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正高效的课堂需要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设计有效问题,创造质疑机会,捕捉学生情感需求,从而促进有效生成和学生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给学生注入精神成长力量,让数学更具创造性和趣味性,为学习提供创新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趣味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表现出一脸茫然,无从下手,老师在一旁启而不发。这时,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刚才所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有效,适不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应该如何改用充满活力,又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方法,让课堂更具活力,更具创造性。为此,数学教学必须给予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交流,探索和解决,去体验、感悟和内化。在提供广阔思维的同时还需注意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改变自己对数学的一贯看法,听讲时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做作业时不会难以理解,无从下手。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怀热爱之心。这样,数学就变成有生命力的学科,创造性和趣味性教学才起到了作用。
一、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活跃度
数学教学本来就没有多少趣味性可言,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过于沉闷,他们肯定不愿意听讲,如果教师选择 “填鸭式”的教育,那么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不高,学生不可能有思维的空间,他们既不能在思维过程中得到认知上的提高,也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小学生性子里的活泼和动感以及喜欢新奇事物的心态还没有改变,所以具有活力的教学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动口动脑,有时根据实际,还可以亲身体验。比如我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
师:(出示一张跳远成绩记录单)同学们,通过这张成绩单你们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A、B分别跳了几米。
生2:我知道C跳了3米多。
生3:我知道第一名是B。
师:这里C到底跳了几米几还不知道,你怎么可以判断出B是第一名呢?(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接着,我在教室地面上量出了A、B、C三个位置,让三名同学站上去,名次一目了然。
生:因为A、C跳了3米多,而B跳了4米多,B是第一名。
师:这样看来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我们首先看什么?比什么?
生:首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师:那谁是第二名呢?比较3.99米和3.84米的大小。学生讨论: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哪一位?……
(师生接着先围绕“假设C是第二名,C跳了几米?”展开讨论,当C跳3.99米时,引出比较3.99米和3.84米的大小……)
在上述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张不完整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围绕学生熟悉的比赛排名这一现实情境展开教学,在学生面前适当展现源于已知而又发展于已知的“新的东西”,使学生始终置身于跃跃欲试的学习境地,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师生在这样的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获得“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二、开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善于提示矛盾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还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指导学生怎样想,学会想的方法。我上课时总是围绕教学目标,在关键处设问,在知识转折点设问,在探求规律的情况下设问,以启发学生思考、探索知识,培养求新欲望。例如,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每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接着又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启发学生思考,寻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从刚才的实验中,你能找出平行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吗?2.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又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又有什么关系?3.你能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来吗?4.想一想,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底乘以高以后为什么要除以2?这样,学生做做、想想,自己推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老师不用过多讲解,自己就学会了知识,兴趣上来,新知识也很快掌握了。
在课堂上,注意留下余地,开辟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我先组织学生复习“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然后揭示下面两题:
(1)10.25÷12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性;趣味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表现出一脸茫然,无从下手,老师在一旁启而不发。这时,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刚才所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有效,适不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应该如何改用充满活力,又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方法,让课堂更具活力,更具创造性。为此,数学教学必须给予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交流,探索和解决,去体验、感悟和内化。在提供广阔思维的同时还需注意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改变自己对数学的一贯看法,听讲时不再觉得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做作业时不会难以理解,无从下手。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怀热爱之心。这样,数学就变成有生命力的学科,创造性和趣味性教学才起到了作用。
一、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活跃度
数学教学本来就没有多少趣味性可言,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过于沉闷,他们肯定不愿意听讲,如果教师选择 “填鸭式”的教育,那么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不高,学生不可能有思维的空间,他们既不能在思维过程中得到认知上的提高,也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小学生性子里的活泼和动感以及喜欢新奇事物的心态还没有改变,所以具有活力的教学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动口动脑,有时根据实际,还可以亲身体验。比如我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
师:(出示一张跳远成绩记录单)同学们,通过这张成绩单你们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A、B分别跳了几米。
生2:我知道C跳了3米多。
生3:我知道第一名是B。
师:这里C到底跳了几米几还不知道,你怎么可以判断出B是第一名呢?(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接着,我在教室地面上量出了A、B、C三个位置,让三名同学站上去,名次一目了然。
生:因为A、C跳了3米多,而B跳了4米多,B是第一名。
师:这样看来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我们首先看什么?比什么?
生:首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师:那谁是第二名呢?比较3.99米和3.84米的大小。学生讨论: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哪一位?……
(师生接着先围绕“假设C是第二名,C跳了几米?”展开讨论,当C跳3.99米时,引出比较3.99米和3.84米的大小……)
在上述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张不完整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围绕学生熟悉的比赛排名这一现实情境展开教学,在学生面前适当展现源于已知而又发展于已知的“新的东西”,使学生始终置身于跃跃欲试的学习境地,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师生在这样的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获得“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二、开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善于提示矛盾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还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指导学生怎样想,学会想的方法。我上课时总是围绕教学目标,在关键处设问,在知识转折点设问,在探求规律的情况下设问,以启发学生思考、探索知识,培养求新欲望。例如,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每人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接着又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启发学生思考,寻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从刚才的实验中,你能找出平行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吗?2.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又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又有什么关系?3.你能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来吗?4.想一想,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底乘以高以后为什么要除以2?这样,学生做做、想想,自己推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老师不用过多讲解,自己就学会了知识,兴趣上来,新知识也很快掌握了。
在课堂上,注意留下余地,开辟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我先组织学生复习“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然后揭示下面两题:
(1)10.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