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新一届领导集体代表人民发出的声音。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基本现代化初步实现,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公平扎实推进,“学在淮安”品牌效应更加彰显。淮安教育正走在一条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创新之路上。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时代发展进步到今天,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荣誉、一种追求。对一位老师来讲,他的学生在班级里也许只是百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一个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理论永不过时。教师对学生没有爱不行,但光有爱也不行,还要有爱的技巧、爱的方法。只有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愿意为了自己的工作奉献一切,无怨无悔,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社会承认的、家长认可的好教师。
就教师群体而言,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国家的顶层设计,理应成为我们现在及今后几年内的努力方向。专任教师数量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学科结构以及学段、城乡分布结构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体制机制: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淮安实际出发,实践“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新时期淮安精神,实施以人才为核心支撑的“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担当、不断超越,做师德的标兵、学习的榜样、创新的先锋,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奉献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而言,一是师德师风过硬。全体教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名特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二是业务业绩突出。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名特教师有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有“拿手绝活”。三是教育科研扎实。全体教师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名特教师既教且研、成果丰硕,实现“两轮驱动”“双翼齐飞”。四是引领示范强劲。每位教师具有“舍我其谁”的决心和信心,是团队的核心和典范,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能够引领一批、带动一片。
综合而言,教师不是一般意义的教书匠,而是铸造灵魂的科学家。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
二、自我更新,提升名特教师队伍的品质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全民富裕,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样,要想全体教师都发展起来,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教师先发展起来。利用差异,带动发展,这是名特教师存在及培养的价值所在。为此,政府和教育部门首要做的是不断激发培养名特教师队伍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提升道德素养。“教师”二字意涵丰富、意味深长,可以说是一字千钧。名特教师队伍更是教育界的精英和表率,是教育系统的风向标,是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仰慕与敬重的对象,理当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教育引导名特教师以回报乡梓的情怀,远离一时的利益与物质诱惑,注重师德修养,严守师德规范,以大善大美之心植根淮安讲台,以星星之火点亮师德明灯。处处为人师表,循循善诱,任劳任怨,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熏陶感召学生与青年教师,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与青年教师的真诚,以自己的美好去感染甚至帮助学生与青年教师描绘他们自己的美好,努力托起孩子与青年教师愉悦成长的蓝天。
二是不断学习进步。教学相长,学无止境。已有荣誉是对自我从教以来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绩效的肯定与认同,但现在先进不代表今后先进,一时先进不代表永远先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需要名特教师个人不断更新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强化邻近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的合理搭配,坚持学习、实践与研究,勤于思考、总结和动笔,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独立教育科研能力,争做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努力成长为人民教育家。
三是发挥引领作用。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名师就是一个好团队。名特教师自身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提升业务水平,激励青年教师加强学习总结,加快他们成长的步伐,为淮安教育的优质教师队伍储备充足的后备人才。主动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支教送教,将自己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广大农村教师,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敢于当校长、局长、市长,善于立足长远考虑教育事业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规划、管理以及重大事项的论证中去,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撑。
三、整体发展,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整体发展,既是全员发展,也是全面发展。它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学校通力合作,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举措的结果。既大力培养名特教师,又从青年教师和基层教师抓起,以点带面促进全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大发展、大提升。
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更新机制,在每年新招聘教师中加大音体美等专任教师和男教师比例。尝试实行“教师走教制”,让优秀专职教师跨校任教,解决薄弱学科师资缺乏问题。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关注小学男教师培养。
二是强化师德教育与师能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评选市“十大师德之星”。完善师德考核奖惩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晋升和聘用的重要依据。统筹整合市级以上教师培训,合理编排全年培训计划,兼顾各层次、各学段、各学科教师,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和对技能学科教师的培训,切实做到以5年为一个周期完成全员培训任务。充分发挥教师境外培训基地作用,扩大教师出国培训规模。
三是加强教育人才选拔培养。淮安市政府牵头出台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管理实施意见,重点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建立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五个层次的梯队培养机制。各县(区)按照当地30周岁以下教师数的30%以上选拔培养教坛新秀、在职教师总数的10%以上选拔培养县级骨干教师,市级重点做好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和特级教师的培养、评选与推荐工作。同时,市、县(区)分别制定教育人才奖励与考核办法,促进名师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各学校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互相配合,形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合力。市财政、教育部门通过设立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逐年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经费的投入,科学制定绩效奖励办法,让广大名师、名校长政治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各学校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学校管理的新思路、新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脱颖而出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力求让每一位教师的潜力和资质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育振兴期学校,人才陶冶仰良师。淮安市委、市政府正以一种“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强烈紧迫感,持续奋斗、奋勇向前,为实现从“人民期盼”到“人民满意”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时代发展进步到今天,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荣誉、一种追求。对一位老师来讲,他的学生在班级里也许只是百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一个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陶行知“爱满天下”的理论永不过时。教师对学生没有爱不行,但光有爱也不行,还要有爱的技巧、爱的方法。只有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愿意为了自己的工作奉献一切,无怨无悔,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社会承认的、家长认可的好教师。
就教师群体而言,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国家的顶层设计,理应成为我们现在及今后几年内的努力方向。专任教师数量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学科结构以及学段、城乡分布结构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体制机制: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淮安实际出发,实践“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新时期淮安精神,实施以人才为核心支撑的“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担当、不断超越,做师德的标兵、学习的榜样、创新的先锋,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奉献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而言,一是师德师风过硬。全体教师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名特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二是业务业绩突出。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能力强,名特教师有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有“拿手绝活”。三是教育科研扎实。全体教师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名特教师既教且研、成果丰硕,实现“两轮驱动”“双翼齐飞”。四是引领示范强劲。每位教师具有“舍我其谁”的决心和信心,是团队的核心和典范,在自己进步的同时能够引领一批、带动一片。
综合而言,教师不是一般意义的教书匠,而是铸造灵魂的科学家。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
二、自我更新,提升名特教师队伍的品质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实现全民富裕,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样,要想全体教师都发展起来,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教师先发展起来。利用差异,带动发展,这是名特教师存在及培养的价值所在。为此,政府和教育部门首要做的是不断激发培养名特教师队伍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提升道德素养。“教师”二字意涵丰富、意味深长,可以说是一字千钧。名特教师队伍更是教育界的精英和表率,是教育系统的风向标,是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仰慕与敬重的对象,理当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教育引导名特教师以回报乡梓的情怀,远离一时的利益与物质诱惑,注重师德修养,严守师德规范,以大善大美之心植根淮安讲台,以星星之火点亮师德明灯。处处为人师表,循循善诱,任劳任怨,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熏陶感召学生与青年教师,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与青年教师的真诚,以自己的美好去感染甚至帮助学生与青年教师描绘他们自己的美好,努力托起孩子与青年教师愉悦成长的蓝天。
二是不断学习进步。教学相长,学无止境。已有荣誉是对自我从教以来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绩效的肯定与认同,但现在先进不代表今后先进,一时先进不代表永远先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需要名特教师个人不断更新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强化邻近学科和边缘学科课程的合理搭配,坚持学习、实践与研究,勤于思考、总结和动笔,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独立教育科研能力,争做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努力成长为人民教育家。
三是发挥引领作用。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名师就是一个好团队。名特教师自身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提升业务水平,激励青年教师加强学习总结,加快他们成长的步伐,为淮安教育的优质教师队伍储备充足的后备人才。主动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支教送教,将自己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广大农村教师,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敢于当校长、局长、市长,善于立足长远考虑教育事业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规划、管理以及重大事项的论证中去,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撑。
三、整体发展,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整体发展,既是全员发展,也是全面发展。它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学校通力合作,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举措的结果。既大力培养名特教师,又从青年教师和基层教师抓起,以点带面促进全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大发展、大提升。
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更新机制,在每年新招聘教师中加大音体美等专任教师和男教师比例。尝试实行“教师走教制”,让优秀专职教师跨校任教,解决薄弱学科师资缺乏问题。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关注小学男教师培养。
二是强化师德教育与师能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评选市“十大师德之星”。完善师德考核奖惩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晋升和聘用的重要依据。统筹整合市级以上教师培训,合理编排全年培训计划,兼顾各层次、各学段、各学科教师,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和对技能学科教师的培训,切实做到以5年为一个周期完成全员培训任务。充分发挥教师境外培训基地作用,扩大教师出国培训规模。
三是加强教育人才选拔培养。淮安市政府牵头出台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管理实施意见,重点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建立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五个层次的梯队培养机制。各县(区)按照当地30周岁以下教师数的30%以上选拔培养教坛新秀、在职教师总数的10%以上选拔培养县级骨干教师,市级重点做好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和特级教师的培养、评选与推荐工作。同时,市、县(区)分别制定教育人才奖励与考核办法,促进名师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各学校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互相配合,形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合力。市财政、教育部门通过设立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逐年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经费的投入,科学制定绩效奖励办法,让广大名师、名校长政治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各学校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学校管理的新思路、新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脱颖而出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力求让每一位教师的潜力和资质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育振兴期学校,人才陶冶仰良师。淮安市委、市政府正以一种“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强烈紧迫感,持续奋斗、奋勇向前,为实现从“人民期盼”到“人民满意”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