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德育的张力看德育实效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谈及学校德育的问題时,人们常提到“5 2=0”。那么,“5 2”真的等于“0”吗?如果不等于“0”,原因何在?如果等于“0”,又意味着什么?如何破解这一问题?
  “5 2=0”作为一个命题,其成立的前提假设是:一是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是完全割裂、二元对立的,两者的教育力量是对等的,而且学校发挥的是正向功能,社会的影响是负向的。二是学校德育相对于社会、家庭而言,并未发挥主导作用。三是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完全受外界影响,没有自主性。四是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其研究证实了“5 2=0”这一事实存在。
  而现实状况及相关研究并未证实这些假设的正确性,因为:一是社会也存在正能量,如不断出现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好人好事;学校中也会存在负向的道德影响,如弄虚作假的公开课、过度惩罚学生的不当行为;社会的道德影响与学校德育并不能完全割裂,大多数国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学校教育,学校德育的有效性也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二是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德育为首的教育目的过程中,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主渠道,学校德育仍发挥着不容否认的主导作用。三是学生不可能完全受外界的影响,忽视学生的自主性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误判。四是尽管“5 2=0”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却鲜有相关的研究给予验证。
  一个存在问题的命题在一定程度上能被大家普遍认同,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一是“5 2=0”这一现象虽不是一般存在或普遍存在,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二是人云亦云,缺乏反思、批判。这里不否认第二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但更关注第一种情况,因为教育者对此更为关注。他们常常怀有保护学生身心不受伤害的教育责任感,担忧社会“道德坍塌”对学校“应然”教育造成严重冲击,希望建构更为有效的学校德育。
  “5 2=0”作为一种被“认同”的现象,笔者认为其实是学校德育张力的折射所致,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道德底线坍塌与学校道德教育之间的张力。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道德秩序并未形成,加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导致社会中普遍存在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为了攫取更多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出现了一些屡见不鲜的道德败坏现象,突破了道德底线。在社会道德底线失守的情况下,学校仍是以道德教育为主旨。如此,就出现了德育错位。第二,时代要求个体成为道德责任主体与受教者作为道德客体的现实之间的张力。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下个体的生存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前者则充满异质性、复杂性,对个体的独立性、创造性要求更高。复杂的、充满伦理风险的社会境遇,要求个体具有独立的道德抉择能力和较强的道德想象力。而当下我国的学校德育是以“灌输”为方法论,尽管也会采用一些启发式教学方法,所着力的仍是让学生接受既定内容,受教育者实质上扮演的仍是客体角色,并未真正成为道德主体。第三,道德权威的“祛道德化”与学校德育的正当性认同之间的张力。我国具有“官师合一”的文化传统,弘扬主流思想价值观是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学校德育的正当性以公共权力的正义、公正为前提,当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存在问题时,学校德育的正当性也常常受到质疑。在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相伴而生的腐败泛化、贫富差距过大、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影响了公共权力的公信力,进而影响了人们对学校德育的正当性认同。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张力,就会导致学校德育失效。
  当学校德育与社会道德现实存在错位时,当德育失效现象已不容忽视时,当社会转型要求建构新的道德秩序时,就需要基于时代背景重新理清学校德育的前提假设,明确道德人格定位,以便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
  近些年来,尽管人们进行了主体道德教育、生活德育、公民道德教育等各种改革,但主旋律仍是人民伦理引领下的美德教育,仍未脱离与计划经济、强国家弱社会(政府统领市场和社会)相适应的德育模式。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主要由政府运作,其内在逻辑是“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其他利益关系的处理也是在集体-个人关系的框架下进行,集体利益优先的合法性赋予了人民伦理、美德教育以正当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社会和市场三者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和社会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力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维护个体的权利和利益、如何过有尊严的公共生活、如何与他者实现合作共赢。如此,个体所面对的利益关系较之以往更为复杂多样,作为调整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道德教育要随之重构或改变。
  道德、道德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经济的产物,需要与资源配置的形式相适应。在当下国家、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已发生变化并逐渐走向均衡、和谐的情况下,公共权力的正当性认同奠基于公平和正义,有道德的市场秩序建构需要契约精神,社会组织的有效运作需要道德自治。基于此,学校道德教育的前提假设应做以下转变:由着力于集体利益至上的行为规范转向如何通过正义原则维护、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由“灌输”为本体的德育方式转向道德引领与道德自治相结合;由单一的、静态的人性假设转向多维的、动态的人性观。与这些假设相应的道德人格不是君子人格、臣民人格,而是公民人格。
  通过一滴水可以看到太阳,走向“5 2=0”的背后可以引发对学校德育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愿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闫旭蕾,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赵 庭
其他文献
2月23日,2017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在北京召开。会前,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对会议的召开作出批示。  会议强调,教育科研战线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研究全过程。二要围绕教育现代化,聚焦重大教育命题,切实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三要不断改进科研方式,努力提高
以知识为载体进行学科德育,必须通过学生的道德体认来进行教学,其基本过程是德育的体验-辨析-内化-引领。道德体认总是从体验开始的,体验是基础,是以身体之、以心悟之的过程
日前,教育部印发《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包括6个方面共计35项内容,涵盖了今年教育部将开展的重点工作。在“持续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意见》提出多项内容,包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研究制订并适时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深化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中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处于同等地位的劳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更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如何才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呢?笔者结合近几年学校教
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和大家讨论一下现代学校德育问题。学校德育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热点话题,也是长期以来各级学校以及全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今天将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德育”。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一方面是缘于近二十年来本人所进行的教学与研究;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我认为中国现代的学校德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今后如何应对的问题,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根本的出发点,或者说是问题的根源,
2月5日至7日,教育部副部长李晓红率团出席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九个人口大国2030年教育部长级会议。李晓红在会上作了发言,重点介绍推进2030年教育中国战略与行动。他指出,中国目前正在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今后将从三个方面采取行动落实2030年教育目标:一是夯实基础,扩大普及面,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二是先补短板,确保底线,促进教育公平包容。三是能力为重,提高质量,增强教
近日,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天才少年付云皓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记者的专访以“奥运天才坠落之后”为名,引发了付云皓的自白书《我没有坠落,我正在脚踏实地处》。不少人批评记者已经先入为主,将在二本院校任教的付云皓视为“坠落者”,无论他如何表现都会写出一个类似“伤仲永”的故事。在自白书中,付云皓用提出孪生素数的张益唐先生的例子来提醒记者,过平淡的生活未必意味着学术能力差,更不能将之等同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