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欣赏教学是中学美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美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欣赏内容,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欣赏教学。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专题欣赏、随堂欣赏及现场欣赏。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方法;欣赏教学
一、美术欣赏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美术欣赏范围广泛,历史悠久,渗透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绘画、剪纸、陶艺、雕塑等都是美术欣赏的范畴,它们交相辉映于璀璨夺目的艺苑里,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和卓越的精神追求。人对于美的认识和感受存在着能力和认知境界上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后天的培养和熏陶是可以提升和改变的。
中学生处在身体、心理快速成长的阶段,急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标准。美术课程的欣赏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是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接受活动,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通过美术欣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开阔艺术视野,丰富美术知识,培养美感,提高独立辨别美丑的能力,积累丰富的美学经验,还能逐步形成自我的审美观念,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逐渐形成高尚的审美艺术情操,进而提高艺术素养。教师有必要结合新课改,将欣赏教学的新目标、新内容、新方法融入到美术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二、美术欣赏的内容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是少年心理世界的反映,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的欣赏。
三、美术欣赏的角度
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
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最后的晚餐》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
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
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当然,像一些静物画、肖像画及一些工艺品,就不必非得深控其思想内涵了。
四、美术欣赏的方法
1.专题欣赏
教师课前要经过充分的准备,确定出欣赏的主题和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而有的在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学习领会。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欣赏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放幻灯片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在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学生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
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同时,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3.现场欣赏
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在每种欣赏教学后,教师还要及时检查和总结。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考试的方法来进行,以达到复习巩固、减少学生遗忘的作用。
总之,美术欣赏教学在中学生的身心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美术教师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选择合理的欣赏内容,采用恰当的欣赏方法,变教学主体为主导,鼓励学生主动探寻知识,主动提升美术修养,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会生活、懂生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窦华吉,丁立慧.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评述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0(4).
[2]杨萍.初探初中美术欣赏课的作用和意义[J].新疆教育,2012(8).
[3]赵耀庆.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困惑[J].中国美术教育,1996(1).
[4]朱凌怡.浅谈欣赏教学中的听与讲[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5)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方法;欣赏教学
一、美术欣赏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美术欣赏范围广泛,历史悠久,渗透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绘画、剪纸、陶艺、雕塑等都是美术欣赏的范畴,它们交相辉映于璀璨夺目的艺苑里,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和卓越的精神追求。人对于美的认识和感受存在着能力和认知境界上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后天的培养和熏陶是可以提升和改变的。
中学生处在身体、心理快速成长的阶段,急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标准。美术课程的欣赏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是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接受活动,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通过美术欣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开阔艺术视野,丰富美术知识,培养美感,提高独立辨别美丑的能力,积累丰富的美学经验,还能逐步形成自我的审美观念,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逐渐形成高尚的审美艺术情操,进而提高艺术素养。教师有必要结合新课改,将欣赏教学的新目标、新内容、新方法融入到美术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二、美术欣赏的内容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它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接受,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三是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欣赏,这些作品是少年心理世界的反映,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的欣赏。
三、美术欣赏的角度
教师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
一是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最后的晚餐》画的耶稣和门徒们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的惊异神情动态;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
二是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如:徐悲鸿的《八骏图》,画家采用国画水墨技法,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最后的晚餐》中,画家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更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
三是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的讲授,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比如在讲达·芬奇的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以及他刻苦研究解剖学、透视学的有趣事例。
四是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中一位红军小鬼依偎在老红军身旁,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的感人场面。当然,像一些静物画、肖像画及一些工艺品,就不必非得深控其思想内涵了。
四、美术欣赏的方法
1.专题欣赏
教师课前要经过充分的准备,确定出欣赏的主题和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而有的在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欣赏的同时更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学习领会。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欣赏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放幻灯片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在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学生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
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同时,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3.现场欣赏
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在每种欣赏教学后,教师还要及时检查和总结。可以采用提问、谈话及考试的方法来进行,以达到复习巩固、减少学生遗忘的作用。
总之,美术欣赏教学在中学生的身心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美术教师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选择合理的欣赏内容,采用恰当的欣赏方法,变教学主体为主导,鼓励学生主动探寻知识,主动提升美术修养,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会生活、懂生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窦华吉,丁立慧.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评述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0(4).
[2]杨萍.初探初中美术欣赏课的作用和意义[J].新疆教育,2012(8).
[3]赵耀庆.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困惑[J].中国美术教育,1996(1).
[4]朱凌怡.浅谈欣赏教学中的听与讲[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