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读本是诗歌鉴赏的一部分,但离谱的误读还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如抓住如下关系解读,往往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情与景的关系
诗歌要想不误读,首先要把握情感基调,有时作者写了直接抒情的字眼,把握住便一切豁然开朗。但是很多情况下,古典诗歌是间接抒情,于是,情景关系作为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一组关系,直接决定了诗歌主题情调的走向,这方面主要看情和景的顺接还是逆接。(一)顺接指情和景处于同一性质,正面映衬,可分为乐景乐情和哀景哀情两类;(二)逆接指情和景表面处于对比反衬的地位。本来应该有乐景哀情和哀景乐情两种情况,但后一种用外在的哀景衬托自己得意之情,多少显得抒情主人公比较“残忍”,所以极其少见,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斯人独憔悴”,乐景哀情的情况就算正常了。请看: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这两首诗从题目可知,都是送别诗,其基本情调一般是感伤,第一首下文的“泪沾巾”就是明证;第二首作者说自己也是“忆归人”,同样寄托了思乡之苦。但情和景的关系并不相同。第一首首句“花飞欲尽春”,说明暮春时分,落红满地,春意阑珊,作品呈现出萧条冷落的色调,和情感基调属于顺接关系,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而第二首则不同,新春刚来,山、鸟、江、风等风光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色调温暖,富有朝气,这样的景象和送友人的感伤情怀相对照,两者形成逆接,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就显而易见了。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所谓整体指的是一首诗所创造的整体氛围,还可指出题人对题目的整体设置。细节组成整体,但整体自然大于细节之和,所以把握整体更重要,考生的主要失误往往在于纠缠于细节而忽视整体的感知,以偏概全,结果可能因为一个细节理解的偏差而整体理解滑向误读。基本原则是“词不离句,词不离篇”,不能因某个意象、某个句子的理解推翻对整个诗歌情调的把握。例如:
最爱东山晴后雪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总体把握本诗,能够看到,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不难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但是只顾个别句子,就会误入歧途,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有的学生盯住“只知逐胜忽忘寒”,就已经够偏颇了,雪上加霜的是对“胜”字美景这一义项理解还不到位,结果只抓住“忽忘寒”三个字,得出作者是一个“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形象。
虚与实的关系
这组关系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它是诗歌拓展内容的重要手段,立足写作时的实际状况,而展开联想想象,丰富诗歌内容的同时,往往意在形成某种对比。学习或考试经验欠缺者往往难以察觉,所以看清标志词如“想”“思”“忆”“念”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虚实关系表现为很多形式:①现在与过去;②现在和将来;③现实和梦境;④此地和异地;⑤画内与画外;⑥情和景;⑦文本实写与读者联想想象。例如:
落叶
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问: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由题目落叶可知本诗所描写的季节是秋季,通观全诗其意象的萧瑟则可证明。而第二联之所以会与上下文不同,第三句诗有明显标志。第一个词是“翻思”,也就是回想表明本诗有“现在和过去”类型的虚实结合手法,另一个词是“春日”则把读者带到了另一个时空,这样意思就比较明显了:虚写春天的日子。读者自可以想见当时风和日丽,绿叶红花,而这样明丽的景象当然和当下的重重落叶“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更加衬托出了现场凄惨之貌,而落叶在秋风中的四处飘荡又和最后一联松的自立形成对照,作者的志愿也就在对比中暗示出来。
文本与背景的关系
尽管创作是一个很复杂的内在心理活动,但古典诗歌鉴赏是特别注重外围研究,讲究知人论世的。人,就是作者,知人就是了解作者创作该作品时的基本状况;世,就是社会环境,论世就是尽量多地了解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
(1)主动把握注解及题干信息。出题人为了预防考生答题严重出偏,常常通过注释暗示背景,通过题干指引考生答题。经过多年的历练,多数考生已经能够自觉地将这种暗示当作自己做题的“福利”善加利用;(2)灵活运用背景知识。所谓灵活,就是不能胶柱鼓瑟,生搬硬套,一个作家总体呈现某种风格,并不代表他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调调。
以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为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①上,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本作品陷阱较多,一是素以旷达超脱著称的苏轼,二是“超然”台,于是不少考生不假思索,把情感定位于超然旷达。待到答案发下,见“苦闷”是关键词,颇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说苏轼在本词表达超然旷达的情感也未必尽错——这一点评卷时也是有争议的。注解①②既可解做苦闷方向,也可说苦中作乐的洒脱。但出题人在题干中的提示决定了答题方向:“咨嗟”、“休对”、“且将”是三个关键词,其中“咨嗟”就是叹息之意,如《蜀道难》:侧身西望长咨嗟。这一声叹息,结合注释“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考生知道这意味着贬官,其实已经叹出了胸中不得志的郁闷之气。再有“休对”、“且将”更是将就的意思,这样暂时排遣苦闷之意就可确定了。
情与景的关系
诗歌要想不误读,首先要把握情感基调,有时作者写了直接抒情的字眼,把握住便一切豁然开朗。但是很多情况下,古典诗歌是间接抒情,于是,情景关系作为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一组关系,直接决定了诗歌主题情调的走向,这方面主要看情和景的顺接还是逆接。(一)顺接指情和景处于同一性质,正面映衬,可分为乐景乐情和哀景哀情两类;(二)逆接指情和景表面处于对比反衬的地位。本来应该有乐景哀情和哀景乐情两种情况,但后一种用外在的哀景衬托自己得意之情,多少显得抒情主人公比较“残忍”,所以极其少见,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斯人独憔悴”,乐景哀情的情况就算正常了。请看: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这两首诗从题目可知,都是送别诗,其基本情调一般是感伤,第一首下文的“泪沾巾”就是明证;第二首作者说自己也是“忆归人”,同样寄托了思乡之苦。但情和景的关系并不相同。第一首首句“花飞欲尽春”,说明暮春时分,落红满地,春意阑珊,作品呈现出萧条冷落的色调,和情感基调属于顺接关系,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而第二首则不同,新春刚来,山、鸟、江、风等风光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色调温暖,富有朝气,这样的景象和送友人的感伤情怀相对照,两者形成逆接,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就显而易见了。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所谓整体指的是一首诗所创造的整体氛围,还可指出题人对题目的整体设置。细节组成整体,但整体自然大于细节之和,所以把握整体更重要,考生的主要失误往往在于纠缠于细节而忽视整体的感知,以偏概全,结果可能因为一个细节理解的偏差而整体理解滑向误读。基本原则是“词不离句,词不离篇”,不能因某个意象、某个句子的理解推翻对整个诗歌情调的把握。例如:
最爱东山晴后雪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总体把握本诗,能够看到,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不难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但是只顾个别句子,就会误入歧途,得出错误的结论。如有的学生盯住“只知逐胜忽忘寒”,就已经够偏颇了,雪上加霜的是对“胜”字美景这一义项理解还不到位,结果只抓住“忽忘寒”三个字,得出作者是一个“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形象。
虚与实的关系
这组关系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它是诗歌拓展内容的重要手段,立足写作时的实际状况,而展开联想想象,丰富诗歌内容的同时,往往意在形成某种对比。学习或考试经验欠缺者往往难以察觉,所以看清标志词如“想”“思”“忆”“念”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虚实关系表现为很多形式:①现在与过去;②现在和将来;③现实和梦境;④此地和异地;⑤画内与画外;⑥情和景;⑦文本实写与读者联想想象。例如:
落叶
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问: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由题目落叶可知本诗所描写的季节是秋季,通观全诗其意象的萧瑟则可证明。而第二联之所以会与上下文不同,第三句诗有明显标志。第一个词是“翻思”,也就是回想表明本诗有“现在和过去”类型的虚实结合手法,另一个词是“春日”则把读者带到了另一个时空,这样意思就比较明显了:虚写春天的日子。读者自可以想见当时风和日丽,绿叶红花,而这样明丽的景象当然和当下的重重落叶“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更加衬托出了现场凄惨之貌,而落叶在秋风中的四处飘荡又和最后一联松的自立形成对照,作者的志愿也就在对比中暗示出来。
文本与背景的关系
尽管创作是一个很复杂的内在心理活动,但古典诗歌鉴赏是特别注重外围研究,讲究知人论世的。人,就是作者,知人就是了解作者创作该作品时的基本状况;世,就是社会环境,论世就是尽量多地了解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
(1)主动把握注解及题干信息。出题人为了预防考生答题严重出偏,常常通过注释暗示背景,通过题干指引考生答题。经过多年的历练,多数考生已经能够自觉地将这种暗示当作自己做题的“福利”善加利用;(2)灵活运用背景知识。所谓灵活,就是不能胶柱鼓瑟,生搬硬套,一个作家总体呈现某种风格,并不代表他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调调。
以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为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①上,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本作品陷阱较多,一是素以旷达超脱著称的苏轼,二是“超然”台,于是不少考生不假思索,把情感定位于超然旷达。待到答案发下,见“苦闷”是关键词,颇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说苏轼在本词表达超然旷达的情感也未必尽错——这一点评卷时也是有争议的。注解①②既可解做苦闷方向,也可说苦中作乐的洒脱。但出题人在题干中的提示决定了答题方向:“咨嗟”、“休对”、“且将”是三个关键词,其中“咨嗟”就是叹息之意,如《蜀道难》:侧身西望长咨嗟。这一声叹息,结合注释“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考生知道这意味着贬官,其实已经叹出了胸中不得志的郁闷之气。再有“休对”、“且将”更是将就的意思,这样暂时排遣苦闷之意就可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