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但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测试评价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亟待教师改革现行固有的阅读评价模式。基于此,教师要明确测试意图,回归“阅读”本意,精选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阅读训练,从而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材料;测试意图;核心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能力是最为核心的语文素养之一。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为作文积累更多的素材,从而让写作水平提升一个层次。同时,还能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今后升入高年级进行深层次阅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可见,阅读能力之于小学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历次的阅读测验分析出来。但是,这其中的测试题出的是否有水平,能够恰到好处地反映出学生的阅读水平,检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来看,现有的阅读测试评价现状并不乐观。这将严重影响教师对学生阅读水平的判断,不利于其养成阅读素养。因而,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测试评价研究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 阅读测试评价意图应回归“阅讀”本意
笔者认为,要让阅读测试评价回归阅读本意,需要我们重新理解阅读教学的基本价值及其担负的使命。阅读能力是阅读素养的核心能力。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测试方式就是纸笔测验。语文教师应意识到,纸笔测试要着重测验学生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迁移能力。为了更好地让阅读测试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教师可以将上述四种能力进行细分。如,将认读能力分解为识字学词和朗读方法;将理解能力细分为概括大意、把握语义、读懂主旨和理解表达四种能力等。之后教师在根据这些细分目标能力进行评价。其中,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测试评价都要高度重视的能力,而阅读评价与迁移能力则随着年级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比如,在理解某一词语意思时,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能读懂句意便可,三、四年级的学生则要通过某些字、句初步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笔者在四年级的一次阅读测试中选取了《闲话沙尘暴》这篇文章。针对文本“它们(指扬沙和浮尘,笔者注)都属于轻度沙尘天气,地面能见度常在1-10公里之间。沙尘暴则是指地面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更强的沙尘天气。”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短文中‘小于1公里’在此处的作用是什么?”对此,有教师指出:“这个问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用法,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否超出课标要求了?”的确,如果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说,用数字等说明方法只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初步感悟即可,但通过文章重点词句理解所要表达的情感或内涵,却是新课标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明确要求。于是,在课后,笔者与其他几位教师经过深入探讨后,达成了共识:做好阅读测试,一定要深入研读新课标对每个学段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如此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真实阅读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测评应该凸显课程意识,相关年级的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会对阅读测试评价大有裨益。
二、 精选测试文本,保证测试评价质量
阅读测试的文本内容与测试评价的质量密不可分。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会懂得用心去挑选测试文本,不会为此感到麻烦。比如,他会认真分析测试材料的文体、文章长度、难易程度以及写作的规范性等要素。如果这些均考虑在内,相信测试评价的质量必定会有所保证,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掌握就会更加准确。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能够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精心选择的阅读文本类型要注意多元化。近几年,阅读理解的选文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内阅读渐渐消失,课外阅读的量越来越大,类型也越来越多,现在阅读测试一般安排2~3篇课外阅读,大阅读以记叙文或散文为主,小阅读则以说明文、议论文、非连续性文本为主。所选择的阅读文章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文章字数应控制在800字左右。
三、 坚持“文题”原创,完善题型设计
所谓“文题”原创是指所选文章要具备文质兼美的特点,符合本年级学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一方面要让学生读完后有所收获;另一方面还要完成本次测评的目的。尽量不要选择课本上学过的课文,最好从课外读物中选取,可以是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新鲜感。还有,可以从网上寻找一些接地气的话题或者经典的名家名篇,可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篇文本,例如,作为泉州考区可选择“闽南方言还能存活多久”“西街印象”“中华一绝——提线木偶”等接地气的话题作为阅读文本;也可以选择紧扣时代脉搏的话题,例如关于微信的话题,关于共享单车,关于一带一路,关于世界经济共同体的话题。选择好阅读文本,还应该围绕着检测学生概括大意、把握语义、读懂主旨和理解表达等能力设计好测试的每一道题目,虽有一定难度,但能测试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
另外,目前我们的阅读测试还是以主观题为主。而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评中的选择题目是教师可以借鉴的,可以围绕阅读文本多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判断题,一方面有助于解放学生的部分书写作为测试负担;另一方面能够移出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题目。对于主观题也应该设计得有价值,要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阅读水平。相信会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有所锻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做到客观、完整地阅读测试评价,需要教师明确测试的最终意图,回归“阅读”本意,精选阅读测试文本,细化能力测试评价指标,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确保测试评价质量;题目设计要坚持“文题”原创,完善题型设计。唯有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测试评价改革,方能真正促进小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吴秋华.凸显层次;力求创新;链接生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命题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8).
[2]施丽聪.测评融入阅读教学,指向阅读能力的提升[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8).
作者简介:
杜彩虹,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
关键词:阅读材料;测试意图;核心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能力是最为核心的语文素养之一。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为作文积累更多的素材,从而让写作水平提升一个层次。同时,还能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今后升入高年级进行深层次阅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可见,阅读能力之于小学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历次的阅读测验分析出来。但是,这其中的测试题出的是否有水平,能够恰到好处地反映出学生的阅读水平,检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来看,现有的阅读测试评价现状并不乐观。这将严重影响教师对学生阅读水平的判断,不利于其养成阅读素养。因而,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测试评价研究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 阅读测试评价意图应回归“阅讀”本意
笔者认为,要让阅读测试评价回归阅读本意,需要我们重新理解阅读教学的基本价值及其担负的使命。阅读能力是阅读素养的核心能力。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测试方式就是纸笔测验。语文教师应意识到,纸笔测试要着重测验学生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和迁移能力。为了更好地让阅读测试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教师可以将上述四种能力进行细分。如,将认读能力分解为识字学词和朗读方法;将理解能力细分为概括大意、把握语义、读懂主旨和理解表达四种能力等。之后教师在根据这些细分目标能力进行评价。其中,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测试评价都要高度重视的能力,而阅读评价与迁移能力则随着年级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比如,在理解某一词语意思时,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能读懂句意便可,三、四年级的学生则要通过某些字、句初步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笔者在四年级的一次阅读测试中选取了《闲话沙尘暴》这篇文章。针对文本“它们(指扬沙和浮尘,笔者注)都属于轻度沙尘天气,地面能见度常在1-10公里之间。沙尘暴则是指地面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更强的沙尘天气。”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短文中‘小于1公里’在此处的作用是什么?”对此,有教师指出:“这个问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用法,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否超出课标要求了?”的确,如果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说,用数字等说明方法只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初步感悟即可,但通过文章重点词句理解所要表达的情感或内涵,却是新课标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明确要求。于是,在课后,笔者与其他几位教师经过深入探讨后,达成了共识:做好阅读测试,一定要深入研读新课标对每个学段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如此才能准确评价学生真实阅读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测评应该凸显课程意识,相关年级的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会对阅读测试评价大有裨益。
二、 精选测试文本,保证测试评价质量
阅读测试的文本内容与测试评价的质量密不可分。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会懂得用心去挑选测试文本,不会为此感到麻烦。比如,他会认真分析测试材料的文体、文章长度、难易程度以及写作的规范性等要素。如果这些均考虑在内,相信测试评价的质量必定会有所保证,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掌握就会更加准确。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能够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小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精心选择的阅读文本类型要注意多元化。近几年,阅读理解的选文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内阅读渐渐消失,课外阅读的量越来越大,类型也越来越多,现在阅读测试一般安排2~3篇课外阅读,大阅读以记叙文或散文为主,小阅读则以说明文、议论文、非连续性文本为主。所选择的阅读文章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文章字数应控制在800字左右。
三、 坚持“文题”原创,完善题型设计
所谓“文题”原创是指所选文章要具备文质兼美的特点,符合本年级学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一方面要让学生读完后有所收获;另一方面还要完成本次测评的目的。尽量不要选择课本上学过的课文,最好从课外读物中选取,可以是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新鲜感。还有,可以从网上寻找一些接地气的话题或者经典的名家名篇,可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篇文本,例如,作为泉州考区可选择“闽南方言还能存活多久”“西街印象”“中华一绝——提线木偶”等接地气的话题作为阅读文本;也可以选择紧扣时代脉搏的话题,例如关于微信的话题,关于共享单车,关于一带一路,关于世界经济共同体的话题。选择好阅读文本,还应该围绕着检测学生概括大意、把握语义、读懂主旨和理解表达等能力设计好测试的每一道题目,虽有一定难度,但能测试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
另外,目前我们的阅读测试还是以主观题为主。而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评中的选择题目是教师可以借鉴的,可以围绕阅读文本多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判断题,一方面有助于解放学生的部分书写作为测试负担;另一方面能够移出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题目。对于主观题也应该设计得有价值,要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阅读水平。相信会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有所锻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做到客观、完整地阅读测试评价,需要教师明确测试的最终意图,回归“阅读”本意,精选阅读测试文本,细化能力测试评价指标,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确保测试评价质量;题目设计要坚持“文题”原创,完善题型设计。唯有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测试评价改革,方能真正促进小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吴秋华.凸显层次;力求创新;链接生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命题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8).
[2]施丽聪.测评融入阅读教学,指向阅读能力的提升[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8).
作者简介:
杜彩虹,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