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细雨湿衣,听闲花落地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层次上,一个人数学文化的修养,往往比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拥有更能反映人才的质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形态的数学知识,还有责任传授文化形态的数学知识,这种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笔者不揣浅陋,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重视数学观念的浸濡
  
  数学观念是一个人数学文化的外显形式之一,是人们对数学对象或数学过程本原的认识,以及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数学观念虽具有模糊性与内隐性,却广泛支配着人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数学观念的濡染。可以说,一个人所学数学知识的能动性空间有多大,关键取决于其是否形成了相关的数学观念。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高一新生(全班中考数学成绩大致分布在75-95分,满分120分卷)解方程(x 1)2 2=0和(x 1)2-2=0,全班50人中除去做错的,竟有33人在展开后用判别式和求根公式求解。
  这个实验中,学生思维的机械程度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已经完全看不见学生鲜活的个性化智慧,只有呆板的程序化操作。试问,学生没有搞懂解方程的核心思想与解法的意义,平时对学生的大量题海训练能有什么价值?
  “应试教育”的高压,使得一些教师的教学眼光近视,急功近利之心迫切,教学的重心常朝着教学程序的末梢转移。事实上,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恰恰应该多花些时间,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知识,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新概念与新方法的形成过程。而压缩概念的产生过程、过分延长题型的训练时间,势必剥夺了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感悟过程,学生将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便是“只见深山不见林”,在运用知识时当然难以有自己的创见。事实表明,这样的教学对一个人形成数学观念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其结果很可能培养出大量无知无识的平庸之辈。
  
  二、重视数学眼光的培养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解决过程、非欧几何的发现过程、笛卡尔的解析几何的创建过程,无不让我们窥见到数学家们的共同天性,即研究数学时少有利益驱动,更多的是对解决问题近乎本能的苛求——追求简易,追求美,追求对事物本质的揭露。正是一代又一代数学家遗传下来的这种求全求美的精神,才有了今天庞大的、林林总总的数学分支。
  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体现在要透过数学结论性知识的传递,在如何对具体问题进行数学式的观察、解释、表述、抽象、概括,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在对问题删繁就简上给出示范,与学生一起体悟数学的理性精神,一起欣赏数学的雅致美丽。如,对已知条件的删繁就简(简单即真),对例题解题过程的不断改进(追求简易、追求本质),对一些形异质同题目的本质揭示过程(学会抽象),等等,都是极好的数学文化浸润过程。
  同样是讲解一道数学题,是以直接展示解法为目的,还是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经历猜想、假设、检验、证明、修正等过程,体现的是不同的教学观。而后者无疑浸透着浓郁的数学文化色彩。老子说:“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教师若能注意从小处着眼,抓住教学中的一些小情境,小中见大,培养学生数学式地看问题的眼力,那么,日后即使成不了数学家,这种自觉流淌出来的思维习惯,对学生而言,也将是一笔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三、重视挖掘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1 了解数学史对教师把握教材具有指导意义
  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过著名的生物发生学的定律——“个体发育史重蹈种族发展史”。M·克莱因认为:“数学发展史的顺序是教学的优秀指南……如果大数学家在进行某些创造时遇到困难,我们的学生也必会碰到。”
  上述观点可以帮助教师预见到学生学习困难之所在,设计更切合知识生长的恰当的问题情境。如,如果教师了解了数学家花了1000年才提出了负数概念,又花了1000年才接受负数概念,那么,教师在讲授负数概念时,就会尽可能把教学人性化,对学生就会少一些苛求,多一些理解。在初次教学时,就会舍得花大气力,尽量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让学生逐步地体味出负数概念。
  再比如,了解了微积分的发展史,教师就可以较好地理解新课程的“无极限导数引入”的处理方法。新课程的导数引入,避开了极限理论作铺垫,直接从变化率入手,这是“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的结果,这是和数学史中微积分的形成顺序相一致的。事实上,微积分由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到成为完善的科学体系,历经一百多年之久。当时困扰这些大数学家的无穷小量问题,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肯定也是一道难与逾越的坎。根据“个体发育史重蹈种族发展史”这一原理,这一设计易被高中学生接受。
  2 利用数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始终是围绕着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展开的,没有什么能比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学生的“学之困”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而这些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在数学史中有丰富素材。
  比如,虚数最初起源于法国人舒开在解一元二次方程4÷x2=-3x中出现的负数开平方的问题。教师可以把数学史的这一问题原生态地摆在学生面钱,通过学生在解方程中出现的悖论,通过师生对这一悖论的共同解决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在碰到这些问题时矛盾而挣扎的心路历程,在复数概念水到渠成地建立时,学生将学到数学式思考问题的方法。
  数学文化之于课堂,正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无处不在而又需要教师细细咀嚼,静心品味。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如何上出数学的文化味,值得每个一线教师反复思量,刻意追求。
  
  (责任编辑:乐闻)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也因此得到政府的更大支持。但是有些问题不是政府马上能够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的一些项目可以通过小范围的干预形成一些好的经验,以利于更大范围的扩散。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承接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教育部的一些合作项目,例如西部贫困地区教师支持体系建设等。下面首先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该
编者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如何促进民办教育的优质发展,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期《热点争鸣》专题策划民办教育议题,特邀我国著名民办教育学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董圣足所长,为大家解析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应然之道,供广大关注和支持民办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参与新课程校本教研,可以获得精神上和思想上的超脱,在教研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笔者通过参与校本教研,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进行反省: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
编者按:罗芳中学的一位初三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学分制’就像一股清风,吹散了我心间的阴霾。更多欣赏的目光投向了我,原来,证明自己的途径不只一条。我的细腻善良,可以为我加分,因为,那些默默无闻为同学服务的人中有我;我的心灵手巧,可以为我加分,因为,那些工艺美术获得奖项的人中有我……我收获的不只是学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自信、快乐。”为何罗芳中学推行的“学分制”能让学生有如此感慨?除了“学分制”,罗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为了促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高效课堂,就更需要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起来。可是文言文往往被学生认为是难懂的“天书”,离现实生活很遥远,所以学习过程中总是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高效课堂很难实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探究,了解文章大意  有位教师曾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教师教育“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并提出了教师教育的三个领域的目标:“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强调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项目学习不失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因为“项目教学考虑四类学习目标
这些天,我一直拎着三本书上下班。  三本什么书呢?  为什么要带这三本书上下班呢?  这三本书是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美国高中必修课程教材——《健康与幸福》(上、中、下)。一个月前,浙江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邱连根老师把刚出版的三本书送给了我,但同时又提了条件,就是要我为《健康与幸福》写点什么。众所周知,命题作文不好写。三天、五天、一周、二周,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每天忙于应付杂务,好几次提起笔来,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罗杰斯认为:人与人交往是可能的,不仅可交流思想,而且能分享情感;人与人交往是有益的,既可相互启迪,又能彼此受益。可以说,人际交往是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健康交往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前提。因此,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长沙市岳麓区教研室正在进行有关青少年健康生活教育的研究,题目为“岳麓区青少年健康生活教育实践研究”,旨在将学生的
因为有爱,才会厚爱;因为厚爱,才会高看。教育孩子,高看孩子,不仅是为了孩子,更是彰显了教师的爱心和情怀!  我在菜园的东头和西头各种了一株吊瓜,东头的这株靠路边,为了不影响行人,我特意搭了个简易的瓜架,即便如此,还会被粗心的路人踩到。西头的那株靠近河边,可以自由生长。到了结瓜的时候,西头的吊瓜开花早但结果很少,一季下来也就是六七个,而东头这株结了四十多个瓜。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看到“高
教育是一个长长的育人试验,说不清是从哪天开始的,也没有说明试验成功的硬性指标。然而,学校教育是有任务、有目标、有计划、有时间限制的科学试验,汇聚万千品种,操作规范,承担修复、矫正被岁月浸泡、环境孵化后变得良莠不齐的种苗的品质、品相,最大化地实现种苗价值的重任。在这一试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适应,相互摄受,共同协扶与劳作,分享试验成功的喜悦:人人蓬蓬勃勃地滋长,社会持续改进地发展。  不知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