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评论)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当代小说家最推崇或者说是最执着奉行的创作原则。可是,怎样在“无边的现实主义”的语境里,真正写出生活的现实性,像詹姆斯·伍德所说的,使得小说的细节“就是生活的本身”,具有“生活性本身”的艺术特质,进而创作出那样一种“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一直是一些有抱负的小说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曹多勇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他近期的小说,有着一种新特质,一种正在走向“无限接近生活”的努力与探索,比如他的新作《刺血》,就是具有这样的小说美学的代表性作品。
  小说《刺血》中的“我”因工作调动到了合肥,妻子在淮南,夫妻两地分居,五十岁的妻子忽然得了腰间盘突出和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又有了胯骨疼,医生怀疑是股骨头坏死,“我”将妻子接到合肥医治,小说写的就是其间发生的事情。
  曹多勇以往的小说,多是写大河湾人家的生存,带有鲜明的淮河乡土气息,即便有些延伸拓展或变异的题材,诸如离乡进城之类的作品,其地域特色也是极其鲜明的。而其新作《刺血》虽写的也是大河湾人“我”与妻子从家乡步入了省城,却着意淡化了乡土地域色彩,聚焦的是迈入老年者的生存,关注的是当下国人的热点却又具有永恒性的话题——人的生老病死。这是曹多勇近两年小说的最大特点。类似的小说还有《阳关三叠》《寒蝉记》《年关》《介入》《白霜》《白露降》以及《刻制葬礼》等。像《刺血》,写妻子先是在淮南就医,写她面对疾病来临时的无助与惊慌,写她不得已到合肥后,那种人生地不熟的孤独、不适、焦虑以及做理疗、乘车就医、刺血等等的煎熬与磨难……相比较时下写滚滚红尘里的热闹与喧哗,或者配合型的主题先行类写作以及热衷迎合阅读消费时尚之类的小说,《刺血》这样的写一个人疾病缠身的困顿、烦恼与挣扎,确实寂寞得多,也边缘得多。而惟其如此,这样的小说反倒显得沉潜、深邃、真实与本质。因为这是对人的存在与命运的最本真地凝视,也是作家对生之意义终极的追问与纯粹的思考,是切入了生活最隐秘也最坚实的内核。像《刺血》中妻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患时那种手足无措、那种年轻与健康渐行渐远,衰老与病痛不请自来且日甚一日的莫名的忧虑、畏惧与无奈;像“我”目睹妻子疾病缠身,与之相互搀扶,深味着少年夫妻老来伴的滋味;像这对夫妻在如此真实而琐碎、冗长而艰辛的岁月里,行走在庞大的城市与喧嚣的时代里的茫然、弱势与凄苦……小说予以了朴实而细腻地呈现。而在这样的呈现中,揭示的是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某种朴素而本真的关系,渐渐掀开的是命运终极的谜底,人性与心灵隐藏最深的面目也趋于裸露。这既是面对世人更是面对自己,如曹多勇自己所说的,这就“更加凸显生活的真相,生命的真相,人性的真相……因为面对生老病死的死,我们都一样是生命的卑贱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曹多勇写出了岁月的残酷与冷漠,揭示了生存的真相,特别是写出了小人物卑贱的生存状况、命运以及他们那种不离不弃的平凡的温情与真心。应该说,这是曹多勇小说艺术思考与探索的新的深入与开拓。
  《刺血》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小说带有明显的个人传记风格,即有着真人真事的特点。而这也是曹多勇近年小说的一大特色,其创作过程具有自我指涉、自我虚构的倾向。《刺血》中的“我”是在省城当作家的,妻子在淮南,他们有个读研究生的女儿,等等,这些都是有着曹多勇个人的影子的。或者,所写之事与作家本人生活有比较高的契合度。曹多勇说他喜欢“消解虚构与现实界限的作品”,他要努力打破虚构与现实的障碍。这使得他的小说具备了两套话语系统,一是作家本人的近乎传记类的话语,纪实性很强;另一则是小说中“我”这一虚构的叙事话语。两套话语在小说中形成复调与互文,虚虚实实,出出进进,既增加了真实感,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与意味,增加了小说的叙事韵味。如此,小说中这两套话语背后就有着双重视角。作家借此,投入的既是对自己妻子的关爱与忧虑,也是对小说人物的深刻体察与悲悯;既是对一己生存与命运的沉思与省察,也是对小说中的“我”的同情与呵护。曹多勇说:“我先用自己的情感去体悟作品中‘我’的情感,再用作品中‘我’的情感去体悟作品中的人和事。只有做到作者情感的真,才能做到作品情感的真。真是小说的生命。”因此,这既是曹多勇小说艺术的大胆探究与创新,更是一个优秀作家的人生沧桑与精神历练的结晶,正所谓“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也因此,我们说,所谓的小说的“现实性”,不独是小说语言形式的“现实性”或小说人物的“现实性”,它更内在的本质或许是作家这个个体的人性与心灵的“现实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曹多勇小说叙事抵达了一种“现实性”,他的小说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叙事技巧,或者说是一种叙事语言,他是在表達对自身、对所处的时代以及陷身其中的这个世界的一种真切的体验、看法或忧思。其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生命深处的荒凉、焦虑与沉默,是一个当代中国公民生存与命运里既艰难莫名又习以为常的东西,一种发自他心灵深处的真实的感触、脉动与震颤。因此,曹多勇是既置身其中又出乎其外,也就成为了既是亲历者和见证者,又是思索者和记录者。他这样的小说叙事就既是一种客观的呈现与表达,又有着真切地关照与呵护。而这就是《刺血》的独特性,就是独属于曹多勇的小说“现实性”。
  《刺血》以及曹多勇的近期小说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追求写实。实际上,写实性在曹多勇以往的小说里,也是很强调或者说很着力的。但像《刺血》这一类的小说写实性更强,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像是在“打铁”,一锤一锤,一点不放松,一锤都不能落空,扎扎实实地砸实。在叙述上,曹多勇深受卡佛的影响,“把程式化的语言和不必要的修饰全部去除”(村上春树语)不花招不炫技。卡佛曾说:“我非常羡慕那些以经典模式展开的小说,有冲突,有解决,有高潮。但即使我很尊敬那些小说,有时甚至有点儿嫉妒,我还是写不出来。”他还说:“作家用不着耍花招的,甚至也不用比谁都聪明,但他要有注视平常事物而被惊得目瞪口呆的能力,哪怕可能因此受人嘲笑。”曹多勇就是这样不耍花招,甚至是不聪明的作家。他的叙述是散文化的,也是极感性的,像《刺血》里,你看不出事件的高潮与结局,也看不出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叙事的技巧,在如水银泻地一般的散文化语言里,小说如日常人生活那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而这种“平常事物”里,曹多勇写出了被淹没的“刺血”的真实的血痕与痛苦的呻吟。《刺血》是还原现实的,也是揭示现实的,比如人物对话的真实与传神,比如人物性格的地域色彩与个性化,都做得极好,显示出作家独特而风格化的深厚的语言功力。像妻子的“拙”与“慈”、“弱”与“苦”,像“我”的“憨”与“实”、“谦”与“厚”,等等,这些人物个性的真实与存在的深度,全在扎实的如“生活本身”一样的细节与朴实而有力的对话中揭示出来。《刺血》的“写实”还体现在小说的这种“实”是从小说的叙事语流与语境中真诚地生发出来,是出于自然而真诚的倾诉与交流,它不愤激也不伪饰,不张扬也不牵强,是无限贴近生活的那种。让人想到美国小说大师菲利普·罗斯的《遗产》或《凡人》,那样一种“最逼真、最细腻、最能打动普通人的心”的“有血有肉”的文字,在貌似琐碎平淡甚至是有些拙硬的叙事流里,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悲悯从语境、情景和对话中自然流露出来。如此等等,都凸显着一个“实”字。如果说卡佛是“极简的现实主义作家”,那么,曹多勇大约算得上是“极实的”或“超级写实”的现实主义作家。
  其实,所谓小说的“现实主义”,所谓创作出“最接近生活的事物”等等,说到底,还是一个艺术真诚的问题。像古人所说的“修辞立其诚”,像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所说的:“小说修辞的终极问题,就是断定作家应该为谁写作的问题。”曹多勇是为谁写作?曹多勇说过自己的小说就是要写“自家人,自家事,自家的伤和痛,自家的过去与未来”。而他笔下的自家人是什么样的人?他说“他们属于同一类卑贱者,肉身和精神双重的卑贱者”。读完《刺血》,——他的其他近作也一样——你一定相信,这个“他们”也包括曹多勇自己。而正是拥有了这样的小说的“现实性”,读完曹多勇的小说,你不会有受欺骗的感觉。相反,他的小说给你的是一种整体的扎实感和亲切感。因为这样的小说属于作家内心深处不吐不快的东西;是作家坦诚而温和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一句话,是曹多勇在小说中创造的那些“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附注:
  1.曹多勇语引自其创作谈《写不明白与说不透彻》《自由生长的小说》《我们都是生命的卑贱者》《生前与身后》。
  2.卡佛语引自《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3.詹姆斯·伍德的话引自《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小说机杼》。
  责任编辑 赵 萌
其他文献
掩卷,不禁莞尔。  《安徽文学》是一本敢抢吃螃蟹的刊物,就我的涉猎而言,尚未看到哪一家文学期刊如此大胆,倾力推介某一位作者的同时,又不遗余力地抨击该作者的作品。用砸招牌的手段来吸引看客,吃这只螃蟹,必得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安徽文学》做到了,正如它对这个栏目的定位:建构咏叹者、批判者和读者三重审判的文学审美体系。这简直是一个类于乌托邦的宏大想象,得益于编者的魄力和勇气,以及险中求胜的缜密心思。  基
期刊
在回答李云雷采访中的提问时,洪子诚先生谈过一个有意味的现象:“我在不同的学校演讲,总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为什么没有写路遥之外,还有为什么不写王朔,为什么没有写王小波。为什么?我也有点纳闷。”我是在多年之后才读到这段话,倘或当时有幸聆听洪子诚先生的演讲,我可能也会在提问环节问类似的问题。  2009年博士毕业后到华东师大中文系教书,仿佛被莫可名状的力量所牵引,工作后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写的路遥,之
期刊
宏伟下班后回到家,发现老爸不见了。他到每个房间喊了几声,仍不见老爸的身影,心里一慌,老爸又跑丢了!  这是老爸第几次跑丢了,宏伟已经记不确切了。这些天让他头疼的事就是老爸一个劲跑丢。第一次跑丢是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老爸早早起床,坐在床沿上发呆。因为刚从乡下来到城里,在他家装修一新的单元楼里还不习惯,可能是怕宏伟和媳妇瞪白眼,他不敢吸烟。要是往常在家,他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吧嗒吧嗒美美地吸上一锅子旱烟,
期刊
新学校动工的那天,天空灰扑扑的。村长特意买来了几挂鞭炮。他让人将那些鞭炮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字排开,一只手捂着耳朵,一只手从嘴里拔下烟头点燃了引线。鞭炮是湖南浏阳生产的,声音特别响亮。那噼里啪啦的响声把整个村庄的空气都给搅和得热乎了起来。除了过年,村子里还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大家纷纷跑出来观望。  一时间,满村子的狗都跟着叫了起来。  那时,父亲正在给学生们上课。鞭炮声响了,噼里啪啦的把学生们的耳朵炸
期刊
醉翁亭  “环滁皆山”,偌大的琅琊山  腾出时间和空间,腾出想象和神思  就为着收留一座亭子  收留从大宋的午后  一路逶迤至今的那段迷人传奇  山石有灵,浅赭的纹路里  还起伏着波浪式的笑语和欢歌  那是贬谪的欧阳太守,终究未改  与民同乐的初心  偕同手下登山岭,绰绰的身影历历可见  有人惯爱在清醒时说胡话  用黑白颠倒的词句,换取蛆虫似的苟安  有人即便大醉,也有清醒的情思  独倚秋风,六一
期刊
飞泻而下!飞泻而下!  以玉碎之决绝  泻入山岚、紫雾  溅起,我眼瞳那束骇异之光  你好贪婪啊,七彩珠宝  全采自太阳这座富矿  掠来后  又漂洗山泉,悉数捐出  大别山,也够豪爽  季节犹如四块转着的屏风  听任飞瀑  七色彩笔涂抹,七调音阶弹唱……  我是个胆怯的懦夫  只想掬一捧你喷溅过来的珠玉  装扮自己,在舞台咿呀悲欢  不敢伫立于你直泻的崖下  敞开五脏六腑,肌肉骨头  任劈头盖脸之
期刊
春风落进水里  湖面总是脸色沉静  偶尔,被鱼群的抢滩登陆  弄出响动。没有美人  柳絮显得漫不经心  桃花也不再轻薄逐流水  见到客人,它们只是笑笑  便笑成十里。還未至夕阳下沉  浅滩边的红花草已自成风景  如果你走得更深  就能遇见一位老人  戴着斗笠,穿着蓑衣  在掌舵摇行。指点江山时  仿佛整个水面都听他的  连一草一木也听他的  鸟鸣是座城堡  有时是一声  有时是两声  有时是雨后天
期刊
时光无色无味疾一阵缓一阵地向前流动。喜欢的时光和不喜欢的时光,耀眼的时光和黯然的时光,看得见的时光和看不见的时光,都在发生着一些云遮雾绕、貌似重要或者波澜壮阔,但实质上仍是明日黄花般的事情。  我给时光泼过墨,我希望它能沉淀下来,沉淀出一幅深浅不同的水墨画。我也给时光加过水,我希望它变得淡一点,淡到我能像一根无色无味的羽毛在尘世中飘。时光你不能挣脱它,一生都在被它赶着走,花被它由青赶红了、抽谢了,
期刊
芙蓉花,用纤细碰了碰黄昏的锦城  天地都静了,只剩下锦城  空白的地方越来越少,只剩下芙蓉花  没有写进书里的表情  来自替风活过的千万枝条  叶子还没有脱下礼帽,雨后的小酒窝  变成自行车上摇摆的小铃铛  有人在宽窄巷子,找到蓝透苦难的天空  有人在都江堰怀古,穷尽山水曲折与低处的秘密  有人在草堂读诗,积攒清苦洁白的结界  八月上,武侯祠记忆清凉  忠义不老,英雄不歇  九月中,青城山曲径通幽
期刊
一  巧英说,老公一头栽进水里了。  孙志华今年刚刚把北京的铺子租给别人。老娘受不了一天比一天厚重的雾霾,天天念叨着回家。正巧村里两委换届改选,镇里潘书记找他谈话,让他当差额候选人。潘书记说,你放心,陪太子读书而已。谁知一选就中,成了新一届书记。  志华感觉中了潘书记的计。  十一月的一天,孙志华跟往常一样,吃过早饭推着摩托车赶着到村部去。老婆出门送两个孩子上学,老娘正坐在院子里,喃喃地念着福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