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资本论·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中,马克思充分运用了他的哲学思维来阐述了分配关系,运用了肇始于他的新唯物主义来说明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内在关联。本文立足于此,探究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新唯物主义对他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尤其是其中唯物史观产生的影响。生产方式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而其内含的生产关系又是分配关系的决定因素,通过对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二者之间联系的分析,我们分析出未来社会分配形式的最终样态是按需分配。本文还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历的史实来找到前面论述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历史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需分配
中图分类号:F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81-02
一、分配关系的历史性
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侧面。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同于各种由其他生产方式产生的分配形式,而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由以产生并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
在这里也就是说,分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劳动者、生产资料产权、资本等的变化而相应的发生变化。像作者在文章中说的那样,“在任何社会生产(例如,自然形成的印度公社,或秘鲁人的较多是人为发展的共产主义)中”,劳动的成果都能够被区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产品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的消费,另一个部分即始终是剩余劳动的那个部分的产品,总是用来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像在原始社会生产基本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存,剩余劳动基本不存在,当社会发展了,个人生存不但有了保障而且产品有一定节余的时候,谁占有了这一部分节余的产品谁就会成为新生产关系中的主导者。但不管如何,分配关系总是与生产资料的占有相联系,而生产资料的占有正是生产方式的体现。所以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一样是具有历史性的。
正如马克思在文章最后写到的那样“只把分配关系看作历史性的东西而不把生产关系看作历史性的东西的见解,一方面,只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进行的、但具有局限性的批判。另一方面,这种见解建立在一种混同上面,这就是,把社会的生产过程,同反常的孤立的人没有任何社会帮助也必须进行的简单劳动过程相混同。”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一样也是具有历史性的。
二、分配关系的具体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作者在本文中,作者的分析是基于当时自己所处的社会类型——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分配关系的具体性,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与其相对应的生产方式也是相对恒定的。从总体来看,分配关系无疑是具有历史性的,但是具体到特定的生产方式,那么分配方式却又是相对稳定的。马克思立足于自己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分析出当时社会存在的阶级:雇佣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三个主要群体,以及这三个主要群体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拥有的产权,进而分析出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而得出他们对产品的享有权即分配关系。到这里我们就很清晰的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显性表现,这种产品分配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实质。马克思敏锐捕捉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这种社会形式的生产条件为前提,它就会不断再生产出这种社会形式来。它不仅再生产出物质产品,同时也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相应的分配关系。”马克思指出只有具备了生产条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会存在下去,生产条件中的产权决定,各阶层对产品的占有权也就是的分配。
马克思顺理成章的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以往生产方式不同的地方,它独有的两个特征:(1)“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蕴含着剩余价值的产品。(2)“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才能生产资本。”接下来马克思谈到了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然后过渡到利润,进而涉入到除了直接生产之外的各领域,最后分析了一种独特的利润形式——地租。马克思在这里分析了全部行业的利润分配,得出全部行业的利润是来自雇佣工人的生产之中。
通过分析当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程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产生的现成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最后,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所以二者都具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正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这一具体的社会形态,马克思利用“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这一方法,来探究了以往社会形式中的分配关系,进而得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分配关系要适应生产关系
“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它只是生产关系的一个侧面。我们知道,生产关系由生力发展水平决定并与之相适应。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对于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来说都是共同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这个一定的历史形式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就会被抛弃,并让位给较高级的形式。当一方面分配关系,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一定的历史形式,和另一方面生产力,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扩大和加深时,就表明这样的危机时刻已经到来。这时,在生产的物质发展和它的社会形式之间就发生冲突。”
论及现实的中国来看。分配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来建立,并且要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知道,当前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它的分配制度必然是要适应这一“经济格局”的发展,能起到推动它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所以,我们认为我国从以按劳分配为主,到现在的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才基本上能够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关系变化这一要求,从而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各种经济成分,特别是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發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维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保证并发挥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相比,按劳分配是更适合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而这样的分配方式是和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匹配的,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地区发展之间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尚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一部分地区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贫困。以上这些情况都是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逾越的社会历史阶段。鉴于以上这些现状,我们只有坚持按劳分配,才能更好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任何忽视这一客观事实的做法都是危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大跃进”之所以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就是因为当时的做法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事实,那时试图搞的按需分配也就注定被历史抛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党确立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措施都能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一现实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并在这一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稳步地前进。同样,在引进外资、鼓励民营企业等允许多种经济形势并存,这种生产关系的变化,注定我们所采用的分配方式要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前提下,提出要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今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无疑是适合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实践再次证明,分配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可见,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决定并与之相适应。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侧面。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同于各种由其他生产方式产生的分配形式,而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以产生并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
四、未来社会的分配样式的最终形态——按需分配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社会发展本身就具有历史性,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社会,要意识到未来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像我们国家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本身就是未来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国家由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所以,现实必然要求当前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于社会发展尚处于不发达阶段,产品尚不丰富,人们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没有达到自觉的地步,劳动仍旧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现在的分配形式不是按需分配而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结合。
当社会发展到这样: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们置于他们非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必要劳动一方面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缩短了,另一方面又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扩大了。扩大到为社会现实的生产力所许可、为个性的充分发展所必要的消费范围内;剩余劳动仍然存在着,但不再是养活不劳动的人,它一方面形成社会的保险基金和准备金,另一方面用于按社会需求决定的程度来不断扩大再生产,并必须为还不能劳动和已经不能劳动的成员。这些都既是必要劳动,又是剩余劳动。
真正的自由王国,是必然王国的彼岸,在必然王国的基礎上繁荣起来,人类本身能力的发展成了目的。劳动成了人的第一需要。在工作日缩短基础上,剩余劳动生产率提高及其借以实现的生产条件最优化,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也只有到此,分配的形式才能真正实现按需分配。
我们只有很好的解读马克思对分配关系的阐述,抓住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让分配关系与我们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
注释:
马克思.资本论·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5,996,994,998-999.
胡锦涛.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8日.
赵子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四中全会党的建设大事记第五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张薰华.资本论提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关键词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历史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需分配
中图分类号:F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81-02
一、分配关系的历史性
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侧面。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同于各种由其他生产方式产生的分配形式,而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由以产生并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
在这里也就是说,分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劳动者、生产资料产权、资本等的变化而相应的发生变化。像作者在文章中说的那样,“在任何社会生产(例如,自然形成的印度公社,或秘鲁人的较多是人为发展的共产主义)中”,劳动的成果都能够被区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产品直接由生产者及其家属用于个人的消费,另一个部分即始终是剩余劳动的那个部分的产品,总是用来满足一般的社会需要”,像在原始社会生产基本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存,剩余劳动基本不存在,当社会发展了,个人生存不但有了保障而且产品有一定节余的时候,谁占有了这一部分节余的产品谁就会成为新生产关系中的主导者。但不管如何,分配关系总是与生产资料的占有相联系,而生产资料的占有正是生产方式的体现。所以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一样是具有历史性的。
正如马克思在文章最后写到的那样“只把分配关系看作历史性的东西而不把生产关系看作历史性的东西的见解,一方面,只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进行的、但具有局限性的批判。另一方面,这种见解建立在一种混同上面,这就是,把社会的生产过程,同反常的孤立的人没有任何社会帮助也必须进行的简单劳动过程相混同。”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必须是相辅相成的,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一样也是具有历史性的。
二、分配关系的具体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作者在本文中,作者的分析是基于当时自己所处的社会类型——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分配关系的具体性,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与其相对应的生产方式也是相对恒定的。从总体来看,分配关系无疑是具有历史性的,但是具体到特定的生产方式,那么分配方式却又是相对稳定的。马克思立足于自己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分析出当时社会存在的阶级:雇佣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三个主要群体,以及这三个主要群体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拥有的产权,进而分析出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而得出他们对产品的享有权即分配关系。到这里我们就很清晰的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显性表现,这种产品分配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实质。马克思敏锐捕捉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这种社会形式的生产条件为前提,它就会不断再生产出这种社会形式来。它不仅再生产出物质产品,同时也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相应的分配关系。”马克思指出只有具备了生产条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会存在下去,生产条件中的产权决定,各阶层对产品的占有权也就是的分配。
马克思顺理成章的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以往生产方式不同的地方,它独有的两个特征:(1)“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蕴含着剩余价值的产品。(2)“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才能生产资本。”接下来马克思谈到了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然后过渡到利润,进而涉入到除了直接生产之外的各领域,最后分析了一种独特的利润形式——地租。马克思在这里分析了全部行业的利润分配,得出全部行业的利润是来自雇佣工人的生产之中。
通过分析当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过程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得以产生的现成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最后,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所以二者都具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正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这一具体的社会形态,马克思利用“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这一方法,来探究了以往社会形式中的分配关系,进而得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分配关系要适应生产关系
“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它只是生产关系的一个侧面。我们知道,生产关系由生力发展水平决定并与之相适应。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对于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来说都是共同的。但劳动过程的每个一定的历史形式,都会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形式。这个一定的历史形式达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就会被抛弃,并让位给较高级的形式。当一方面分配关系,因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一定的历史形式,和另一方面生产力,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扩大和加深时,就表明这样的危机时刻已经到来。这时,在生产的物质发展和它的社会形式之间就发生冲突。”
论及现实的中国来看。分配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来建立,并且要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知道,当前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它的分配制度必然是要适应这一“经济格局”的发展,能起到推动它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所以,我们认为我国从以按劳分配为主,到现在的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才基本上能够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关系变化这一要求,从而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各种经济成分,特别是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發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维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保证并发挥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相比,按劳分配是更适合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而这样的分配方式是和目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匹配的,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地区发展之间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尚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一部分地区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贫困。以上这些情况都是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逾越的社会历史阶段。鉴于以上这些现状,我们只有坚持按劳分配,才能更好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任何忽视这一客观事实的做法都是危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大跃进”之所以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损失,就是因为当时的做法企图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事实,那时试图搞的按需分配也就注定被历史抛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党确立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措施都能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一现实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并在这一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稳步地前进。同样,在引进外资、鼓励民营企业等允许多种经济形势并存,这种生产关系的变化,注定我们所采用的分配方式要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前提下,提出要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今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无疑是适合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实践再次证明,分配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可见,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决定并与之相适应。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侧面。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同于各种由其他生产方式产生的分配形式,而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同它以产生并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一道消失。
四、未来社会的分配样式的最终形态——按需分配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社会发展本身就具有历史性,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社会,要意识到未来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像我们国家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本身就是未来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国家由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所以,现实必然要求当前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于社会发展尚处于不发达阶段,产品尚不丰富,人们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没有达到自觉的地步,劳动仍旧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现在的分配形式不是按需分配而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的结合。
当社会发展到这样: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们置于他们非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必要劳动一方面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缩短了,另一方面又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扩大了。扩大到为社会现实的生产力所许可、为个性的充分发展所必要的消费范围内;剩余劳动仍然存在着,但不再是养活不劳动的人,它一方面形成社会的保险基金和准备金,另一方面用于按社会需求决定的程度来不断扩大再生产,并必须为还不能劳动和已经不能劳动的成员。这些都既是必要劳动,又是剩余劳动。
真正的自由王国,是必然王国的彼岸,在必然王国的基礎上繁荣起来,人类本身能力的发展成了目的。劳动成了人的第一需要。在工作日缩短基础上,剩余劳动生产率提高及其借以实现的生产条件最优化,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也只有到此,分配的形式才能真正实现按需分配。
我们只有很好的解读马克思对分配关系的阐述,抓住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让分配关系与我们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
注释:
马克思.资本论·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5,996,994,998-999.
胡锦涛.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8日.
赵子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四中全会党的建设大事记第五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张薰华.资本论提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