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创建于2001年,2010年被认定为上海市重点专业。2012年国际商务专业获上海市教委批复,成为与上海电机学院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试点专业。本专业依托上海商贸、闵行职业教育集团、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上海市外经贸企业协会、上海电气集团等行业企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形成了“校企融合,岗证结合”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国际贸易业务员中级考证合格率达80%左右,学生就业形势喜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8%。但随着外贸行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我校国际商务专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特制定国际商务专业五年建设规划。
一、外贸行业发展与专业培养目标
(一)外贸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形态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上海市基本建成兼具“腹地型”和“转口型”的国际贸易中心,并把现代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从50%提高到70%以上。2013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2.1万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占据着中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并连续4年位居全球首位。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带动新一轮外贸企业涌入热潮。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内外贸一体化,催生外贸人才的数量和规格上的新需求。
根据行业业态的变化,国际商务专业培养除培养国际商务专业操作技能外,从业人员还需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娴熟的电子商务平台运作能力,扎实的商务英语能力以及产品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迫切需要学校依据企业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改革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和职业素养,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和法律法规,掌握娴熟的电子商务平台运作能力,扎实的商务英语能力以及机电产品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够胜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等外贸岗位群工作,尤其是面向装备制造业机电产品贸易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建设思路
依托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上海市外经贸行业协会、上海商贸、闵行职业教育集团等行业企业,联合上海电机学院,在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改革国际商务专业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坚持专兼职结合、企业特聘的工作思路,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坚持校企融合,坚持工学结合,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与培养模式。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深化“校企融合,岗证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课证岗融合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双师型、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商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2.具体目标
一是依托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上海商贸、闵行职业教育集团等行业企业,联合上海电机学院,构建中高职贯通立交桥,进一步深化“校企融合,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扎实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娴熟的国际商务操作技能和电子商务营销能力,产品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课证岗融合的课程体系。
三是与企业合作,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将《外贸单证实务》建设成为上海市级标准精品课程、将《商务英语》《营销实务》建成校级精品课程,校企一体开发《中高职贯通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四是培养国际商务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3名,注重培养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聘请2名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五是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一批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的生产性的实训、实习基地。在现有10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建设3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第一,深化“校企融合、岗证结合”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构建“课证岗融合”中高职一体化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第三,推进“教学做”一体化与“校企”一体化特色的课程建设。
一是基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推进“校企一体化”中高职贯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二是立足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推进“教学做”一体的项目课程的建设。
四、专业建设制度与环境
第一,形成校企共建专业运行的有效机制。
第二,校企合作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提升专业能力。
第三,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一是为更好地推进营销师考证,在原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购进营销师实训平台。
二是建立完善的校企对话协作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形成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高效运作机制。按照企业实际形成高仿真的职业环境,五年内新增8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第四,创建多元评价和监控体系。
五、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我校每年承担电子商务职业技能鉴定人数为累计达到上万人次。近年来,我校每年都承办由闵行区人保局组织的的电子商务中、高级竞赛,规模也已达数百人次。
二是我校国际商务专业一直与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开展校际合作与对口支援,通过教师交流学习、专业建设培训、学生培训等多重形式,为中部地区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帮助力度,提升专业辐射能力。
三是拟搭建以全国外经贸行业协会牵头,集聚相关企业、学校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员的培训基地拟在我校设立。该基地为人才培养服务型实战基地,它将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各类企业培养跨境电商高技能人才。
一、外贸行业发展与专业培养目标
(一)外贸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形态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上海市基本建成兼具“腹地型”和“转口型”的国际贸易中心,并把现代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从50%提高到70%以上。2013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2.1万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占据着中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并连续4年位居全球首位。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带动新一轮外贸企业涌入热潮。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内外贸一体化,催生外贸人才的数量和规格上的新需求。
根据行业业态的变化,国际商务专业培养除培养国际商务专业操作技能外,从业人员还需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娴熟的电子商务平台运作能力,扎实的商务英语能力以及产品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迫切需要学校依据企业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改革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和职业素养,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和法律法规,掌握娴熟的电子商务平台运作能力,扎实的商务英语能力以及机电产品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能够胜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等外贸岗位群工作,尤其是面向装备制造业机电产品贸易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建设思路
依托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上海市外经贸行业协会、上海商贸、闵行职业教育集团等行业企业,联合上海电机学院,在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改革国际商务专业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坚持专兼职结合、企业特聘的工作思路,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坚持校企融合,坚持工学结合,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与培养模式。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深化“校企融合,岗证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课证岗融合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双师型、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商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2.具体目标
一是依托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上海商贸、闵行职业教育集团等行业企业,联合上海电机学院,构建中高职贯通立交桥,进一步深化“校企融合,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扎实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娴熟的国际商务操作技能和电子商务营销能力,产品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课证岗融合的课程体系。
三是与企业合作,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将《外贸单证实务》建设成为上海市级标准精品课程、将《商务英语》《营销实务》建成校级精品课程,校企一体开发《中高职贯通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四是培养国际商务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3名,注重培养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聘请2名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五是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一批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的生产性的实训、实习基地。在现有10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建设3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第一,深化“校企融合、岗证结合”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构建“课证岗融合”中高职一体化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第三,推进“教学做”一体化与“校企”一体化特色的课程建设。
一是基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推进“校企一体化”中高职贯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二是立足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推进“教学做”一体的项目课程的建设。
四、专业建设制度与环境
第一,形成校企共建专业运行的有效机制。
第二,校企合作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提升专业能力。
第三,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一是为更好地推进营销师考证,在原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购进营销师实训平台。
二是建立完善的校企对话协作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形成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高效运作机制。按照企业实际形成高仿真的职业环境,五年内新增8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第四,创建多元评价和监控体系。
五、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我校每年承担电子商务职业技能鉴定人数为累计达到上万人次。近年来,我校每年都承办由闵行区人保局组织的的电子商务中、高级竞赛,规模也已达数百人次。
二是我校国际商务专业一直与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开展校际合作与对口支援,通过教师交流学习、专业建设培训、学生培训等多重形式,为中部地区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帮助力度,提升专业辐射能力。
三是拟搭建以全国外经贸行业协会牵头,集聚相关企业、学校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员的培训基地拟在我校设立。该基地为人才培养服务型实战基地,它将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各类企业培养跨境电商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