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党报的未来,复旦大学资深教授童兵直言不讳:“吃不饱也饿不死。”——言下之意是仅仅脱贫而已,连温饱都不一定谈得上。
对平面媒体的未来,上海文广集团所辖第一财经传媒集团总裁高韵斐说:“未来的平面媒体能够发展的大概只有免费类的报纸和财经类的报纸。”——言下之意是其他类型的报纸(包括党报)必然萎缩。更谈不上发展。
对于平面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报纸的未来。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河南日报新闻进修班的课堂上,对于学员的提问,这两个新闻界资深人士给出了令人沮丧的答案。
寒冬已然逼近,报业人现在谈论的已不是怎样求发展,而是怎样求生存。
冬天真的来了
2009年3月17日,最后一期《西雅图邮报》出版后,这份创刊于1863年的百年老报正式告别“纸质新闻”时代,将只经营网络版。成为美国首家只有网络版的大报。
《西雅图邮报》只是个开端,更大的报业“崩溃”还在后面。包括《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费城问询报》等美国4家报业公司眼下正在寻求破产保护,这几家报纸在美国甚至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的。美国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2009年3月16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受金融危机和阅读习惯改变的影响,美国传媒业处境艰难,处于“接近自由落体”的危险状态。已无多少时间再追求新商业模式和进行自我改造。
“自由落体”是个加速度的过程,这是该中心对美国新闻业前景得出的最为悲观的结论。日报和周刊尽管不至于“立即死亡”,但也不知道“它是否还有时间获得新生”。据相关报告显示。去年美国报纸平均利润下降14%。上市报业公司股价下跌83%。去年有10%的报业人员失业,今年将达25%。 全球共冷暖。 今年以来,全国除了极少数报纸广告和发行增长之外,大多数纸媒收入和发行双双下降。而且,今年只是个开端,更可怕的是“自由落体”的速度……
认识上的三种误区
对于报纸面临的困境,目前还有同行存在着一些误区,或者说是满不在乎的“鸵鸟政策”,只要危机不真正降临到头上,就认为没有什么真正的危机,这样可能就错过了有效的时间来“自我改造和新生”,而没有时间来“自我改造和新生”,这正是美国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最为担忧的。业界目前最常见的三种误区是:
误区之一:虽然报纸面临困难,但生存二三十年没有问题,我们退休之前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其实,报纸的萎缩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结果,而科技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加速度发展,它不是一个平稳均匀的过程,而是越来越快越来越显著的过程,也就是外媒所称的“自由落体”速度。网络的发展在我国不过十来年的工夫,它的发展轨迹是爆炸式发展。网络媒体更是如此,从2008年开始,是一个话语权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转变的一年,大多数有影响的事件发端于网络,话语权是媒体的象征,丢失了话语权则意味着衰落的开始,而这种衰落也是加速度的趋势。也许,用不了20年,我们的报纸就将面临消亡的命运,未雨绸缪胜于临时抱佛脚。
误区之二:主要是目前在平面媒体居主导地位的党报集团的从业者。他们中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党报。党不会不管党报的。党报是传播党的声音的舆论工具,说到底,党报是一种传播工具,当出现更快捷、更有效、受众更多的传播工具,比如网络媒体或者手机媒体的时候。落后的工具是要被无情淘汰的。我们的党是与时俱进的,当报纸被市场淘汰的时候,党的声音可以通过新兴媒体传播,而且新兴的媒体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的时候,党报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传播者。
误区之三:我们有网络,大不了到网络去挣口饭吃。目前,绝大部分报纸都办有自己的网站,且不说网站的影响力如何,单就生存模式而言,网络还养活不了平面媒体庞大的采编队伍。大家都知道,单靠报纸发行并不能维持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几百年来的实践证明,报纸的生存之道是广告,离开了广告,报纸是无法生存的。同理,也许我们可以到网络去继续采写新闻,但是,网络媒体的经营并没有一个很成功、可供复制的运营模式。或者说。目前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大部分报纸网站还要靠报纸这个主业来养活,庞大的报纸工作队伍进入以后网络媒体是养活不了的。事实上,国外的几家报纸停出纸质版、改出网络版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大规模精简采编人员,原因无他,经济上负担不起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
俗话说,命运之神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报业人只有直面困难,甚至把困难想得更多些,把后果估计得更严重些,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应对得当,则浴火重生,创造更辉煌的前景;迁延等待,只能被动挨打,衰落衰败。
“内容为王”永远是金科玉律。正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朱夏炎社长所说:“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多么精辟又令人鼓舞的一句话。纸的消亡并不可怕,这只是一种传播工具的消亡。我们可以采用更有效的工具、更便捷的工具,重要的是内容。复旦大学教授童兵说:“内容为王,这是传媒的金科玉律。”所以,积极寻找更新的传播工具和手段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方面还是要把报纸的内容办好,牢牢掌握住话语权,这样,无论传播工具怎样转变,但所传播的内容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就能永远不会被淘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打造混合媒体,建造联合舰队。就在一两年前,人们对“第一财经”这个概念还很模糊,但如今,它已成了一个让人惊羡的品牌。原来还有这样的传媒:“第一财经”是个总品牌,旗下有“第一财经”电视频道、“第一财经”广播频道、“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网站;另外正在建设的还有“第一财经”数据库、“第一财经”大型活动等。上海得风气之先,“第一财经”引领潮流,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通吃,成为目前上海最具活力的传媒集团。它的创办,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目前,我们只局限于报业集团,反而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我们的业务应当向多媒体领域延伸,整合资源,不局限于单纯的报业集团,要建造出跨领域的媒体联合舰队,这样才能抗击风浪,做大做强。
机遇与困难同在。综观历史,在某一个行业衰退的时候,也是优胜劣汰的时候,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寒冬到来之前,谁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谁就能顽强地抵挡住冲击,甚至在困境中,通过并购进行扩张。逆势前行。这样的例子在国外的传媒市场屡见不鲜。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准备。正如诗人所说——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编校:张红玲
对平面媒体的未来,上海文广集团所辖第一财经传媒集团总裁高韵斐说:“未来的平面媒体能够发展的大概只有免费类的报纸和财经类的报纸。”——言下之意是其他类型的报纸(包括党报)必然萎缩。更谈不上发展。
对于平面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报纸的未来。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河南日报新闻进修班的课堂上,对于学员的提问,这两个新闻界资深人士给出了令人沮丧的答案。
寒冬已然逼近,报业人现在谈论的已不是怎样求发展,而是怎样求生存。
冬天真的来了
2009年3月17日,最后一期《西雅图邮报》出版后,这份创刊于1863年的百年老报正式告别“纸质新闻”时代,将只经营网络版。成为美国首家只有网络版的大报。
《西雅图邮报》只是个开端,更大的报业“崩溃”还在后面。包括《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费城问询报》等美国4家报业公司眼下正在寻求破产保护,这几家报纸在美国甚至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的。美国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2009年3月16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受金融危机和阅读习惯改变的影响,美国传媒业处境艰难,处于“接近自由落体”的危险状态。已无多少时间再追求新商业模式和进行自我改造。
“自由落体”是个加速度的过程,这是该中心对美国新闻业前景得出的最为悲观的结论。日报和周刊尽管不至于“立即死亡”,但也不知道“它是否还有时间获得新生”。据相关报告显示。去年美国报纸平均利润下降14%。上市报业公司股价下跌83%。去年有10%的报业人员失业,今年将达25%。 全球共冷暖。 今年以来,全国除了极少数报纸广告和发行增长之外,大多数纸媒收入和发行双双下降。而且,今年只是个开端,更可怕的是“自由落体”的速度……
认识上的三种误区
对于报纸面临的困境,目前还有同行存在着一些误区,或者说是满不在乎的“鸵鸟政策”,只要危机不真正降临到头上,就认为没有什么真正的危机,这样可能就错过了有效的时间来“自我改造和新生”,而没有时间来“自我改造和新生”,这正是美国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最为担忧的。业界目前最常见的三种误区是:
误区之一:虽然报纸面临困难,但生存二三十年没有问题,我们退休之前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其实,报纸的萎缩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结果,而科技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加速度发展,它不是一个平稳均匀的过程,而是越来越快越来越显著的过程,也就是外媒所称的“自由落体”速度。网络的发展在我国不过十来年的工夫,它的发展轨迹是爆炸式发展。网络媒体更是如此,从2008年开始,是一个话语权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转变的一年,大多数有影响的事件发端于网络,话语权是媒体的象征,丢失了话语权则意味着衰落的开始,而这种衰落也是加速度的趋势。也许,用不了20年,我们的报纸就将面临消亡的命运,未雨绸缪胜于临时抱佛脚。
误区之二:主要是目前在平面媒体居主导地位的党报集团的从业者。他们中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党报。党不会不管党报的。党报是传播党的声音的舆论工具,说到底,党报是一种传播工具,当出现更快捷、更有效、受众更多的传播工具,比如网络媒体或者手机媒体的时候。落后的工具是要被无情淘汰的。我们的党是与时俱进的,当报纸被市场淘汰的时候,党的声音可以通过新兴媒体传播,而且新兴的媒体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的时候,党报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传播者。
误区之三:我们有网络,大不了到网络去挣口饭吃。目前,绝大部分报纸都办有自己的网站,且不说网站的影响力如何,单就生存模式而言,网络还养活不了平面媒体庞大的采编队伍。大家都知道,单靠报纸发行并不能维持报业的生存和发展,几百年来的实践证明,报纸的生存之道是广告,离开了广告,报纸是无法生存的。同理,也许我们可以到网络去继续采写新闻,但是,网络媒体的经营并没有一个很成功、可供复制的运营模式。或者说。目前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大部分报纸网站还要靠报纸这个主业来养活,庞大的报纸工作队伍进入以后网络媒体是养活不了的。事实上,国外的几家报纸停出纸质版、改出网络版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大规模精简采编人员,原因无他,经济上负担不起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
俗话说,命运之神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报业人只有直面困难,甚至把困难想得更多些,把后果估计得更严重些,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应对得当,则浴火重生,创造更辉煌的前景;迁延等待,只能被动挨打,衰落衰败。
“内容为王”永远是金科玉律。正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朱夏炎社长所说:“死的是纸,活的是报。”多么精辟又令人鼓舞的一句话。纸的消亡并不可怕,这只是一种传播工具的消亡。我们可以采用更有效的工具、更便捷的工具,重要的是内容。复旦大学教授童兵说:“内容为王,这是传媒的金科玉律。”所以,积极寻找更新的传播工具和手段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方面还是要把报纸的内容办好,牢牢掌握住话语权,这样,无论传播工具怎样转变,但所传播的内容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就能永远不会被淘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打造混合媒体,建造联合舰队。就在一两年前,人们对“第一财经”这个概念还很模糊,但如今,它已成了一个让人惊羡的品牌。原来还有这样的传媒:“第一财经”是个总品牌,旗下有“第一财经”电视频道、“第一财经”广播频道、“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网站;另外正在建设的还有“第一财经”数据库、“第一财经”大型活动等。上海得风气之先,“第一财经”引领潮流,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通吃,成为目前上海最具活力的传媒集团。它的创办,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目前,我们只局限于报业集团,反而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我们的业务应当向多媒体领域延伸,整合资源,不局限于单纯的报业集团,要建造出跨领域的媒体联合舰队,这样才能抗击风浪,做大做强。
机遇与困难同在。综观历史,在某一个行业衰退的时候,也是优胜劣汰的时候,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寒冬到来之前,谁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谁就能顽强地抵挡住冲击,甚至在困境中,通过并购进行扩张。逆势前行。这样的例子在国外的传媒市场屡见不鲜。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准备。正如诗人所说——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