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的52例骶尾部褥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治疗总花费的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花费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具有治疗花费低,恢复快、患者疼痛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传统换药;骶尾部褥疮创面;临床应用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骶尾部褥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瘫痪、长期卧床、老年人等都是骶尾部褥疮的发病人群。褥疮,通常意义上的“席疮”,主要是指皮下组织或者皮肤在压力、摩擦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于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溃疡。传统的换药对于褥疮作用不明显,不仅容易加重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花费,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1992年首次提出,是由德国的博士Fleischman先生首创的。1994年,此项技术进入中国,给褥疮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观察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特开展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的52例骶尾部褥疮患者,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5.5岁,褥疮面积14.5±6.3cm?,病史2~6年,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自愿程度、病史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治疗方法如下。
1.2.1控制基础疾病和感染
在手术前对基础疾病进行控制,采取褥疮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
1.2.2建立新鲜创面
彻底清除创面坏死失活的组织,有骨外露的患者用骨刀凿除坚硬的骨皮质至渗血;在清洁创面的基础上使用生理盐水等药水进行清洁,建立新鲜创面。
1.2.3VSD敷料
按照创伤面积的大小修建VSD敷料,用缝合针固定并连接三通接头用生物透性薄膜粘贴,保证整个装置良好密封。
1.2.4持续负压吸引
以105~125mmHg的压力进行24小时连续吸引,7~10天左右打开VSD敷料,如创面条件不好,可再次清洁缝合,直至肉芽新鲜。
1.3疗效评价
疼痛是主观感受,使用MRS-10量表进行疼痛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由患者自行打分;组织专门的小组,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复发人数。
1.4数据处理
將记录观察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花费的比较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观察组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费用明显小于采用传统换药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治疗组在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花费的分析( ±s)
组别 例数 住院天数(d) 治疗总费用(元)
观察组 26 30.2±2.3 24326.8±7549.1
对照组 26 44.7±3.8 26946.5±8725.3
P值 <0.05 <0.05
2.2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和复发人数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6个月后无复发病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治疗,6个月后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1.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和复发人数上的分析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 复发人数 复发率
观察组 26 2.95±1.36 0(0) 0
对照组 26 6.28±2.52 3(11.5) 11.5
P值 <0.05 <0.05 <0.05
3结论
局部组织受压、组织缺血缺氧等原因造成的皮肤组织坏死,即医学上所说的褥疮。国内国外分类的标准不同,在中国,褥疮被分为四期,分别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表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在国外,以日本为例,根据创面的颜色将褥疮分为黑色期、黄色期、红色期和白色期等四期。
临床上治疗褥疮的方法有很多,如中药治疗、光疗法、外科治疗、综合治疗等。骶尾部褥疮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无法避免尿粪污染、有效的隔离创面,导致炎症渗出液不能及时去除,肉芽生长缓慢,影响治疗效果。骶尾部褥疮是褥疮治疗中的难题,亟待解决。VSD将开放性的创面变为闭合性的创面,有效的隔离创面,避免了二次污染,解决了骶尾部褥疮治疗的过程中的感染问题。对于炎症渗出液,VSD持续的负压能主动引流、清除渗出液、促进肉芽生长。VSD的优点很好的解决了骶尾部褥疮的问题。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花费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得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具有治疗花费低,恢复快、患者疼痛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农新盛,黄超,陈勇喜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33例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5):466-468.
[2]徐凯,崔正军,魏永鸽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8):606-608.
[3]傅荣,游晓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臀部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8(3):78-80.
[4]刘兵,陈诚,胡以信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西部医学,2012年12月第24卷12期
[5]彭科军 冉小兵 冉蓉 罗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降低创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感染中的效果,西部医学,2014,26(8)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传统换药;骶尾部褥疮创面;临床应用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骶尾部褥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瘫痪、长期卧床、老年人等都是骶尾部褥疮的发病人群。褥疮,通常意义上的“席疮”,主要是指皮下组织或者皮肤在压力、摩擦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于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溃疡。传统的换药对于褥疮作用不明显,不仅容易加重患者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花费,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1992年首次提出,是由德国的博士Fleischman先生首创的。1994年,此项技术进入中国,给褥疮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观察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特开展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的52例骶尾部褥疮患者,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5.5岁,褥疮面积14.5±6.3cm?,病史2~6年,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自愿程度、病史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治疗方法如下。
1.2.1控制基础疾病和感染
在手术前对基础疾病进行控制,采取褥疮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
1.2.2建立新鲜创面
彻底清除创面坏死失活的组织,有骨外露的患者用骨刀凿除坚硬的骨皮质至渗血;在清洁创面的基础上使用生理盐水等药水进行清洁,建立新鲜创面。
1.2.3VSD敷料
按照创伤面积的大小修建VSD敷料,用缝合针固定并连接三通接头用生物透性薄膜粘贴,保证整个装置良好密封。
1.2.4持续负压吸引
以105~125mmHg的压力进行24小时连续吸引,7~10天左右打开VSD敷料,如创面条件不好,可再次清洁缝合,直至肉芽新鲜。
1.3疗效评价
疼痛是主观感受,使用MRS-10量表进行疼痛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由患者自行打分;组织专门的小组,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复发人数。
1.4数据处理
將记录观察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花费的比较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观察组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费用明显小于采用传统换药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治疗组在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花费的分析( ±s)
组别 例数 住院天数(d) 治疗总费用(元)
观察组 26 30.2±2.3 24326.8±7549.1
对照组 26 44.7±3.8 26946.5±8725.3
P值 <0.05 <0.05
2.2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和复发人数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6个月后无复发病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治疗,6个月后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1.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和复发人数上的分析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 复发人数 复发率
观察组 26 2.95±1.36 0(0) 0
对照组 26 6.28±2.52 3(11.5) 11.5
P值 <0.05 <0.05 <0.05
3结论
局部组织受压、组织缺血缺氧等原因造成的皮肤组织坏死,即医学上所说的褥疮。国内国外分类的标准不同,在中国,褥疮被分为四期,分别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表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在国外,以日本为例,根据创面的颜色将褥疮分为黑色期、黄色期、红色期和白色期等四期。
临床上治疗褥疮的方法有很多,如中药治疗、光疗法、外科治疗、综合治疗等。骶尾部褥疮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无法避免尿粪污染、有效的隔离创面,导致炎症渗出液不能及时去除,肉芽生长缓慢,影响治疗效果。骶尾部褥疮是褥疮治疗中的难题,亟待解决。VSD将开放性的创面变为闭合性的创面,有效的隔离创面,避免了二次污染,解决了骶尾部褥疮治疗的过程中的感染问题。对于炎症渗出液,VSD持续的负压能主动引流、清除渗出液、促进肉芽生长。VSD的优点很好的解决了骶尾部褥疮的问题。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花费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得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具有治疗花费低,恢复快、患者疼痛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农新盛,黄超,陈勇喜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褥疮33例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5):466-468.
[2]徐凯,崔正军,魏永鸽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骶尾部褥疮创面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8):606-608.
[3]傅荣,游晓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臀部穿支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8(3):78-80.
[4]刘兵,陈诚,胡以信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西部医学,2012年12月第24卷12期
[5]彭科军 冉小兵 冉蓉 罗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降低创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感染中的效果,西部医学,2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