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时,为有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应当基于“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基本价值观,通过围绕地理教学内容,采用地理学习的基本思维和方法,制订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案,以达到预期教学工作目标。本文以新人教版“黄土高原”为例,就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新时期中学地理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时,应当科学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达到地理学科既定教育目的。在实际教学培养时,需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优化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地理素养。
一、中学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
(一)时空视角的认知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基本出发点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征,学生进行中学地理学习时,需培养学生的时空视角认知能力,将地球划分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以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深度与广度。通过对时空视角的认知差异训练,可使得学生基于差异性视角,对地理环境特征与差异进行分析,辅助学生思考人类与地球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提供有效支撑。
(二)多维多要素思考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必要过程
多角度多要素思考是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必由之路,在地理学研究过程中,需对纷繁复杂的自然、人文、地质等要素进行交叉剖析,但是不同区域的各个因素的交叉深度不同,给地理研究造成一定难度。中学生进行地理学科学习时,应当具备一定的多角度多要素思考,可对地理内容进行深入探析,找出“人对地”与“地对人”的实际影响,进而使得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1]。
(三)强化实践活动有助于“人地协调观”的巩固
学生在地理学习时,通过虚拟真实的情境的建构,使得学生通过实践实验操作,检验地理教材学习的相关内容,以及检验学生的地理实际学习情况,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不足,并给予学生针对性学习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实力,有效巩固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四)逐级提升“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层次
通过对“人地协调观”进行解析可知,该素养表现为不同的水平与层次,且突出水平层次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对中学生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进行培养时,应当使得学生的人地协调素养逐级提升。如初级阶段培养时,主要使学生了解人类与地理的关系,可以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实际影响;中级阶段培养时,应当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地关系的影响;高阶素养培养时,需使学生反思人地关系,并提出新时期开发过程中的人地矛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铺垫基础。
二、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
为深入阐述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有效性,笔者以新人教版关于“黄土高原”的相关地理教学内容为论述对象,剖析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的现实开展效果。
(一)读透区域时空背景,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垫基
要读透区域时空背景,教师可采取图文结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明确黄土高原的基本地理特征,同时具备对黄土高原的文化认知。黄土高原地处我国的北方地区,对北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并且是中华文明繁衍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为使得中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地理区域面貌进行全面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在不同比例、动画模型的教学演示下,让学生可从地质地貌视角、政治视角、经济视角、交通视角等,对黄土高原进行多方位的解读了解,從而更好地认识了解黄土高原。
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引导时,教师突出图文结合的教学呈现方式,使得学生了解母亲河的诞生与发展历史,黄河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力。在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后,教师可基于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对黄土高原进行深入解析,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体会黄土高原内在的历史底蕴,有效调动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积极性。
为使得学生形成相应的地理“人地协调观”意识,教师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提炼,突出具有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特色,辅助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的风俗人情进行学习了解。为学生建构沉浸式学习场景,如教师可为学生播放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歌曲《信天游》,并展示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景区,陕北窑洞、壶口瀑布、宝塔山等。
(二)多维多要素思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思维能力
为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人地协调观”认知高度,保证学生地理课程的综合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考。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并对猜测的观点进行科学论证。如黄土高原的“风成说”论点,学生可通过资料查找,对相关论点进行分析论证,进而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效提升学生地理内容的学习综合水平。
学生在对黄土高原的形成进行探究思考后,可使得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沟壑形成进行深入了解。由于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且裸露于地表,在夏季暴雨的极端天气下,使得黄土高原被不断冲刷,形成独特的黄土高原地貌。在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前世今生进行全面了解后,可有助于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产生更深的认知,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形成奠定基础。
研究黄土高原居住环境——窑洞。利用黄土的土质直立性强,不易崩塌且非常干燥的特点,便于建窑洞,让学生了解了人类可利用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特点,改善居住环境,即“人”对“地”的关系。
(三)鼓励学生实践活动,提升“人地协调观”的认知层次
纸上学来终觉浅。在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后,应当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升华,避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无法对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形成深入的认识,不利于中学生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提升。为使得学生完成深度学习与知识内化,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练习,为学生创设实践练习学习场景,使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对“人地协调观”形成深度认知。 在教师指导学生探究黄土高原的成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探究在黄土高原演变过程中,具体是哪些因素导致黄土高原出现如今的地质面貌,如黄土高原的“风成说”或“水成说”,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流程设计与实验操作开展。
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学习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教师应当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师生合作完成黄土高原成因探究实验工作,对黄土高原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如针对黄土高原的土质、地形、植被、降水等地理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启发蒙学生的地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地理课程的实践学习水平。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并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思考如何避免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通过地理实践课程的教学引导,可使学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深入解析,了解到近代人类过度开发造成的恶劣影响。在协调人类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首先,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環境,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容量处于均衡状态下;其次,在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进行治理时,应当采取多种举措保护物种多样性,避免人类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如修建梯田、挡土坝、植树种草等,有效缓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保护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最后,在对黄土高原进行保护时,应当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杜绝过度放牧问题的出现,使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恶化,影响到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进而在学生思想上形成: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对人类生活活动轨迹进行合理科学规划,有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而提升了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层次。
(四)开展协作探究指导,树立正确的地理“人地协调观”
为树立中学生正确的地理“人地协调观”,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设定相关生活问题情境,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挖掘学生地理学习潜能,有效提高学生地理综合学习实力。如学生学习“黄土高原”相关地理内容时,为深化学生的地理人地协调意识,教师可设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课题,引导学生探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相关举措。
在具体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小组合作与师生互动,对课外地理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有效拓展学生的地理学习视野,使得学生可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水土流失治理举措。在地理实践练习课程教学引导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操作积极性与热情,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应当辅助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细化,对操作环节进行划分,保证每一位学习小组的成员都可参与其中。通过相关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到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时,必须很好地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结束语
综上,文中以中学地理教材“黄土高原”的相关地理教学内容为例,阐述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现实路径,旨在说明“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围绕地理教学内容,采用地理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出“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教学策略优化的有效措施和路径。在今后教学工作开展中,对地理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优化,以推动“人地协调观”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为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松梅.初中学段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巴西”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3):44-46.
[2]杨修志,贾素知.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1):41-43.
[3]李佳宬,乔慧峰,裴娜娜,等.初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6):27-28.
[4]荣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一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6-7.
关键词: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新时期中学地理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时,应当科学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达到地理学科既定教育目的。在实际教学培养时,需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优化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地理素养。
一、中学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
(一)时空视角的认知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基本出发点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征,学生进行中学地理学习时,需培养学生的时空视角认知能力,将地球划分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以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深度与广度。通过对时空视角的认知差异训练,可使得学生基于差异性视角,对地理环境特征与差异进行分析,辅助学生思考人类与地球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提供有效支撑。
(二)多维多要素思考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必要过程
多角度多要素思考是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必由之路,在地理学研究过程中,需对纷繁复杂的自然、人文、地质等要素进行交叉剖析,但是不同区域的各个因素的交叉深度不同,给地理研究造成一定难度。中学生进行地理学科学习时,应当具备一定的多角度多要素思考,可对地理内容进行深入探析,找出“人对地”与“地对人”的实际影响,进而使得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1]。
(三)强化实践活动有助于“人地协调观”的巩固
学生在地理学习时,通过虚拟真实的情境的建构,使得学生通过实践实验操作,检验地理教材学习的相关内容,以及检验学生的地理实际学习情况,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不足,并给予学生针对性学习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实力,有效巩固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四)逐级提升“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层次
通过对“人地协调观”进行解析可知,该素养表现为不同的水平与层次,且突出水平层次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对中学生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进行培养时,应当使得学生的人地协调素养逐级提升。如初级阶段培养时,主要使学生了解人类与地理的关系,可以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实际影响;中级阶段培养时,应当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地关系的影响;高阶素养培养时,需使学生反思人地关系,并提出新时期开发过程中的人地矛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铺垫基础。
二、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
为深入阐述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有效性,笔者以新人教版关于“黄土高原”的相关地理教学内容为论述对象,剖析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的现实开展效果。
(一)读透区域时空背景,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垫基
要读透区域时空背景,教师可采取图文结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明确黄土高原的基本地理特征,同时具备对黄土高原的文化认知。黄土高原地处我国的北方地区,对北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并且是中华文明繁衍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为使得中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地理区域面貌进行全面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在不同比例、动画模型的教学演示下,让学生可从地质地貌视角、政治视角、经济视角、交通视角等,对黄土高原进行多方位的解读了解,從而更好地认识了解黄土高原。
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引导时,教师突出图文结合的教学呈现方式,使得学生了解母亲河的诞生与发展历史,黄河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力。在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后,教师可基于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对黄土高原进行深入解析,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体会黄土高原内在的历史底蕴,有效调动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积极性。
为使得学生形成相应的地理“人地协调观”意识,教师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提炼,突出具有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特色,辅助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的风俗人情进行学习了解。为学生建构沉浸式学习场景,如教师可为学生播放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歌曲《信天游》,并展示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景区,陕北窑洞、壶口瀑布、宝塔山等。
(二)多维多要素思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思维能力
为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人地协调观”认知高度,保证学生地理课程的综合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考。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并对猜测的观点进行科学论证。如黄土高原的“风成说”论点,学生可通过资料查找,对相关论点进行分析论证,进而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效提升学生地理内容的学习综合水平。
学生在对黄土高原的形成进行探究思考后,可使得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沟壑形成进行深入了解。由于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且裸露于地表,在夏季暴雨的极端天气下,使得黄土高原被不断冲刷,形成独特的黄土高原地貌。在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前世今生进行全面了解后,可有助于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产生更深的认知,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形成奠定基础。
研究黄土高原居住环境——窑洞。利用黄土的土质直立性强,不易崩塌且非常干燥的特点,便于建窑洞,让学生了解了人类可利用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特点,改善居住环境,即“人”对“地”的关系。
(三)鼓励学生实践活动,提升“人地协调观”的认知层次
纸上学来终觉浅。在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后,应当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升华,避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无法对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形成深入的认识,不利于中学生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提升。为使得学生完成深度学习与知识内化,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练习,为学生创设实践练习学习场景,使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对“人地协调观”形成深度认知。 在教师指导学生探究黄土高原的成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探究在黄土高原演变过程中,具体是哪些因素导致黄土高原出现如今的地质面貌,如黄土高原的“风成说”或“水成说”,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流程设计与实验操作开展。
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学习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教师应当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师生合作完成黄土高原成因探究实验工作,对黄土高原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如针对黄土高原的土质、地形、植被、降水等地理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启发蒙学生的地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地理课程的实践学习水平。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并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思考如何避免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通过地理实践课程的教学引导,可使学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深入解析,了解到近代人类过度开发造成的恶劣影响。在协调人类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首先,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環境,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容量处于均衡状态下;其次,在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进行治理时,应当采取多种举措保护物种多样性,避免人类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如修建梯田、挡土坝、植树种草等,有效缓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保护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最后,在对黄土高原进行保护时,应当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杜绝过度放牧问题的出现,使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恶化,影响到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进而在学生思想上形成: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对人类生活活动轨迹进行合理科学规划,有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而提升了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层次。
(四)开展协作探究指导,树立正确的地理“人地协调观”
为树立中学生正确的地理“人地协调观”,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设定相关生活问题情境,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挖掘学生地理学习潜能,有效提高学生地理综合学习实力。如学生学习“黄土高原”相关地理内容时,为深化学生的地理人地协调意识,教师可设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课题,引导学生探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相关举措。
在具体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小组合作与师生互动,对课外地理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有效拓展学生的地理学习视野,使得学生可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水土流失治理举措。在地理实践练习课程教学引导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操作积极性与热情,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应当辅助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细化,对操作环节进行划分,保证每一位学习小组的成员都可参与其中。通过相关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到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时,必须很好地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结束语
综上,文中以中学地理教材“黄土高原”的相关地理教学内容为例,阐述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现实路径,旨在说明“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围绕地理教学内容,采用地理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出“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教学策略优化的有效措施和路径。在今后教学工作开展中,对地理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优化,以推动“人地协调观”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为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松梅.初中学段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巴西”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3):44-46.
[2]杨修志,贾素知.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1):41-43.
[3]李佳宬,乔慧峰,裴娜娜,等.初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6):27-28.
[4]荣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一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