“国学”的传承、弘扬上。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国学”注重人格教育、行为教育,教导国人明礼知行,明荣知耻。因此,“国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其积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
播下国学的种子
见缝插针渗透国学 笔者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安排了如下两个教学环节:第一步:同桌合作、读通文言文。课堂伊始,我就出示了《螳螂捕蝉》的其中一段原文,后请学生试着同桌合作,把这段文字读通顺: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刘向《说苑》)第二步:对照课文、读懂文言文。在学生读好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要求:这段话同学们能说出它的意思吗?别急,打开书本,让课文帮你。快速从书中找一找对应的句子。学生有了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这一点也是不难做到的。最后,笔者针对这段文字中的“其”不同的指代意进行指导,学生在理解了整句话意思的基础上,也能较为轻松地说出每个“其”的不同意思来。到此,课堂上仅仅用了数分钟就让学生对一段简短的文言文有了认识。同样的,在教学《三打白骨精》这一课时,笔者也选取了部分课文内容给出了原文中的相应描写,虽然对于文本的理解可能没多大用,但却满足学生读到《西游记》原文的渴望。其实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教师尽可以用各种方法指导,相比起学好某一篇或者几篇文言文,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让他们去触摸这些古老的文字。
以点带面展开教学 一是囫囵吞枣读经典。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还不懂得什么修辞、更不懂何为意境。但中文的发音给了古典诗词另一种独特的美——音律美。人类的艺术其实就起源于对的节奏感。威廉·奈德就曾说过:“在个人或种族的幼年时代,诗、音乐和舞蹈就连在一起;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根源。在诗的韵律的重复中有诗的起源……”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教师只需挑选一些简单的规整的韵文和格律诗给他们,利用晨读的三五分钟让孩子摇头晃脑地读,甚至可以拍着手读,在这样一个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古诗词读来朗朗上口,越读越起劲。久而久之,许多读的内容不解其意却能背诵下来。二是结合文本教学方法。在低年级读韵文、读古诗的基础上升入高年段的学生,教师便可以有针对性地教授一些知识与技能。如:古诗的平仄,以现代拼音来规定的平仄其实非常简单,学生几乎可以一点就透,而掌握了平仄之后,便可以结合教材选录的古诗,教给学生简单吟诵的方法。
如苏教版美术小学四年级的教材中有一课名为《精彩的戏曲》,美术教学固然以绘画为主,但教师也不妨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去了解家人喜欢的戏剧形式,甚至学那么几句,然后“浪费”一课时,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相信在这样的交流中,中国戏曲的种子也就植入了学生的心田。
另辟蹊径找寻切入点
既然国学无处不在,那么教师还能从哪里再给学生“挖”一些养料呢?立足于农村教育环境,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另辟蹊径,开展了以楹联为切入点的国学教育。校园的墙面上布置着醒目的对联,低年级的孩子接触《笠翁对韵》,就如同唱儿歌;中年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稍微懂一些楹联知识;高年级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动手写一写,参加市楹联协会举办的征联活动,学生得了奖状,兴趣就更高了。寒假里,布置学生为家里购买一次春联,走亲访友时看看邻居家、亲戚家大门上都贴了什么春联;暑假中,教师带领学生排成整齐的队列到古镇老街、商家店铺,找一找不同的地方都有什么样的对联……
“国学”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如此厚重的一笔财富,不可贪心,不必求之过甚,教师只需播下种子,耐心点,让它们在学生的心田慢慢成长,且让“国学”慢慢热……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