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文练笔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手段。恰当的随文练笔能让文本语言得到积累,表达方法得到迁移,学生的言语技能得到提升。
一、读得透彻,才能写得精彩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乡下孩子》是一首非常美的儿童诗。诗歌以儿童的笔触描绘了乡下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孩子随文练笔的好材料。许多老师在教学时也多采用仿写的方法。
师: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你们有没有逮过小鱼?(逮过)你们是怎么逮的,能不能上来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
师:你们能不能根据老师给的提示填空。
出示:抓一把米粒,_______;采一束鲜花,_______。
生1:抓一把米粒,喂给大公鸡;采一束鲜花,送给妈妈。
生2:抓一把米粒,喂给小鸭子;采一束鲜花,送给外婆。
……
这首诗音韵和谐,句式整齐,节奏欢快,富有童趣。但教师在教学时既没有带着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乡下孩子那种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生活,也没有关注诗歌的言语形式,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学生迁移仿写的时候,又没有进行恰当的引导,所以学生写出来的内容虽然丰富,但与文本的言语形式联系不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王尚文教授说:“我们语文教学的奥秘就藏在言语形式里。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研究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它的奥秘,熟悉它的门径,学习它的艺术,这就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别的课程难以替代的独当之任。”在随文练笔中,要想写得精彩,必先读得透彻。教师应下工夫引导学生着眼于作者的遣词造句,细细品味文本结构,感悟文本内容,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
二、学之所需,才是练之所在
我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发现学生在描写动物外形或人物外貌时总是既无序又抓不住特点,凡写人都是“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变色龙》一文的第九自然段之所以写得好,一是顺序安排合理;二是抓住了变色龙各部分的特点。在教学时,我把仿写第九自然段作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先带着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板书“全身—头(嘴、眼睛)—身躯(背部、脚)—尾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者构思的严谨、顺序安排的合理。然后,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变色龙各部分特点的词语,联系插图,在图文对照中品味作者是怎么抓住特点来写的。最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以合理的顺序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在作文中,我发现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描写有序,抓住特点”的意识。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文,文中举了三个事例来论证观点,教师在教学时容易拘泥于内容,把时间花在探讨“他们是怎么讲礼貌的?”“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上,很容易上成思品课。以下是薛法根老师对《谈礼貌》一课的教学处理:
第一步,比较读,异中求同,让学生发现三个故事的相同之处。这样的比较阅读让学生从沉浸于文本的思想内容转移到了关注文本语言的形式上。
第二步,比较读,同中求异,让学生将三个故事中的三句议论进行比较,使学生把握三个故事的内在联系。
第三步,学改编,活用结构。教师提供学生三个故事,让学生区分哪一个故事与文章的论点相合,并说明理由,而后请学生仿照课文将故事缩写成百字文,写上一句切合故事的议论。这样的练笔活动融阅读理解、概括表达、深入思考于一体,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构共生。
对学生来说,《谈礼貌》一文的难点在于议论文的结构,以及作者是怎样选择论据阐明观点的。薛老师的课将教学视角转换到了表达上,将教学内容牢牢锁定在言语中,教给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
三、时机恰当,才能相得益彰
随文练笔虽然需要随文练,但是绝不能随意练,时机不对,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影响正常的阅读教学,得不偿失。
例如,在《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的教学中,对徐悲鸿去博物馆临摹大师作品这件事,作者就写了“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这句话,非常简略。利用文本这一空白点,我设计如下练笔:“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饿了,他 ;累了,他 ;有时天热得像个大火炉,他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他总是想 。”
这一练笔,练在文本的空白点上,练在学生的难点和兴趣点上,也练在了教学的目标上,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交融。
总之,深入研读文本,解开文本表达的密码,全面了解学生,明确学生的需求,找准训练时机,读写和谐共振,一定能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进步。
(责编 莫彩凤)
一、读得透彻,才能写得精彩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乡下孩子》是一首非常美的儿童诗。诗歌以儿童的笔触描绘了乡下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孩子随文练笔的好材料。许多老师在教学时也多采用仿写的方法。
师: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你们有没有逮过小鱼?(逮过)你们是怎么逮的,能不能上来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
师:你们能不能根据老师给的提示填空。
出示:抓一把米粒,_______;采一束鲜花,_______。
生1:抓一把米粒,喂给大公鸡;采一束鲜花,送给妈妈。
生2:抓一把米粒,喂给小鸭子;采一束鲜花,送给外婆。
……
这首诗音韵和谐,句式整齐,节奏欢快,富有童趣。但教师在教学时既没有带着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乡下孩子那种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生活,也没有关注诗歌的言语形式,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学生迁移仿写的时候,又没有进行恰当的引导,所以学生写出来的内容虽然丰富,但与文本的言语形式联系不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王尚文教授说:“我们语文教学的奥秘就藏在言语形式里。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研究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它的奥秘,熟悉它的门径,学习它的艺术,这就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别的课程难以替代的独当之任。”在随文练笔中,要想写得精彩,必先读得透彻。教师应下工夫引导学生着眼于作者的遣词造句,细细品味文本结构,感悟文本内容,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
二、学之所需,才是练之所在
我在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发现学生在描写动物外形或人物外貌时总是既无序又抓不住特点,凡写人都是“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变色龙》一文的第九自然段之所以写得好,一是顺序安排合理;二是抓住了变色龙各部分的特点。在教学时,我把仿写第九自然段作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先带着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板书“全身—头(嘴、眼睛)—身躯(背部、脚)—尾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者构思的严谨、顺序安排的合理。然后,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变色龙各部分特点的词语,联系插图,在图文对照中品味作者是怎么抓住特点来写的。最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以合理的顺序写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在作文中,我发现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描写有序,抓住特点”的意识。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文,文中举了三个事例来论证观点,教师在教学时容易拘泥于内容,把时间花在探讨“他们是怎么讲礼貌的?”“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上,很容易上成思品课。以下是薛法根老师对《谈礼貌》一课的教学处理:
第一步,比较读,异中求同,让学生发现三个故事的相同之处。这样的比较阅读让学生从沉浸于文本的思想内容转移到了关注文本语言的形式上。
第二步,比较读,同中求异,让学生将三个故事中的三句议论进行比较,使学生把握三个故事的内在联系。
第三步,学改编,活用结构。教师提供学生三个故事,让学生区分哪一个故事与文章的论点相合,并说明理由,而后请学生仿照课文将故事缩写成百字文,写上一句切合故事的议论。这样的练笔活动融阅读理解、概括表达、深入思考于一体,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构共生。
对学生来说,《谈礼貌》一文的难点在于议论文的结构,以及作者是怎样选择论据阐明观点的。薛老师的课将教学视角转换到了表达上,将教学内容牢牢锁定在言语中,教给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
三、时机恰当,才能相得益彰
随文练笔虽然需要随文练,但是绝不能随意练,时机不对,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影响正常的阅读教学,得不偿失。
例如,在《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的教学中,对徐悲鸿去博物馆临摹大师作品这件事,作者就写了“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这句话,非常简略。利用文本这一空白点,我设计如下练笔:“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饿了,他 ;累了,他 ;有时天热得像个大火炉,他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他总是想 。”
这一练笔,练在文本的空白点上,练在学生的难点和兴趣点上,也练在了教学的目标上,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交融。
总之,深入研读文本,解开文本表达的密码,全面了解学生,明确学生的需求,找准训练时机,读写和谐共振,一定能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进步。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