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短短的三十几年时间里,随着经济管理学科的迅猛突起,实用性的有关著作大量涌现。相应地,面对理论并引导人们面向科学的著作便显得不足、甚至缺乏。而其中深入浅出,能以一个清晰的框架,一条敏捷的思路启发学者(特别是初学者)的著作,似乎更少。对此,未免令人感到缺憾。读过《内部组织的经济学》,为它所展现的框架之清晰、思路之敏捷所惊喜。甚觉茅塞顿开,往日遗憾散去许多。
经济与管理,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内部组织的运作,受到外部市场的制约。正因为如此,就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够把企业内部机构和外部市场环境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框架(前言,p.2)。从科学本身而言,要得出新的理论,首先要在更高的思想层次上做出抽象,把所涉及事物的本质客观地联系起来,即得出一个统一的模型;其次,在这个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理论,要把已有的有关单独理论概括其中,即新理论可以解释原有理论能够解释的全部现象,而原有理论却不能解释新理论能够解释的全部。新理论是原有理论的一般指导,原有理论是新理论在特定领域或者特定方向上的运用。新框架——新探索——新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正是科学活动所遵循的基本逻辑。显然,“新框架”是这个基本逻辑的起点,自然也是初始的导引,对于初学者来说,恐怕也是初始的激发和推动。作为初始的东西,新框架难免带有很强的猜测、揣摩和大体预估的性质,能够在其初次显现时便给人以清新并且清晰的概念,通常是很困难的。难能可贵的是,《组织内部经济学》一书,似乎特别注意到了这一点,总是在尽力要使这个框架达到清晰,甚至接近了可以直接翻译为数学模型的程度。就这个框架的基本结构来说,用广义的交换机制来统一,在这个机制中存在着性质略不同的市场与组织这两个辅助机制。(p.53)内部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是,把市场与组织视为可以替代交易的手段,而对于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还是把交椅引导组织中来,则依两者的效率比较结果而定。(p.52)这样的定义、这样的结构设想和目标界定,在没有借助数学语言的情况下,确实已经很清晰了,把这样的描述直接翻译成数学模型,虽然还有些困难,但已经不是很多了。能够看到,在同类著作中,完全用自然语言,能够把一个崭新的思想框架表达到如此清晰程度的,可能还不多见。
经济的结构复杂、运动曲折,真实性更加隐蔽,不容易把握,因而,在相应的理论研究中,要得出初步的抽象结构描述,对数学的要求必定更加强烈。而为了达到相应的抽象程度,这些数学语言的有效表达,必须依靠相对强烈抽象的前提条件或假设条件。这需要很强的想像力。这些想像力与一个坚定的信念联系着,那就是:通向深刻真理的道路与精密的数学相通,真理的完美与数学的美妙相一致。由此坚信,数学所能完成的演绎,必定可以揭示深层的规律。一个清晰的框架,实际上是强烈抽象的前提条件或假设条件的结晶,是有效想像的结果。想像是科学的苗床,数学是通向真实和规律的桥梁,有了清晰的框架,可以使论题的中心由本质和实用的初级水平上升到规律与理论的水平,所采用的方法也会随之由直观的和几何的转到分析的和数学的。《组织内部经济学》所展现的这个分析框架之清晰,其科学意义不言而喻。
一般地讲,有了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框架,就为研究路线和技术路线确定了精细的参照系,甚至给它们指定了规范。如果研究过程是相应严谨规范的,那么,研究的内容便一定是逻辑严谨、循序渐进,并且步步正中要害的。科学实践活动表明,研究的进展,一步跟着一步,都有内在的逻辑。研究过程的深刻性,是要力争让这样的每一步都富有引诱力,令自己非思考下去,非得出一个结果才好。在阐述这种深刻性时,则要把每一步中最富有引诱力的东西贯穿起来,令读者跟上走一段之后,自己就觉得非跟着走不可了。初读过《组织内部经济学》,人们就不难产生这样的感觉。从基本概念的给出,基本框架的交代,研究对象的界定,直到研究焦点的分析,逐层展开,环环紧扣,基本概念贯穿始终,具体分析集中深入,每一步都富有引诱力,而全书又以逻辑的严谨深入而更具魅力。全书在基本逻辑上可以划分为三部分:总括性地讨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从理论上确定研究的出发点;集中讨论组织内部经济要素的结构与功能。贯穿全书的主线是新古典主义的经济模型。在这条主线上,针对逻辑分析的不同阶段或者研究过程中的不同焦点,有效地运用了效率、均衡、成本、行为和机制等概念,力争每一步都富有引诱力的努力是非常明显的。而这种努力的结果也是很明显的。例如,在论述市场与组织的选择时,概括性地阐述道:“一旦市场交易的成本有上升趋势,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寻找可以替代的交易手段。……一言以蔽之,就是寻求通过组织来替代市场。”(p.64)在论述代理关系的基本问题时,提道:“在世纪的市场交易中,假如信息成本(亦即交易成本)过高,市场便由组织所代替。而上面所说的监督成本也是信息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的内部组织中,监督成本仍然是必须关注的一个大问题。”(p.74)在讨论到经济学基本要素——资本与劳动力在组织内部的转化和经济要旨时,强调:“促进经济发展及企业之权变能力的,归根结蒂,是人力资源的分配。因为只有人力资源才能掌握技能和积累知识,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这一点上看,人力资源是包含着无限的发展与变化之潜在可能性的一种特殊资源。而金钱,就没有这种潜在可能性,因为金钱本身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发展。”(p.174)通读全书,人们不难发现这些论述的逻辑引导力,更不难发现它们所具有的专业研究透视力。清晰的概念,敏捷的思维,让读者不仅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还感受到了难得的启发,似乎直接接着这些论述做下去,就是很不错的后续研究。由此可以认为,这本书那样令读者爱不释手,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二十世纪后半叶,经济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确定了众多的专门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出现了名目繁多的经济学。作为一个知识体系,经济学有自己的学科网络体系和最基本的逻辑展开顺序。随着几个世纪的科学探索,经济科学知识的逻辑主线确立,这就是经济——生产——行为——要素。因此,生产函数成为经济阐述的基本前提,成为经济规律得以精确化揭示的最基本的假说结构。从而经济学将生产要素的配置视为最初始性的理论基点,生产函数为其最初始性的关系描述。基础性理论研究,必须都从生产函数入手,而在形式化方面,仅仅表现为对生产要素的修正或增减。在经济学界,人们熟知的著名事例包括:一八九五年A.马歇尔在古典生产函数中,增加了一个管理变量,分析结果奠定了当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一九一九年L. Loehaus将生产函数纳入利润核算模型,造就了农业经营行为函数,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一九三六年J.丁伯根通过对生产函数中可变的与不可变因子的报酬表示,得出了影子价格的概念,成为经济约束条件的思想基础;一九五七年R.索洛在一般生产函数的表达式中引入一个一般技术系数,得出了技术进步的显式表达,并因此创立了测定技术进步的余值法。在《组织内部经济学》里,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这种研究的延续和发展,也正如上面已经谈到的,这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这种研究所又的内在活力。
这项经济学研究,从新古典主义经济模型的结构出发,首先考察要素配置的不同条件,得出市场与组织可以替代的概念;然后深入到组织内部考察要素质量变化的机制以及要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推导出相应的内部合算的概念和隐含的要素替代概念,揭示了代理机制的本质所在。显然,这一分析过程,从简单的数学形式上看,或许不难统一于一个有内部管理约束的、以市场价值为目标的最优化模型里。而相应的收益率转变为内部报酬率或者影子价格,而影子价格与市面价格的比较,将导致组织措施与市场措施之间发生替代。效率平衡规律在背后发生着决定作用。这正是《组织内部经济学》全书所展现的直觉结构。它规范而剔透。说这本书有清晰的框架和敏捷的思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在没有运用数学的情况下,仅用自然语言,便把总体上的判断和分析上的洞察表达到如此程度,作者们的科学直觉能力何等透彻!。
然而,数学的精确性及其所具备的惊人推导能力,又无论如何是自然语言所不能比拟的。由于没有运用数学来描述,在《组织内部经济学》里,没有给出基本关系的表达式,因而也就难以明确各种因素在科学公理化结构中的性质和位置,尽管作者对经济现实已经得出了有效的假说,而将这个假说翻译成数学模型已不存在太多的困难,但由于没经过这一步,便进入了而后的逻辑推理,结果导致有关分析始终没有超出经济核算的范围,而没有将其引入到最优化、边际效率、因子替代以及内部报酬等更深层的分析水平。从而导致书中所阐述的决策、选择、替代和机制等概念,似乎都没有超出会计核算的范畴,而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深度有些距离。尽管如此,瑕不掩瑜,对比《组织内部经济学》一书留给人们的深刻启发,这些恐怕真的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吧!读过此书,人们会不自觉地感到,那里阐明的框架和思路似乎在发出一种引诱力,引诱着后来者要把后续的研究进行下去,也引诱着他们把这框架和思路翻译成数学模型。因为再不翻译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的智慧把这种分析引向深入,恐怕能领会这项研究的科学意义和理解书中的一些推测,都不是很容易的。仔细回想,这似乎也是书中字里行间随时流露的。掩卷遐想,心生顿悟,其实,启示也来自书中。
一部好的专业著作,由国外介绍到国内,要取得相当的学术地位,作者的学术努力和译者的专业水平,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劳动,既带给读者知识的教育,也带给读者精神的激励。读过《组织内部经济学》,深受专业知识的启发,也为日本同行的学术努力所感奋。同时,也深为本书译者-金洪云博士的专业水平所感奋。
(《内部组织的经济学》,(日)今井贤一、伊舟敬之、中池如男著,金洪方译,三联书店二○○四年四月版,17.00元)
经济与管理,市场和企业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内部组织的运作,受到外部市场的制约。正因为如此,就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够把企业内部机构和外部市场环境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框架(前言,p.2)。从科学本身而言,要得出新的理论,首先要在更高的思想层次上做出抽象,把所涉及事物的本质客观地联系起来,即得出一个统一的模型;其次,在这个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新的理论,要把已有的有关单独理论概括其中,即新理论可以解释原有理论能够解释的全部现象,而原有理论却不能解释新理论能够解释的全部。新理论是原有理论的一般指导,原有理论是新理论在特定领域或者特定方向上的运用。新框架——新探索——新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正是科学活动所遵循的基本逻辑。显然,“新框架”是这个基本逻辑的起点,自然也是初始的导引,对于初学者来说,恐怕也是初始的激发和推动。作为初始的东西,新框架难免带有很强的猜测、揣摩和大体预估的性质,能够在其初次显现时便给人以清新并且清晰的概念,通常是很困难的。难能可贵的是,《组织内部经济学》一书,似乎特别注意到了这一点,总是在尽力要使这个框架达到清晰,甚至接近了可以直接翻译为数学模型的程度。就这个框架的基本结构来说,用广义的交换机制来统一,在这个机制中存在着性质略不同的市场与组织这两个辅助机制。(p.53)内部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是,把市场与组织视为可以替代交易的手段,而对于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还是把交椅引导组织中来,则依两者的效率比较结果而定。(p.52)这样的定义、这样的结构设想和目标界定,在没有借助数学语言的情况下,确实已经很清晰了,把这样的描述直接翻译成数学模型,虽然还有些困难,但已经不是很多了。能够看到,在同类著作中,完全用自然语言,能够把一个崭新的思想框架表达到如此清晰程度的,可能还不多见。
经济的结构复杂、运动曲折,真实性更加隐蔽,不容易把握,因而,在相应的理论研究中,要得出初步的抽象结构描述,对数学的要求必定更加强烈。而为了达到相应的抽象程度,这些数学语言的有效表达,必须依靠相对强烈抽象的前提条件或假设条件。这需要很强的想像力。这些想像力与一个坚定的信念联系着,那就是:通向深刻真理的道路与精密的数学相通,真理的完美与数学的美妙相一致。由此坚信,数学所能完成的演绎,必定可以揭示深层的规律。一个清晰的框架,实际上是强烈抽象的前提条件或假设条件的结晶,是有效想像的结果。想像是科学的苗床,数学是通向真实和规律的桥梁,有了清晰的框架,可以使论题的中心由本质和实用的初级水平上升到规律与理论的水平,所采用的方法也会随之由直观的和几何的转到分析的和数学的。《组织内部经济学》所展现的这个分析框架之清晰,其科学意义不言而喻。
一般地讲,有了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框架,就为研究路线和技术路线确定了精细的参照系,甚至给它们指定了规范。如果研究过程是相应严谨规范的,那么,研究的内容便一定是逻辑严谨、循序渐进,并且步步正中要害的。科学实践活动表明,研究的进展,一步跟着一步,都有内在的逻辑。研究过程的深刻性,是要力争让这样的每一步都富有引诱力,令自己非思考下去,非得出一个结果才好。在阐述这种深刻性时,则要把每一步中最富有引诱力的东西贯穿起来,令读者跟上走一段之后,自己就觉得非跟着走不可了。初读过《组织内部经济学》,人们就不难产生这样的感觉。从基本概念的给出,基本框架的交代,研究对象的界定,直到研究焦点的分析,逐层展开,环环紧扣,基本概念贯穿始终,具体分析集中深入,每一步都富有引诱力,而全书又以逻辑的严谨深入而更具魅力。全书在基本逻辑上可以划分为三部分:总括性地讨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从理论上确定研究的出发点;集中讨论组织内部经济要素的结构与功能。贯穿全书的主线是新古典主义的经济模型。在这条主线上,针对逻辑分析的不同阶段或者研究过程中的不同焦点,有效地运用了效率、均衡、成本、行为和机制等概念,力争每一步都富有引诱力的努力是非常明显的。而这种努力的结果也是很明显的。例如,在论述市场与组织的选择时,概括性地阐述道:“一旦市场交易的成本有上升趋势,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寻找可以替代的交易手段。……一言以蔽之,就是寻求通过组织来替代市场。”(p.64)在论述代理关系的基本问题时,提道:“在世纪的市场交易中,假如信息成本(亦即交易成本)过高,市场便由组织所代替。而上面所说的监督成本也是信息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的内部组织中,监督成本仍然是必须关注的一个大问题。”(p.74)在讨论到经济学基本要素——资本与劳动力在组织内部的转化和经济要旨时,强调:“促进经济发展及企业之权变能力的,归根结蒂,是人力资源的分配。因为只有人力资源才能掌握技能和积累知识,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这一点上看,人力资源是包含着无限的发展与变化之潜在可能性的一种特殊资源。而金钱,就没有这种潜在可能性,因为金钱本身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发展。”(p.174)通读全书,人们不难发现这些论述的逻辑引导力,更不难发现它们所具有的专业研究透视力。清晰的概念,敏捷的思维,让读者不仅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还感受到了难得的启发,似乎直接接着这些论述做下去,就是很不错的后续研究。由此可以认为,这本书那样令读者爱不释手,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二十世纪后半叶,经济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确定了众多的专门化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出现了名目繁多的经济学。作为一个知识体系,经济学有自己的学科网络体系和最基本的逻辑展开顺序。随着几个世纪的科学探索,经济科学知识的逻辑主线确立,这就是经济——生产——行为——要素。因此,生产函数成为经济阐述的基本前提,成为经济规律得以精确化揭示的最基本的假说结构。从而经济学将生产要素的配置视为最初始性的理论基点,生产函数为其最初始性的关系描述。基础性理论研究,必须都从生产函数入手,而在形式化方面,仅仅表现为对生产要素的修正或增减。在经济学界,人们熟知的著名事例包括:一八九五年A.马歇尔在古典生产函数中,增加了一个管理变量,分析结果奠定了当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一九一九年L. Loehaus将生产函数纳入利润核算模型,造就了农业经营行为函数,成为现代农业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一九三六年J.丁伯根通过对生产函数中可变的与不可变因子的报酬表示,得出了影子价格的概念,成为经济约束条件的思想基础;一九五七年R.索洛在一般生产函数的表达式中引入一个一般技术系数,得出了技术进步的显式表达,并因此创立了测定技术进步的余值法。在《组织内部经济学》里,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这种研究的延续和发展,也正如上面已经谈到的,这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这种研究所又的内在活力。
这项经济学研究,从新古典主义经济模型的结构出发,首先考察要素配置的不同条件,得出市场与组织可以替代的概念;然后深入到组织内部考察要素质量变化的机制以及要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推导出相应的内部合算的概念和隐含的要素替代概念,揭示了代理机制的本质所在。显然,这一分析过程,从简单的数学形式上看,或许不难统一于一个有内部管理约束的、以市场价值为目标的最优化模型里。而相应的收益率转变为内部报酬率或者影子价格,而影子价格与市面价格的比较,将导致组织措施与市场措施之间发生替代。效率平衡规律在背后发生着决定作用。这正是《组织内部经济学》全书所展现的直觉结构。它规范而剔透。说这本书有清晰的框架和敏捷的思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在没有运用数学的情况下,仅用自然语言,便把总体上的判断和分析上的洞察表达到如此程度,作者们的科学直觉能力何等透彻!。
然而,数学的精确性及其所具备的惊人推导能力,又无论如何是自然语言所不能比拟的。由于没有运用数学来描述,在《组织内部经济学》里,没有给出基本关系的表达式,因而也就难以明确各种因素在科学公理化结构中的性质和位置,尽管作者对经济现实已经得出了有效的假说,而将这个假说翻译成数学模型已不存在太多的困难,但由于没经过这一步,便进入了而后的逻辑推理,结果导致有关分析始终没有超出经济核算的范围,而没有将其引入到最优化、边际效率、因子替代以及内部报酬等更深层的分析水平。从而导致书中所阐述的决策、选择、替代和机制等概念,似乎都没有超出会计核算的范畴,而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深度有些距离。尽管如此,瑕不掩瑜,对比《组织内部经济学》一书留给人们的深刻启发,这些恐怕真的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吧!读过此书,人们会不自觉地感到,那里阐明的框架和思路似乎在发出一种引诱力,引诱着后来者要把后续的研究进行下去,也引诱着他们把这框架和思路翻译成数学模型。因为再不翻译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的智慧把这种分析引向深入,恐怕能领会这项研究的科学意义和理解书中的一些推测,都不是很容易的。仔细回想,这似乎也是书中字里行间随时流露的。掩卷遐想,心生顿悟,其实,启示也来自书中。
一部好的专业著作,由国外介绍到国内,要取得相当的学术地位,作者的学术努力和译者的专业水平,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劳动,既带给读者知识的教育,也带给读者精神的激励。读过《组织内部经济学》,深受专业知识的启发,也为日本同行的学术努力所感奋。同时,也深为本书译者-金洪云博士的专业水平所感奋。
(《内部组织的经济学》,(日)今井贤一、伊舟敬之、中池如男著,金洪方译,三联书店二○○四年四月版,1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