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大大加快了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全球信息共享成为现实。信息技术课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非常关注的,那么如何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思考等几方面进行探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初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信息技术教育不太重视,所以对中职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欠账很大。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那么,在中职学校中,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这一门技术,已成为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深刻反思的一个问题。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信息技术教学:
一、多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某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主动去了解它,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而有所创作、有所突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职生大都十六、七岁,思维敏捷而行为冲动,有些人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对其教授的课丧失兴趣,也会因为被某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而喜欢上他所教授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宽严并济,鼓励和诱导相结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要走入到学生中去而不要高高的站在讲台上。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定期举行一些操作竞赛。兴趣小组开展的活动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如快速拆装计算机、编排打印文字材料、设计主题ppt演示文稿等,而不定期的竞赛可以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明确学习的目的,制定教学的策略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会从贪玩、不想学,转化为想学、要学,即从被动到主动。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组织教学的难度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要搞好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的组织教学,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掌握信息技术的好坏与自己今后人生息息相关。其次要结合课程目标要求,提出每一课、每阶段、每学期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管理制度
(一)制订机房管理制度与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安全,又要保障计算机设备正常工作不受损坏,此外机房里计算机数量多,教师不容易全面观察到学生的举止行为,学生有可能背着教师搞与学习无关的事。要保证课堂上人、机安全,防止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机房的管理制度,应该有如下的规定:①学生到机房上课时对号入座,不准谈笑风生,不可随意换位。②学生上课时,不准将学习以外的东西(比如水果、口香糖等)带入机房。不准在机房内随意吐痰,乱扔纸屑,自觉维护机房清洁卫生。③不准打游戏、聊天,不浏览非法网站、传播非法信息,不准在计算机上乱刻乱画。④操作中,计算机发生故障,学生应立即报告老师,在记录本上认真填写,不得擅自拔插电源,随意开关机。⑤不准利用机房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未经老师同意不能将MP3、MP4、优盘、光盘等带入机房,随意乱插等。只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机房管理制度,才能达到自觉遵守纪律与安全第一的目标。
(二)制定上机公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到机房来上课,如果一拥而进,课堂肯定会乱套,特别是在学生人数多于计算机数量的情况下,课堂将乱得更严重。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新学期开始,上第一节课前,教师要将电脑贴上编号,然后到任课班级给学生编队定号,让学生排队有序地进入机房,对应电脑编号按顺序就坐,将不会出现混乱现象。
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这门课,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主要地位。上机操作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实践操作,精讲多练,有些问题一、两分钟就能讲清楚,但练习时一、两分钟远远不够,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其操作要领。
如双击,刚开始,学生的手指不够协调,双击往往操作成两次单击。
又如自选图形插件的操作,操作口令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就比较难了。笔者在讲解《文档的打开和保存》这一节内容时,书本上讲得很简单,单击“文件”,找到保存命令,输入文件名即可。让学生第一次操作过程中就按课本进行了操作,然后我要求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刚刚保存好的文档,也就是打开文档,这时同学们积极地去操作。过了一会儿,大多数同学就找不到自己保存的文档,就开始纷纷议论开了。这时,我说:同学们不要急,书本上讲得简单,实际操作时就要用我们的大脑去思考,只做机械运动是不行的。对于此问题,操作前要先确定一个目标(D盘、E盘、F盘等),就是要把文档放到哪里,再进行操作。只有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掌握好该技术。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
五、注重组织协作,让学生互助学习
如何解决好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一直是个难点问题。笔者认为,老师可以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来充当自己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以学生互助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成效。教师可以在讲授完一节课的重、难点之后,选择几个成绩较好又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为“小老师”,辅助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解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很多同学认为“Exclel”教学中公式的运用方法很难,教师就可以对全班同学先进行一两遍的讲解,再借助“小老师”来辅助教学。因为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能听老师一两遍的讲解就会了,而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就不容易理解,如果对这些同学一一反复地进行讲解,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甚至需要在课后对他们“加班加点”。 教师还可让学生采取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安排自己组内的学习内容和进度来开展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协作精神。如在讲授演示文稿的制作时,因为演示文稿中既包括文字、图片,又包括声音、视频等。学生既要到网上下载资料,又要懂得演示文稿的多种制作技巧,单靠一名学生来完成是比较难的。因此,在训练时,笔者把学生几个人分成一组,同组的同学既有分工,又互相配合,有专门查找图片的,有专门整理文字的,有专门搜集视频的,有负责整体构思的等。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协作学习。我还适时地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激起他们的求胜欲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协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六、鼓励学生思考,拓展创造性思维
虽然很多计算机知识看上去是“死”的,但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确是一门高速发展变化的学科,创新是其改革前进的灵魂。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一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因为创造从问题开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的时候要注意启发他们的辩证创造思维,保持思维的相对性与求真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最好不要用一样的题目,可以提供一个范围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发挥,自己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让学生用word设计书目,什么样的页眉页脚,什么样的版式版花,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计算机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的渗透熏陶,让学生产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样才有可能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首先要进行肯定,然后鼓励他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向新的角度思考,拓展创造性的思维,学以致用,学以创新。计算机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我要学”的生力军,激励他们自主思考,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
七、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的方式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主体上,应改变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的做法,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1)课堂成绩的评价。课堂是教学绩效的基础与核心,在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应处于最主要的位置。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最大缺陷就是忽略了对平时课堂教学的评价,导致“学”与“评”从质上分离开来。(2)电子作品的评价。在电子作品设计中,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知识,针对某一主题制作电子作品。电子作品的制作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3)上机考试。上机考试是网络信息技术课评价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基本理论、有规定要求的操作题全部融于考试系统中。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至于完成的方法、步骤及结果,让学生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4)创作与竞赛成绩。有很多学校都有计算机兴趣小组,与上级技能竞赛活动衔接,学校一般都有相应选拔赛即校技能节,不少学生参加网络信息技术竞赛,并且取得优异成绩,还应将获奖电子作品纳入考试特长加分。这样不仅使评价方式多元化,同时也激励了学生参与活动,带动了整个学校计算机教学蓬勃向上的积极氛围。
总之,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型的课程,必须面对素质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进而构筑新型的面向素质教育的中职信息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高继文.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J].学周刊,2011年03期
[2]李孟刚.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改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3]梁立新.上好信息技术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4]杨媛琰.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几点做法[N].黔西南日报,2009年
【关键词】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2
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初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信息技术教育不太重视,所以对中职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欠账很大。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那么,在中职学校中,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这一门技术,已成为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深刻反思的一个问题。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信息技术教学:
一、多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某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主动去了解它,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而有所创作、有所突破。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职生大都十六、七岁,思维敏捷而行为冲动,有些人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对其教授的课丧失兴趣,也会因为被某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而喜欢上他所教授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宽严并济,鼓励和诱导相结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要走入到学生中去而不要高高的站在讲台上。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定期举行一些操作竞赛。兴趣小组开展的活动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如快速拆装计算机、编排打印文字材料、设计主题ppt演示文稿等,而不定期的竞赛可以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明确学习的目的,制定教学的策略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就会从贪玩、不想学,转化为想学、要学,即从被动到主动。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组织教学的难度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要搞好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的组织教学,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掌握信息技术的好坏与自己今后人生息息相关。其次要结合课程目标要求,提出每一课、每阶段、每学期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管理制度
(一)制订机房管理制度与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安全,又要保障计算机设备正常工作不受损坏,此外机房里计算机数量多,教师不容易全面观察到学生的举止行为,学生有可能背着教师搞与学习无关的事。要保证课堂上人、机安全,防止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机房的管理制度,应该有如下的规定:①学生到机房上课时对号入座,不准谈笑风生,不可随意换位。②学生上课时,不准将学习以外的东西(比如水果、口香糖等)带入机房。不准在机房内随意吐痰,乱扔纸屑,自觉维护机房清洁卫生。③不准打游戏、聊天,不浏览非法网站、传播非法信息,不准在计算机上乱刻乱画。④操作中,计算机发生故障,学生应立即报告老师,在记录本上认真填写,不得擅自拔插电源,随意开关机。⑤不准利用机房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未经老师同意不能将MP3、MP4、优盘、光盘等带入机房,随意乱插等。只有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机房管理制度,才能达到自觉遵守纪律与安全第一的目标。
(二)制定上机公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到机房来上课,如果一拥而进,课堂肯定会乱套,特别是在学生人数多于计算机数量的情况下,课堂将乱得更严重。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新学期开始,上第一节课前,教师要将电脑贴上编号,然后到任课班级给学生编队定号,让学生排队有序地进入机房,对应电脑编号按顺序就坐,将不会出现混乱现象。
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这门课,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主要地位。上机操作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实践操作,精讲多练,有些问题一、两分钟就能讲清楚,但练习时一、两分钟远远不够,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其操作要领。
如双击,刚开始,学生的手指不够协调,双击往往操作成两次单击。
又如自选图形插件的操作,操作口令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就比较难了。笔者在讲解《文档的打开和保存》这一节内容时,书本上讲得很简单,单击“文件”,找到保存命令,输入文件名即可。让学生第一次操作过程中就按课本进行了操作,然后我要求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刚刚保存好的文档,也就是打开文档,这时同学们积极地去操作。过了一会儿,大多数同学就找不到自己保存的文档,就开始纷纷议论开了。这时,我说:同学们不要急,书本上讲得简单,实际操作时就要用我们的大脑去思考,只做机械运动是不行的。对于此问题,操作前要先确定一个目标(D盘、E盘、F盘等),就是要把文档放到哪里,再进行操作。只有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掌握好该技术。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
五、注重组织协作,让学生互助学习
如何解决好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一直是个难点问题。笔者认为,老师可以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来充当自己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以学生互助学习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成效。教师可以在讲授完一节课的重、难点之后,选择几个成绩较好又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为“小老师”,辅助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解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很多同学认为“Exclel”教学中公式的运用方法很难,教师就可以对全班同学先进行一两遍的讲解,再借助“小老师”来辅助教学。因为一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可能听老师一两遍的讲解就会了,而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就不容易理解,如果对这些同学一一反复地进行讲解,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甚至需要在课后对他们“加班加点”。 教师还可让学生采取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安排自己组内的学习内容和进度来开展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协作精神。如在讲授演示文稿的制作时,因为演示文稿中既包括文字、图片,又包括声音、视频等。学生既要到网上下载资料,又要懂得演示文稿的多种制作技巧,单靠一名学生来完成是比较难的。因此,在训练时,笔者把学生几个人分成一组,同组的同学既有分工,又互相配合,有专门查找图片的,有专门整理文字的,有专门搜集视频的,有负责整体构思的等。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协作学习。我还适时地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激起他们的求胜欲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协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六、鼓励学生思考,拓展创造性思维
虽然很多计算机知识看上去是“死”的,但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确是一门高速发展变化的学科,创新是其改革前进的灵魂。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一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因为创造从问题开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引导的时候要注意启发他们的辩证创造思维,保持思维的相对性与求真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最好不要用一样的题目,可以提供一个范围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发挥,自己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让学生用word设计书目,什么样的页眉页脚,什么样的版式版花,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计算机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当作一种文化的渗透熏陶,让学生产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愿,这样才有可能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首先要进行肯定,然后鼓励他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向新的角度思考,拓展创造性的思维,学以致用,学以创新。计算机教学,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我要学”的生力军,激励他们自主思考,发挥出潜在的创造力。
七、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的方式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主体上,应改变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的做法,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1)课堂成绩的评价。课堂是教学绩效的基础与核心,在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应处于最主要的位置。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最大缺陷就是忽略了对平时课堂教学的评价,导致“学”与“评”从质上分离开来。(2)电子作品的评价。在电子作品设计中,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知识,针对某一主题制作电子作品。电子作品的制作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3)上机考试。上机考试是网络信息技术课评价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基本理论、有规定要求的操作题全部融于考试系统中。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至于完成的方法、步骤及结果,让学生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4)创作与竞赛成绩。有很多学校都有计算机兴趣小组,与上级技能竞赛活动衔接,学校一般都有相应选拔赛即校技能节,不少学生参加网络信息技术竞赛,并且取得优异成绩,还应将获奖电子作品纳入考试特长加分。这样不仅使评价方式多元化,同时也激励了学生参与活动,带动了整个学校计算机教学蓬勃向上的积极氛围。
总之,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必然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型的课程,必须面对素质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进而构筑新型的面向素质教育的中职信息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高继文.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J].学周刊,2011年03期
[2]李孟刚.浅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改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3]梁立新.上好信息技术课[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4]杨媛琰.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几点做法[N].黔西南日报,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