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写好写景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哪些是景物。先列举一组词语:湖光山色、绿草如茵、楼榭亭台、怪石嶙峋,等等,这些词语都跟自然景色有关,我们称这类景物为“自然景观”;还有一些词语,如,夕阳西下、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夜色深沉,等等,这些景象在生活中也经常见到,也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但它们或行踪不定,或千变万化,有些甚至看不见、摸不着,我们称这类景物为“自然现象”。
写景类文章以描写自然景观或者自然现象为主要内容是对的,但如果只写这些内容会觉得缺少点儿生机和灵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们来看这组图:绿叶间鸣叫的小鸟、花丛中飞舞的蝴蝶。绿叶间因为有了鸣叫的小鸟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花丛中因为有了飞舞的蝴蝶也变得更加美丽迷人。还有池塘里的游鱼,山坡上的羊群,树林中的游人……它们和自然景观、自然现象融为一体,统一和谐,共同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而学生在写眼中景色的时候却常常忘记它们。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写景类记叙文就是以描写大自然中的各种自然景观、自然现象以及融入其中的人与动物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
写景类作文并不陌生。“写好一处景物”作为小学生习作教材中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级教材中就已经出现多篇写景的文章,三年级也安排了写景的习作要求。虽然已经学习了很多写景类文章,并且从三年级就开始练习写景文,但总体来说,小学生写这一类文章时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
写文章是一种能力。是能力,就得通过学习慢慢培养。作家写文章叫创作,小学生写文章叫习作。“习”的基本字义是学,长期重复地做,不断地实践。很多学生学书法,最熟悉的一个词是“习字”。习字,要临帖。临帖,要临名家的帖。学习写作也一样,要从模仿名家作品开始。我们选入单元包的写景类文章大都属于名家名篇,这些文章写法上不尽相同,内容、语言,开头、结尾也一样有特色,都称得上是学习写作的经典范本。小学生学习写作,就可以从模仿这些美文开始。
描写景物的顺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按景物的几个不同方面。
一、按时间顺序写
按时间顺序是常用的一种写景顺序。如果再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按瞬间时间的变化、从早到晚的变化、季节的变化等几种情况。如,《夕阳真美》就是一篇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美文,不仅在每段的开头用“傍晚”“太阳已经西斜”“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交代了时间变化,而且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描写了周围景物的变化,突出了夕阳“色彩绚丽”的特点。《烟台的海》是一篇典型的按照季节变化来描写的文章。这篇文章先写冬天的海景,再写春、夏、秋的海景,作者这样安排的巧妙之处在于把秋天这个给人以希望的季节安排在了结尾,更容易让人们从心理上接受。可见,按季节的顺序,不一定必须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化。
不管是瞬间即逝的夕阳,还是四季各异的海景,都通过作者的一支妙笔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写一处景物,按怎样的时间顺序写更好,这就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了。如同样按时间变化的顺序写,《夕阳真美》只能写夕阳西下的那一段时间。如果写一场飘飘扬扬下了一整天的大雪,时间就应该从早晨写到晚上了。按季节变化写,可以像《烟台的海》这样四个季节都写进去,也可以选择一两个季节写。顺序可以按春夏秋冬,也可以像《烟台的海》这样把秋天放在最后写。不管哪一种,这类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描写的景物本身以及它周围的事物也依次发生着变化。写文章,就要把这些微妙的变化写出来。
二、按空间顺序写
按空间顺序写,一种是按空间方位顺序写,一种是按游览顺序写。如,《泉城》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这篇文章一共有六个自然段,一开始总写七十二泉,再分写四大名泉,这部分结构大致相同,先介绍各泉的地理位置,再抓住其特点、名字由来进行介绍:珍珠泉在泉城路北,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趵突泉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作者在介绍每一处泉水的时候,第一句话都是先介绍泉水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到作者是按照方位变化来写文章的。而《九寨沟》这篇文章则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如 “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来到九寨沟”“继续向纵深行进……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
按空间方位写,重要的是把方位介绍清楚,如珍珠泉在泉城路北,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趵突泉在趵突泉公园内等。而泉城路、西门、趵突泉公园等都是济南的标志性地名。这样写,即使不熟悉济南的读者,也能根据介绍大体估摸出这几眼泉所处的位置。按浏览顺序写,就是按照自己行走的路线进行记录,走着走着,突然遇到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景物,就停下来,用心地看看,认真地记下来,然后再往前走。脚步的移动自然引起观察点的移动,而观察点的移动也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也变了。从哪里开始走,走多远,到达哪里,交代得清清楚楚。指导学生写作文要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三、按景物的几个不同方面写
按景物的几个不同方面写,也就是抓住景物几个方面的不同特点。如,《东方之珠》《北大荒的秋天》都是抓住景物的不同方面的突出特点进行描写的。这几个特点有的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如《东方之珠》中的几个地方: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可以先写浅水湾,也可以先写海洋公园,只要觉得顺畅就好;有的是有先后顺序之分的,如《北大荒的秋天》,所写的几个方面,天空、小河、原野,在空间上有上下远近之分,按着我们“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观察习惯,一般先写天空,再写小河,最后写原野,如果颠倒了,读起来就会觉得别扭。所以,选择写景的顺序还得注意人们的观察习惯。
一篇写景的文章,光写作顺序就有这么多,我们该如何选择呢?这就要根据景物的特点来确定,适合哪种顺序就用哪种顺序,有时候还需要多种顺序交叉进行,熟悉以后就可以自如运用了。有了写作思路,接下来就可以围绕景物的特点写文章了。这几篇文章在写作内容和语言风格上也是各有特色,需要指导学生多比较、多体会。
学生通过阅读,虽然知道了写景文的一些写法,但是要想写出的习作有血有肉,生动形象,还需要再回到具体情境中体味细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所绘景物也能够让学生具体可感,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进一步领略自然景物的神奇壮观,感受作者的情怀,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研读画面专题特写部分,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学生若能借鉴朱自清的《春》这种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春天,敏锐地抓住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特点,把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写法,就能够写出优美的春景文章来。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湘潭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写景类文章以描写自然景观或者自然现象为主要内容是对的,但如果只写这些内容会觉得缺少点儿生机和灵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们来看这组图:绿叶间鸣叫的小鸟、花丛中飞舞的蝴蝶。绿叶间因为有了鸣叫的小鸟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花丛中因为有了飞舞的蝴蝶也变得更加美丽迷人。还有池塘里的游鱼,山坡上的羊群,树林中的游人……它们和自然景观、自然现象融为一体,统一和谐,共同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而学生在写眼中景色的时候却常常忘记它们。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写景类记叙文就是以描写大自然中的各种自然景观、自然现象以及融入其中的人与动物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
写景类作文并不陌生。“写好一处景物”作为小学生习作教材中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级教材中就已经出现多篇写景的文章,三年级也安排了写景的习作要求。虽然已经学习了很多写景类文章,并且从三年级就开始练习写景文,但总体来说,小学生写这一类文章时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
写文章是一种能力。是能力,就得通过学习慢慢培养。作家写文章叫创作,小学生写文章叫习作。“习”的基本字义是学,长期重复地做,不断地实践。很多学生学书法,最熟悉的一个词是“习字”。习字,要临帖。临帖,要临名家的帖。学习写作也一样,要从模仿名家作品开始。我们选入单元包的写景类文章大都属于名家名篇,这些文章写法上不尽相同,内容、语言,开头、结尾也一样有特色,都称得上是学习写作的经典范本。小学生学习写作,就可以从模仿这些美文开始。
描写景物的顺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按景物的几个不同方面。
一、按时间顺序写
按时间顺序是常用的一种写景顺序。如果再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按瞬间时间的变化、从早到晚的变化、季节的变化等几种情况。如,《夕阳真美》就是一篇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美文,不仅在每段的开头用“傍晚”“太阳已经西斜”“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交代了时间变化,而且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描写了周围景物的变化,突出了夕阳“色彩绚丽”的特点。《烟台的海》是一篇典型的按照季节变化来描写的文章。这篇文章先写冬天的海景,再写春、夏、秋的海景,作者这样安排的巧妙之处在于把秋天这个给人以希望的季节安排在了结尾,更容易让人们从心理上接受。可见,按季节的顺序,不一定必须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化。
不管是瞬间即逝的夕阳,还是四季各异的海景,都通过作者的一支妙笔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写一处景物,按怎样的时间顺序写更好,这就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了。如同样按时间变化的顺序写,《夕阳真美》只能写夕阳西下的那一段时间。如果写一场飘飘扬扬下了一整天的大雪,时间就应该从早晨写到晚上了。按季节变化写,可以像《烟台的海》这样四个季节都写进去,也可以选择一两个季节写。顺序可以按春夏秋冬,也可以像《烟台的海》这样把秋天放在最后写。不管哪一种,这类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描写的景物本身以及它周围的事物也依次发生着变化。写文章,就要把这些微妙的变化写出来。
二、按空间顺序写
按空间顺序写,一种是按空间方位顺序写,一种是按游览顺序写。如,《泉城》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这篇文章一共有六个自然段,一开始总写七十二泉,再分写四大名泉,这部分结构大致相同,先介绍各泉的地理位置,再抓住其特点、名字由来进行介绍:珍珠泉在泉城路北,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趵突泉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作者在介绍每一处泉水的时候,第一句话都是先介绍泉水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到作者是按照方位变化来写文章的。而《九寨沟》这篇文章则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如 “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来到九寨沟”“继续向纵深行进……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
按空间方位写,重要的是把方位介绍清楚,如珍珠泉在泉城路北,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趵突泉在趵突泉公园内等。而泉城路、西门、趵突泉公园等都是济南的标志性地名。这样写,即使不熟悉济南的读者,也能根据介绍大体估摸出这几眼泉所处的位置。按浏览顺序写,就是按照自己行走的路线进行记录,走着走着,突然遇到了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景物,就停下来,用心地看看,认真地记下来,然后再往前走。脚步的移动自然引起观察点的移动,而观察点的移动也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也变了。从哪里开始走,走多远,到达哪里,交代得清清楚楚。指导学生写作文要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三、按景物的几个不同方面写
按景物的几个不同方面写,也就是抓住景物几个方面的不同特点。如,《东方之珠》《北大荒的秋天》都是抓住景物的不同方面的突出特点进行描写的。这几个特点有的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如《东方之珠》中的几个地方: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可以先写浅水湾,也可以先写海洋公园,只要觉得顺畅就好;有的是有先后顺序之分的,如《北大荒的秋天》,所写的几个方面,天空、小河、原野,在空间上有上下远近之分,按着我们“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观察习惯,一般先写天空,再写小河,最后写原野,如果颠倒了,读起来就会觉得别扭。所以,选择写景的顺序还得注意人们的观察习惯。
一篇写景的文章,光写作顺序就有这么多,我们该如何选择呢?这就要根据景物的特点来确定,适合哪种顺序就用哪种顺序,有时候还需要多种顺序交叉进行,熟悉以后就可以自如运用了。有了写作思路,接下来就可以围绕景物的特点写文章了。这几篇文章在写作内容和语言风格上也是各有特色,需要指导学生多比较、多体会。
学生通过阅读,虽然知道了写景文的一些写法,但是要想写出的习作有血有肉,生动形象,还需要再回到具体情境中体味细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所绘景物也能够让学生具体可感,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进一步领略自然景物的神奇壮观,感受作者的情怀,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研读画面专题特写部分,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钻”字用得何等传神;“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又是何等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作者写春雨,先写春雨的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然后写雨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学生若能借鉴朱自清的《春》这种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春天,敏锐地抓住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特点,把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写法,就能够写出优美的春景文章来。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湘潭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