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ne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时,为有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应当基于“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基本价值观,通过围绕地理教学内容,采用地理学习的基本思维和方法,制订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案,以达到预期教学工作目标。本文以新人教版“黄土高原”为例,就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新时期中学地理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时,应当科学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达到地理学科既定教育目的。在实际教学培养时,需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优化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地理素养。
  一、中学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
  (一)时空视角的认知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基本出发点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征,学生进行中学地理学习时,需培养学生的时空视角认知能力,将地球划分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以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深度与广度。通过对时空视角的认知差异训练,可使得学生基于差异性视角,对地理环境特征与差异进行分析,辅助学生思考人类与地球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提供有效支撑。
  (二)多维多要素思考是形成“人地协调观”的必要过程
  多角度多要素思考是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必由之路,在地理学研究过程中,需对纷繁复杂的自然、人文、地质等要素进行交叉剖析,但是不同区域的各个因素的交叉深度不同,给地理研究造成一定难度。中学生进行地理学科学习时,应当具备一定的多角度多要素思考,可对地理内容进行深入探析,找出“人对地”与“地对人”的实际影响,进而使得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1]。
  (三)强化实践活动有助于“人地协调观”的巩固
  学生在地理学习时,通过虚拟真实的情境的建构,使得学生通过实践实验操作,检验地理教材学习的相关内容,以及检验学生的地理实际学习情况,同时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不足,并给予学生针对性学习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实力,有效巩固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四)逐级提升“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层次
  通过对“人地协调观”进行解析可知,该素养表现为不同的水平与层次,且突出水平层次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对中学生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进行培养时,应当使得学生的人地协调素养逐级提升。如初级阶段培养时,主要使学生了解人类与地理的关系,可以阐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实际影响;中级阶段培养时,应当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地关系的影响;高阶素养培养时,需使学生反思人地关系,并提出新时期开发过程中的人地矛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铺垫基础。
  二、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
  为深入阐述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有效性,笔者以新人教版关于“黄土高原”的相关地理教学内容为论述对象,剖析中学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的现实开展效果。
  (一)读透区域时空背景,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垫基
  要读透区域时空背景,教师可采取图文结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明确黄土高原的基本地理特征,同时具备对黄土高原的文化认知。黄土高原地处我国的北方地区,对北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非常大,并且是中华文明繁衍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为使得中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地理区域面貌进行全面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黄土高原的地形图、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在不同比例、动画模型的教学演示下,让学生可从地质地貌视角、政治视角、经济视角、交通视角等,对黄土高原进行多方位的解读了解,從而更好地认识了解黄土高原。
  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引导时,教师突出图文结合的教学呈现方式,使得学生了解母亲河的诞生与发展历史,黄河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力。在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后,教师可基于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对黄土高原进行深入解析,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体会黄土高原内在的历史底蕴,有效调动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积极性。
  为使得学生形成相应的地理“人地协调观”意识,教师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提炼,突出具有黄土高原的地域文化特色,辅助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的风俗人情进行学习了解。为学生建构沉浸式学习场景,如教师可为学生播放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歌曲《信天游》,并展示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景区,陕北窑洞、壶口瀑布、宝塔山等。
  (二)多维多要素思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思维能力
  为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人地协调观”认知高度,保证学生地理课程的综合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考。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并对猜测的观点进行科学论证。如黄土高原的“风成说”论点,学生可通过资料查找,对相关论点进行分析论证,进而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效提升学生地理内容的学习综合水平。
  学生在对黄土高原的形成进行探究思考后,可使得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沟壑形成进行深入了解。由于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且裸露于地表,在夏季暴雨的极端天气下,使得黄土高原被不断冲刷,形成独特的黄土高原地貌。在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前世今生进行全面了解后,可有助于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产生更深的认知,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形成奠定基础。
  研究黄土高原居住环境——窑洞。利用黄土的土质直立性强,不易崩塌且非常干燥的特点,便于建窑洞,让学生了解了人类可利用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特点,改善居住环境,即“人”对“地”的关系。
  (三)鼓励学生实践活动,提升“人地协调观”的认知层次
  纸上学来终觉浅。在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后,应当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升华,避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无法对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形成深入的认识,不利于中学生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提升。为使得学生完成深度学习与知识内化,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练习,为学生创设实践练习学习场景,使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对“人地协调观”形成深度认知。   在教师指导学生探究黄土高原的成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探究在黄土高原演变过程中,具体是哪些因素导致黄土高原出现如今的地质面貌,如黄土高原的“风成说”或“水成说”,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流程设计与实验操作开展。
  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学习的可靠性与可行性,教师应当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师生合作完成黄土高原成因探究实验工作,对黄土高原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如针对黄土高原的土质、地形、植被、降水等地理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启发蒙学生的地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地理课程的实践学习水平。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并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思考如何避免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通过地理实践课程的教学引导,可使学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深入解析,了解到近代人类过度开发造成的恶劣影响。在协调人类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首先,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環境,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容量处于均衡状态下;其次,在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进行治理时,应当采取多种举措保护物种多样性,避免人类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如修建梯田、挡土坝、植树种草等,有效缓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保护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最后,在对黄土高原进行保护时,应当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杜绝过度放牧问题的出现,使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恶化,影响到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进而在学生思想上形成: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对人类生活活动轨迹进行合理科学规划,有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而提升了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水平层次。
  (四)开展协作探究指导,树立正确的地理“人地协调观”
  为树立中学生正确的地理“人地协调观”,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设定相关生活问题情境,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挖掘学生地理学习潜能,有效提高学生地理综合学习实力。如学生学习“黄土高原”相关地理内容时,为深化学生的地理人地协调意识,教师可设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课题,引导学生探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相关举措。
  在具体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小组合作与师生互动,对课外地理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有效拓展学生的地理学习视野,使得学生可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水土流失治理举措。在地理实践练习课程教学引导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操作积极性与热情,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应当辅助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细化,对操作环节进行划分,保证每一位学习小组的成员都可参与其中。通过相关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了解到地理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时,必须很好地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结束语
  综上,文中以中学地理教材“黄土高原”的相关地理教学内容为例,阐述了“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现实路径,旨在说明“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围绕地理教学内容,采用地理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出“人地协调观”素养的教学策略优化的有效措施和路径。在今后教学工作开展中,对地理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优化,以推动“人地协调观”素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为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松梅.初中学段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巴西”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3):44-46.
  [2]杨修志,贾素知.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1):41-43.
  [3]李佳宬,乔慧峰,裴娜娜,等.初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6):27-28.
  [4]荣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一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6-7.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行业内需求的推动,能源行业逐步朝着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最有利的技术保障。BIM、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对建造管理进行升级,使建造管理更加信息化、数字化。因此,电力行业实现基于EIM(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模型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全面信息化协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BIM相关研究以及国内EIM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研究:
摘 要:新课程改革既是对教学模式的一次探索与创新,也是对教师的一次考验或挑战。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学习者也是教育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从当前的综合教学效果来看,新课程改革是成功的,其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作为教师,要积极落实并创新新课程改革理念,尝试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展开教学,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更深入、更充分地学习化学知识。  关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单纯的听众,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口语能力及运用所学英语与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悖。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积极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和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针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及运用,从而提高我国高中学生英语的
期刊
摘 要:以河流地貌为例,通过微课形式,呈现主题式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将理论知识与某一特定情境相融合,采用模拟实验、主题辩论、逻辑表达等多样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动手参与,动脑分析,从而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情境教学;微课设计;河流地貌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现今课堂教学改革围绕的方向和教学目标。地理实践力是课标提出的高中地理教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重要学科之一,其对高中生生涯规划所产生的重要性,在教育革新中充分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和运用,因此在教学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开始在课堂中针对高中生生涯规划进行深入探究,并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在了解高中生生涯规划具体方向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数学在生涯规划中持续渗透的发展现状,明确具体遵守的主要原则,深入探究有效解决的具体方案,以此充分发挥高中数学课堂中生涯
期刊
摘 要:促进“互联网+”和高中化学教学的结合,让“互联网+”助力化学教学,促使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丰富化学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化学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但当下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老套,缺少对互联网的研究,从而影响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结合,不利于教学的创新以及改革,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为深入融合“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基于元认知的理解性数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如今我国很多高中生对于数学的知识理解较为片面,在公式的运用上较为刻板,通过基于元认知的理论下加强我国高中数学理解性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元认知数学理解性的重要性出发,找出高中生数学理解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基于元认知的高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同的图像史料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史料素材的帮助之下,既可以丰富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认知活动,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图像史料来为历史教师的课堂构建提供更加具有趣味性的素材。  关键词:高中历史;图像史料;素材运用;读图能力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推动了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的优化改造,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多种教学素材的灵活运用,在这些教学资源的帮助之下,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