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汇聚了五大河流。
山水相依,鄱阳湖流域之中,东南西三面大山环伺,山水孕育人文,人文滋润山水。鄱阳湖以一湖连五河之势,将流域内雄奇险峻的山峰和水文相连,从而连接起多彩的文化,催生出中华大地上独一无二的文明聚集之地。
在鄱阳湖沿岸众多的高山之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那座闻名中外的风景名山——庐山。
白居易推崇庐山,他说“匡庐奇秀甲天下”,将庐山的地位排在天下名山之首。其原因不单单是庐山有独步天下的胜景,还因为它是一座举世皆知的佛教名山,也是佛教莲宗的发源地。
庐山僧寺众多,到宋朝时集中了360多座,堪称南方佛教的中心。并且还有“三大名寺”“四大丛林”的说法:西林、东林、大林,称为“三大名寺”,归宗、栖贤、开先、圆通称为“四大丛林”。宋徽宗说“深山藏古寺”,陶渊明说“托体同山阿”,便是在说中国寺庙常常选址在名山幽林,原因是佛教讲究天人合一,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宇宙观。因此,常年云遮雾罩的庐山几乎峰峰有寺,成为寺庙禅林的聚集地,便也理所应当了。
当然,寺庙多,宗教派别也多。莲宗和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位于庐山山北的东林寺便是莲宗的祖庭所在。影响深远的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是庐山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之一,因与西林寺相对,故称东林寺。东林寺自建造以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沧桑历尽,屡败屡兴。
张道陵在龙虎山住了30多年,一直以符水为当地人治病、弘道讲学。到90多岁,早就打算在此飞升的他,听闻家乡巴蜀之地“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有疹气危害人的身体,毅然决然抛下一切,回到蜀地,为民解厄。而这一去,张道陵便再也没有回到龙虎山,在123岁那年,他将平生所创秘籍、斩邪二剑、玉册、玉印授长子衡,功成道著,与夫人雍氏一起,登云台峰升华而去。自此,道教徒尊称张道陵为“祖天师”,其教又称“天师道”。 虽然张道陵生前并未再次回到龙虎山,但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张天师后裔此后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63代,數点岁月1900多年。
得到圣贤之传后,周敦颐作《太极图说》,推阴阳五行之理。他提出“无极生太极”的宇宙生成论,认为无极(无)生太极(有),太极能动能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阳生两仪(天地),再阴变阳合,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气流动,推动春、夏、秋、冬四季运转。阴阳二气与五行之“精”巧妙凝合,又形成男女。变化无穷的万物中,人得天地之“秀”而为万物之灵。作为鸿儒巨哲,周敦颐重构了世界的本源,其学说开创了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至为深远。
周敦颐毕生爱莲,以莲之品格作为一生立世的操守。无论走到哪里任职,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开挖一口池塘,种植莲花。此外,他一生奉行办学,“濂溪书院”就是他阐扬儒道之学的场所。后来,天下“濂溪书院”之多,成为规模最大的一家连锁书院。正是因为开一代办学之风,周敦颐成为继万世师表孔子之后,启北宋学风第一人。
周敦颐从南康军辞官时,已垂垂老矣。他在庐山北麓莲花峰下觅得一处归葬之地,就近筑堂定居,设“濂溪书院”。当然,在书院一旁,少不了挖一口池塘,种植平生最爱的莲花。每日有莲花摇曳的身影相伴,更有琅琅读书声,陪伴他最后的时光。
继周敦颐之后,经过几代人的演绎,出现了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和心学鼻祖陆九渊双星辉耀华夏的局面。而后理学一路前行,发展到明代,江西人的女婿王阳明异军凸起,从陆九渊的心学切开一个井口,深层挖掘,再次集心学大成,成为宋明理学群星之中一颗夺目的巨星。
王阳明自幼立志要做圣人,他入仕建功立业的主要基地也在江西,集中在鄱阳湖流域,赣江沿线的记功碑上,都有关于王阳明带领官兵平乱的记载。王阳明被后世称为“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立德、立功、立言几尽完美,可谓“不朽”的标志性人物。
鄱阳湖是佛道儒皆兴之地,不仅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无数的名士文豪在此踯躅流连,往返不辍,催生出灿烂的文学之花。
鄱阳湖与文学的渊源,与江西大地的书院文化息息相关。
江西地区历来重视教育,书院数量在历朝历代均居全国榜首。在以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时代,从江西走向全国政治和文化舞台的人才数不胜数。尤其是宋代,江西地区社会稳定,书院普及程度高,好学之风深入社会;再加上陆运、水运连成的交通网、发达的经济,使得江西在科举考试中可得风气之先,成为全国士子的仰慕之所。
有数据显示,漫长的科举进程中,江西共有进士10560人,占全国的10 %。1256年,全国考中进士601名,其中江西吉州占44名,且大多为白鹭洲书院学生。当时,21岁的文天祥作为此书院学生拔得头筹,宋理宗称赞:“此天之祥,及宋之瑞也。”并親笔题写了“白鹭洲书院”匾额。白鹭洲书院声誉从此鹊起,名扬全国,与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为江西三大书院。
既然江西在学术上堪称全国典范,那么从各大书院和科举考试中走出来的名人亦不在少数。我们常常形容一个地方人才济济,话作“人杰地灵”,便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来形容江西的。这些杰出的人,譬如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均是江西人。除了他们,诗人、词人、书法家、音乐家也很多,如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杨万里、姜夔等,灿若群星。
不过世所周知,封建王朝的历史是为帝王书写的,其中登记在册,有详实记录的名士,多半都与王朝仕途脱不开干系。然而除了这些出现在正史里的名字,在广阔的鄱阳湖流域,还不乏隐士的身影。
山因隐士而名扬,隐士因山而名高。说到隐士,鄱阳湖周边的山体,或大或小,都曾为隐士所居。庐山最早的隐士当属匡俗,传说他为殷、周之际人,其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后世称南障山为匡山、庐山,也称“匡庐”。自匡俗之后,来庐山隐逸之士络绎不绝。其中,名声最大的一位,莫过于陶渊明。他的不朽,源于他的诗歌、人格与气节,最重要的还是他的“隐”。如果陶渊明不隐,便不会创造出那些洗尽纤尘、流芳百世的经典诗句,中国诗歌史便会缺失最为重要的一页。陶渊明隐居庐山,与佛僧道友并肩遨游,人生的一开始就选择了隐的道路,不是急流勇退亦或怀才不遇,而是他那超尘绝俗的恬淡心态,令后世景仰。
与陶渊明同时代的另一位隐者,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和陶渊明完全出世之隐不同,谢灵运是先入世后出世。谢灵运并未将隐居地选在相对热闹的庐山,而是在与庐山隔鄱阳湖相望的矶山上,筑造了一座“石壁精舍”。每日,鄱阳湖上帆影幢幢,雁鹤低飞,湖山一色的壮丽景观,陶冶着他的诗性。谢灵运在这里将山水诗推演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居给他带来了人生至臻的意味。
山水相依,鄱阳湖流域之中,东南西三面大山环伺,山水孕育人文,人文滋润山水。鄱阳湖以一湖连五河之势,将流域内雄奇险峻的山峰和水文相连,从而连接起多彩的文化,催生出中华大地上独一无二的文明聚集之地。
佛教莲宗兴盛之地庐山的寺庙禅林
在鄱阳湖沿岸众多的高山之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那座闻名中外的风景名山——庐山。
白居易推崇庐山,他说“匡庐奇秀甲天下”,将庐山的地位排在天下名山之首。其原因不单单是庐山有独步天下的胜景,还因为它是一座举世皆知的佛教名山,也是佛教莲宗的发源地。
庐山僧寺众多,到宋朝时集中了360多座,堪称南方佛教的中心。并且还有“三大名寺”“四大丛林”的说法:西林、东林、大林,称为“三大名寺”,归宗、栖贤、开先、圆通称为“四大丛林”。宋徽宗说“深山藏古寺”,陶渊明说“托体同山阿”,便是在说中国寺庙常常选址在名山幽林,原因是佛教讲究天人合一,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宇宙观。因此,常年云遮雾罩的庐山几乎峰峰有寺,成为寺庙禅林的聚集地,便也理所应当了。
当然,寺庙多,宗教派别也多。莲宗和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位于庐山山北的东林寺便是莲宗的祖庭所在。影响深远的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是庐山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之一,因与西林寺相对,故称东林寺。东林寺自建造以来,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沧桑历尽,屡败屡兴。
庐山耸立在鄱阳湖的西岸,云雾缭绕其间,如梦似幻。远道而来的人,弃船登山,便走入一幅绝美的山水图画中,人也成为画中的一部分。
张道陵在龙虎山住了30多年,一直以符水为当地人治病、弘道讲学。到90多岁,早就打算在此飞升的他,听闻家乡巴蜀之地“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有疹气危害人的身体,毅然决然抛下一切,回到蜀地,为民解厄。而这一去,张道陵便再也没有回到龙虎山,在123岁那年,他将平生所创秘籍、斩邪二剑、玉册、玉印授长子衡,功成道著,与夫人雍氏一起,登云台峰升华而去。自此,道教徒尊称张道陵为“祖天师”,其教又称“天师道”。 虽然张道陵生前并未再次回到龙虎山,但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张天师后裔此后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63代,數点岁月1900多年。
得到圣贤之传后,周敦颐作《太极图说》,推阴阳五行之理。他提出“无极生太极”的宇宙生成论,认为无极(无)生太极(有),太极能动能静,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阳生两仪(天地),再阴变阳合,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气流动,推动春、夏、秋、冬四季运转。阴阳二气与五行之“精”巧妙凝合,又形成男女。变化无穷的万物中,人得天地之“秀”而为万物之灵。作为鸿儒巨哲,周敦颐重构了世界的本源,其学说开创了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至为深远。
周敦颐毕生爱莲,以莲之品格作为一生立世的操守。无论走到哪里任职,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开挖一口池塘,种植莲花。此外,他一生奉行办学,“濂溪书院”就是他阐扬儒道之学的场所。后来,天下“濂溪书院”之多,成为规模最大的一家连锁书院。正是因为开一代办学之风,周敦颐成为继万世师表孔子之后,启北宋学风第一人。
周敦颐从南康军辞官时,已垂垂老矣。他在庐山北麓莲花峰下觅得一处归葬之地,就近筑堂定居,设“濂溪书院”。当然,在书院一旁,少不了挖一口池塘,种植平生最爱的莲花。每日有莲花摇曳的身影相伴,更有琅琅读书声,陪伴他最后的时光。
继周敦颐之后,经过几代人的演绎,出现了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和心学鼻祖陆九渊双星辉耀华夏的局面。而后理学一路前行,发展到明代,江西人的女婿王阳明异军凸起,从陆九渊的心学切开一个井口,深层挖掘,再次集心学大成,成为宋明理学群星之中一颗夺目的巨星。
王阳明自幼立志要做圣人,他入仕建功立业的主要基地也在江西,集中在鄱阳湖流域,赣江沿线的记功碑上,都有关于王阳明带领官兵平乱的记载。王阳明被后世称为“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立德、立功、立言几尽完美,可谓“不朽”的标志性人物。
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
文学之花灿烂绽放学院江西与隐士文化
鄱阳湖是佛道儒皆兴之地,不仅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无数的名士文豪在此踯躅流连,往返不辍,催生出灿烂的文学之花。
鄱阳湖与文学的渊源,与江西大地的书院文化息息相关。
江西地区历来重视教育,书院数量在历朝历代均居全国榜首。在以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时代,从江西走向全国政治和文化舞台的人才数不胜数。尤其是宋代,江西地区社会稳定,书院普及程度高,好学之风深入社会;再加上陆运、水运连成的交通网、发达的经济,使得江西在科举考试中可得风气之先,成为全国士子的仰慕之所。
有数据显示,漫长的科举进程中,江西共有进士10560人,占全国的10 %。1256年,全国考中进士601名,其中江西吉州占44名,且大多为白鹭洲书院学生。当时,21岁的文天祥作为此书院学生拔得头筹,宋理宗称赞:“此天之祥,及宋之瑞也。”并親笔题写了“白鹭洲书院”匾额。白鹭洲书院声誉从此鹊起,名扬全国,与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为江西三大书院。
既然江西在学术上堪称全国典范,那么从各大书院和科举考试中走出来的名人亦不在少数。我们常常形容一个地方人才济济,话作“人杰地灵”,便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来形容江西的。这些杰出的人,譬如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均是江西人。除了他们,诗人、词人、书法家、音乐家也很多,如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杨万里、姜夔等,灿若群星。
不过世所周知,封建王朝的历史是为帝王书写的,其中登记在册,有详实记录的名士,多半都与王朝仕途脱不开干系。然而除了这些出现在正史里的名字,在广阔的鄱阳湖流域,还不乏隐士的身影。
山因隐士而名扬,隐士因山而名高。说到隐士,鄱阳湖周边的山体,或大或小,都曾为隐士所居。庐山最早的隐士当属匡俗,传说他为殷、周之际人,其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后世称南障山为匡山、庐山,也称“匡庐”。自匡俗之后,来庐山隐逸之士络绎不绝。其中,名声最大的一位,莫过于陶渊明。他的不朽,源于他的诗歌、人格与气节,最重要的还是他的“隐”。如果陶渊明不隐,便不会创造出那些洗尽纤尘、流芳百世的经典诗句,中国诗歌史便会缺失最为重要的一页。陶渊明隐居庐山,与佛僧道友并肩遨游,人生的一开始就选择了隐的道路,不是急流勇退亦或怀才不遇,而是他那超尘绝俗的恬淡心态,令后世景仰。
与陶渊明同时代的另一位隐者,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和陶渊明完全出世之隐不同,谢灵运是先入世后出世。谢灵运并未将隐居地选在相对热闹的庐山,而是在与庐山隔鄱阳湖相望的矶山上,筑造了一座“石壁精舍”。每日,鄱阳湖上帆影幢幢,雁鹤低飞,湖山一色的壮丽景观,陶冶着他的诗性。谢灵运在这里将山水诗推演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居给他带来了人生至臻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