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给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较大的转变。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真实语言交际能力已成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听与说是语言交际的两种基本技能,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一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得知,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有机进行渗透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在听说练习中渗透培养其他各种能力
目前,在我们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仅仅把听说当成平时的试卷练习,为了听而听,为了说而说,并不注重在听说的同时从宏观上掌握整个内容和听说的意义。在听说中会涉及到各种学过的或是陌生的句型语法,习惯用语,甚至是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语言背景知识,这些都是和学生平时的阅读面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在听说的同时影响着学生对所给内容的猜测和判断。
既如此,教师首先在听说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在英语交流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和有关的常识习惯用语。如果学生对于另外一门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交流习惯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想当然地去理解听说的内容,常常会造成南辕北辙的现象,甚至会闹出一些文化差异上的笑话。
如何避免这些现象呢?教师可以在最初选择一些与文化背景有关的材料,材料尽量有短小、有趣,不要一味地急于求成地充斥着大量的单词和语言点。采用每日一听的方式让学生接触相关的知识,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自然地融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听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所听的内容发表简短的看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些相关的小故事,等等。
2 在阅读和写作中渗透听说练习
除了每日设定的初期听说训练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接触的读写教材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听说导入。例如一篇科普小文,相对一般的叙述文或是对话而言要有一定的难度,会涉及一些科学研究上的专业用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也不是和明显。读到这类文章时候,教师如对学生同时进行相关的听说训练,则应分配好文章大意和细节处的问题设置。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图片或幻灯,简单地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提示,让学生在探索的兴趣中完成阅读的任务,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听说的训练。
同时,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中,各种常见词汇,短语,句型的用法的熟练,对于一个学生良好听说能力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对于此类知识的灌输,常常流于传统的讲解模式,教师只是一味的输入,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互动,学生只是被动地看课文、听解释、记笔记,像一架机器,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空间,时间长了,学生连开口表达的兴趣和欲望也会逐渐消失。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听说的练习来弥补语言点讲解方式的不足,课前把课文中的知识点,做一个简单而全面的总结,在幻灯上写出课文,把要求掌握的地方空出,让学生在听完后填出相应的答案,在课文语境中掌握知识点的用法。所以,阅读有泛读和精读之分,听也有泛听和精听,对于与语言点相结合的听,应该侧重于精,反复的听,而且要做到每一遍的目的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联系紧密。最后可以通过口头复述对所听的课文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在学生复述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尽量的鼓励引导学生 随机运用刚学 的知识,活学活用,在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新知识比教师枯燥单一的讲解要更深刻,并且更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
3 加强听说技巧的指导
通过各种方式,要使得学生拥有一定的英语听说的量。在阅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听说的效果,必须加强听说技巧的指导。在技巧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点拨,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听力材料的背景音的提示上,通过语气来猜测说话人的态度和关系,对问题侧重点的注意,以及辅音连缀、连读、弱读、省音等音索辨别等等,将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起到很大效果。
在注重读写和听说的互相渗透时,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因素渗透,在听说训练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时会处于低谷,缺乏自信积极的心理状态,当接触的内容语速快,背景噪音强,或语音不清时,学生在焦虑紧张之后会产生沮丧的情绪,长时间会打击学生的听说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听说训练时,一定要注意积极的情感因素的渗入,让学生度过瓶颈时期,顺利过度到习惯期,也就是由不自觉的听说到自觉的听说,一旦养成了课内课外良好的听说习惯,大量地从各种渠道获取听说的训练机会,比如收听录音,电台,看电视台的英语频道,看原版的英文电影,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必会在逼真的模拟语言环境中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收稿日期:2012-04-16
听与说是语言交际的两种基本技能,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一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得知,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有机进行渗透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在听说练习中渗透培养其他各种能力
目前,在我们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仅仅把听说当成平时的试卷练习,为了听而听,为了说而说,并不注重在听说的同时从宏观上掌握整个内容和听说的意义。在听说中会涉及到各种学过的或是陌生的句型语法,习惯用语,甚至是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语言背景知识,这些都是和学生平时的阅读面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在听说的同时影响着学生对所给内容的猜测和判断。
既如此,教师首先在听说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在英语交流中经常出现的场景和有关的常识习惯用语。如果学生对于另外一门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交流习惯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想当然地去理解听说的内容,常常会造成南辕北辙的现象,甚至会闹出一些文化差异上的笑话。
如何避免这些现象呢?教师可以在最初选择一些与文化背景有关的材料,材料尽量有短小、有趣,不要一味地急于求成地充斥着大量的单词和语言点。采用每日一听的方式让学生接触相关的知识,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自然地融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听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所听的内容发表简短的看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些相关的小故事,等等。
2 在阅读和写作中渗透听说练习
除了每日设定的初期听说训练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接触的读写教材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听说导入。例如一篇科普小文,相对一般的叙述文或是对话而言要有一定的难度,会涉及一些科学研究上的专业用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也不是和明显。读到这类文章时候,教师如对学生同时进行相关的听说训练,则应分配好文章大意和细节处的问题设置。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图片或幻灯,简单地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提示,让学生在探索的兴趣中完成阅读的任务,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听说的训练。
同时,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中,各种常见词汇,短语,句型的用法的熟练,对于一个学生良好听说能力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对于此类知识的灌输,常常流于传统的讲解模式,教师只是一味的输入,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互动,学生只是被动地看课文、听解释、记笔记,像一架机器,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空间,时间长了,学生连开口表达的兴趣和欲望也会逐渐消失。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听说的练习来弥补语言点讲解方式的不足,课前把课文中的知识点,做一个简单而全面的总结,在幻灯上写出课文,把要求掌握的地方空出,让学生在听完后填出相应的答案,在课文语境中掌握知识点的用法。所以,阅读有泛读和精读之分,听也有泛听和精听,对于与语言点相结合的听,应该侧重于精,反复的听,而且要做到每一遍的目的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联系紧密。最后可以通过口头复述对所听的课文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在学生复述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尽量的鼓励引导学生 随机运用刚学 的知识,活学活用,在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新知识比教师枯燥单一的讲解要更深刻,并且更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
3 加强听说技巧的指导
通过各种方式,要使得学生拥有一定的英语听说的量。在阅读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听说的效果,必须加强听说技巧的指导。在技巧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点拨,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听力材料的背景音的提示上,通过语气来猜测说话人的态度和关系,对问题侧重点的注意,以及辅音连缀、连读、弱读、省音等音索辨别等等,将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起到很大效果。
在注重读写和听说的互相渗透时,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观因素渗透,在听说训练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时会处于低谷,缺乏自信积极的心理状态,当接触的内容语速快,背景噪音强,或语音不清时,学生在焦虑紧张之后会产生沮丧的情绪,长时间会打击学生的听说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听说训练时,一定要注意积极的情感因素的渗入,让学生度过瓶颈时期,顺利过度到习惯期,也就是由不自觉的听说到自觉的听说,一旦养成了课内课外良好的听说习惯,大量地从各种渠道获取听说的训练机会,比如收听录音,电台,看电视台的英语频道,看原版的英文电影,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必会在逼真的模拟语言环境中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收稿日期: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