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j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意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教师要做到善于提问,艺术施问,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个人的思考或集体的讨论不断引向深入,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样性 适度性 针对性 保护性 双向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这场多层面、多向度的对话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显得举足轻重。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注重提问,但是提问目的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针对教材设计若干问题,师问生答,形式上虽颇热烈,实际上却很难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所以常常是吃力不讨好,收效甚微。
  教师要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注意研究提问的艺术,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个人的思考或集体的讨论不断引向深入,从而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提问是一门丰富而值得探究的教学艺术。笔者以为,教师要做到善于提问,艺术施问,就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一番苦功夫:
  一、提问要有多样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进行阅读,然后回答具体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或阅读以后提出问题,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而定。
  提问不仅要把握好时机,还要注重问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从文本中直接找出问题的答案或答案的有关信息;也可以迂回作战,通过“曲线救国”,提出创造性问题,让学生针对问题阅读文章,并联系已有知识来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回答。
  趣味性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探索奥秘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以愉快的心情去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探索中获求知识。启发式提问,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思维“上路”,由于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获取到知识,所以既能深刻领会,又能牢固掌握。解惑性提问,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及时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比较,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同类启发,触类旁通,以平缓坡度,化难为易,解除困惑,也培养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递进性提问,是一种循序渐进、寻根问底的提问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主旨,层层设问,步步诱导,让学生一一探讨,知晓道理,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提问要有适度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已知已学”要了如指掌,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学生能否“知其然”,其次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所提问题如果过于深奥,超出学生知识能力范围,令学生一筹莫展,学生就会感到兴味索然,从而影响其求知的积极性;相反,如果教师提出的总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过于简单的问题,那么不仅会无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甚至还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好高骛远的不良习惯。
  课堂提问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觉得过于容易,而应该让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得着,即必须经过学生调动自己的积极思维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俗话说:“跳一跳,摘桃子。”好的提问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要介于学生的“已知已学”与“未知未学”之间,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既有解题压力,又有跃跃欲试的解题冲动。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去取得劳动成果,他们才会有成就感,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问要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要因人而异,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一般来说,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教师要通过平时的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对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其略加思索便能理解作答;对学习基础和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提出一些较难的问题,让其反复思考,才能理解作答。对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就要提深一些的问题,让其努力思索、仔细推敲,方能理解作答。
  教师提问时,对问题将会产生怎样的效应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考虑到问题的覆盖面和提问对象的辐射面,不能总是把提问的对象锁定在少数几个学生身上,否则会事倍功半,“摘了芝麻,丢了西瓜”,从而背离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
  四、提问要有保护性
  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和对教师的情感取向。如果我们充分依靠这种情感动力,就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提问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委婉,做到寓情于问。这样就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与你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都要及时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判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要做到:
  有爱心。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不会回答却抢着回答”的现象,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有爱心,应当循循善诱,即使要批评学生,也要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为底线,绝不能“一棍子打死”。对学生的回答无论表扬也好,否定也罢,都要力求做到“对事不对人”,切忌在评价时对学生冷嘲热讽,无端与其他学生作比较,并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这样有可能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有耐心。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使学生敢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轻易下“不好”或“错误”的结论,即使课堂时间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果碰到学生站起来说“不会”的情况,教师也不应马上让学生坐下,而是要复述一遍问题,让学生听清楚,并有思考的余地,然后鼓励学生作答,或改变提问的方式,或添加辅助性问题来引导学生作答,即使启而不发,也要先请学生坐下,让他听其他同学回答,然后再请他复述一遍。
  五、提问要有双向性
  学生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就不应是施问的垄断者,学生也不应仅仅是被动的答问者,提问要具有双向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使主与客不断互相转换。学生施问,教师常常需要正面答问,但是,如果一味如此,就容易养成学生的思维惰性。有时反客为主,欲答还问,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思辨中求得正确的理解,则比直接灌输答案更有价值。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反答为问,巧妙引导,让学生自行求解,虽一波三折,终柳暗花明。这种反客为主的做法并不动摇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反,恰恰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体现。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过程中,学生已经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下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科研中心已经不仅仅是教材,还必须包括学生这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遵循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规律,而且要研究学习方法,问什么,怎样问,都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只有进行艺术施问,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和魅力,并使提问的效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其他文献
教学闲暇之余读了于丹的《论语》解读,内心被她所讲的真实和“深刻”所感染,自己深深地思索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深刻的感悟和对人生最为真实的挖掘。今天,结合自己工作的点滴,借助于丹笔下的孔子之道,浅谈我的班级管理工作。   一、我的育人之法   1、习惯养成之法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保证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严格的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严格的要求学生,但谁
当他们入校的那一天起,就成了一名大学生,当他们离校走向社会后,便成了一个职业人。就广义而言,世间所有的大学生,古今中外,无一例外,都走着一条职业人的道路。通过三年的学习,将如何从一名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他们作为未来的职业人,既不同于社会上的白领,也不属于蓝领。而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群,被社会戏称为灰领的职业者具有高尚的品格,高尚理想与追求。努力从事社会公益劳动,走向社会争做一个道
复习课就是把学生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针对不同的科目,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本班学生的实际基础来进行复习。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的枯燥无味的练习不感兴趣,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有效整合、合理全面、有序地进行复习非常必要。下面我就谈谈低年级数学课复习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增强兴趣,激发
摘要:丁善德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的钢琴组曲《儿童钢琴曲八首》音乐形象鲜明,引人入胜,是一部构思精密、结构严谨、设计巧妙的佳作。曲中八个乐章各自都有独特的个性形象,把儿童的生活、游戏、梦想等情景刻画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本文从曲式结构、旋律、和声、织体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明作品的创作手法、艺术特征以及音乐意境。  关键词:丁善德 儿童钢琴曲 解析    本论文成果所属基
高校教师职称分类评价是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教师职称分类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结合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按照以人为本和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设
背景:人口老龄化问题、疾病谱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亚健康问题、营养相关健康问题等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而我国幅员广阔,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医疗费用螺旋上升,不连续医疗
人格是什么?人格是学生素质的核心, 人格是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人格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独特而稳定的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所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因其思想性强的学科特点,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离开了人的人格发展,语文能力的培养就不能真正体现。  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