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从很多地方都可以了解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实现这样的课程功能,如何提高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就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要提高学生兴趣,就要求我们的教材与生活贴近,只有与生活贴近,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收集事实证据,实验证明到最后做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
在人教版生物必修1中,共有6章21 节内容,几乎每一节都有很多导学小栏目,比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等等。对于我们进入新课改的一线教师来说,若能很好的利用这个小栏目来组织课堂教学,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1.充分利用“问题探讨”小栏目,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引导式教学,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每节课前的“问题探讨”小栏目是由各种背景材料和相关知识组成,这些材料与相应的课文内容密切相关,主要起着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导学小栏目,为启发、引导式教学服务。
在学习“细胞器”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对细胞的了解,仅限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现在突然多了一个名词——细胞器,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快了解细胞器与整个细胞的关系,把细胞比喻成了一个工厂,那么各个细胞器就是工厂里面一个个忙碌的车间,通过车间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这样一来,学生就完全了解细胞器与细胞的关系了,接下来再来学习“工厂”里面每个“车间”的功能就很是轻松随意了。
在学习“细胞的增殖”这一节内容时,“问题探讨”设计的是让学生讨论大象与老鼠个体差异悬殊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极易引起学生兴趣,老师引导学生从细胞体积大小和细胞数量多少两方面来讨论,最后师生一致得出结论:大象与老鼠个体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的多少引起的,也就是说生物体的长大,主要由于细胞数量的增多,而与细胞体积的增大关系不大。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来了,那么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学生的好奇心逐渐高涨。
2. 重视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导学小栏目,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和生活相结合,在课本中,有“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科学前沿”,“资料分析”等导学小栏目,这些导学小栏目以举出现象、例子,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生活,了解社会与科技。
课本第99 页的“与社会的联系”小栏目,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叶绿素吸收光谱的特点,分析温室应该如何选取薄膜颜色,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先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并让学生相互间稍微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运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不仅知识结构体系得到完善,更重要的是多了一次思维训练的机会。
课本118页“想像空间”小栏目,举例说大家现在都是高中生,但是将来会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利用社会有不同职业分工的问题来帮助同学理解细胞分化,让学生更深刻的明白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然后教师可以结合白血病患者进行骨髓移植的事例,一方面与同学共同探讨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了解关于骨髓移植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不会导致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 还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充分利用导学小栏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依据思维任务,利用已知信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范围进行思考而获得大量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
课本中的“?”小栏目,为培养发散性思维提供了素材。对于“?”小栏目内的问题,课本内容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要解决问题只能靠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经验、联想和推理,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例如,课本95 页的“?”,课本根本没答案可循,只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酒精能够消毒、杀菌、使蛋白质变性等等,酒精多了会导致酵母菌繁殖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继而通过知识迁移,推出答案。教师还可以问学生“你还能联系到哪些例子呢?”促使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在讲述光和作用探究历程的普里斯特利实验时,课本101 页的“?”小栏目提出“为什么有人认为植物也会使空气变污浊?”,此时学生刚看过普里斯特利的实验现象,兴趣正浓,课本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是达到了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目的,一时间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创新思维的培养,根植于学科知识中,源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思维是相当灵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要留出空间、时间,引导学生自由自主地思与想,达到对问题的深思与熟虑,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最终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达到我们新课改的目的和要求。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要提高学生兴趣,就要求我们的教材与生活贴近,只有与生活贴近,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讨论,收集事实证据,实验证明到最后做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
在人教版生物必修1中,共有6章21 节内容,几乎每一节都有很多导学小栏目,比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等等。对于我们进入新课改的一线教师来说,若能很好的利用这个小栏目来组织课堂教学,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1.充分利用“问题探讨”小栏目,由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引导式教学,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每节课前的“问题探讨”小栏目是由各种背景材料和相关知识组成,这些材料与相应的课文内容密切相关,主要起着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导学小栏目,为启发、引导式教学服务。
在学习“细胞器”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对细胞的了解,仅限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现在突然多了一个名词——细胞器,学生容易感到困惑。教材为了让学生更快了解细胞器与整个细胞的关系,把细胞比喻成了一个工厂,那么各个细胞器就是工厂里面一个个忙碌的车间,通过车间之间的密切配合,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这样一来,学生就完全了解细胞器与细胞的关系了,接下来再来学习“工厂”里面每个“车间”的功能就很是轻松随意了。
在学习“细胞的增殖”这一节内容时,“问题探讨”设计的是让学生讨论大象与老鼠个体差异悬殊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极易引起学生兴趣,老师引导学生从细胞体积大小和细胞数量多少两方面来讨论,最后师生一致得出结论:大象与老鼠个体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的多少引起的,也就是说生物体的长大,主要由于细胞数量的增多,而与细胞体积的增大关系不大。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来了,那么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学生的好奇心逐渐高涨。
2. 重视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利用导学小栏目,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
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和生活相结合,在课本中,有“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科学前沿”,“资料分析”等导学小栏目,这些导学小栏目以举出现象、例子,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生活,了解社会与科技。
课本第99 页的“与社会的联系”小栏目,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叶绿素吸收光谱的特点,分析温室应该如何选取薄膜颜色,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先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并让学生相互间稍微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运用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不仅知识结构体系得到完善,更重要的是多了一次思维训练的机会。
课本118页“想像空间”小栏目,举例说大家现在都是高中生,但是将来会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利用社会有不同职业分工的问题来帮助同学理解细胞分化,让学生更深刻的明白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然后教师可以结合白血病患者进行骨髓移植的事例,一方面与同学共同探讨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了解关于骨髓移植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不会导致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 还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充分利用导学小栏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依据思维任务,利用已知信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范围进行思考而获得大量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
课本中的“?”小栏目,为培养发散性思维提供了素材。对于“?”小栏目内的问题,课本内容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要解决问题只能靠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经验、联想和推理,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例如,课本95 页的“?”,课本根本没答案可循,只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酒精能够消毒、杀菌、使蛋白质变性等等,酒精多了会导致酵母菌繁殖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继而通过知识迁移,推出答案。教师还可以问学生“你还能联系到哪些例子呢?”促使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在讲述光和作用探究历程的普里斯特利实验时,课本101 页的“?”小栏目提出“为什么有人认为植物也会使空气变污浊?”,此时学生刚看过普里斯特利的实验现象,兴趣正浓,课本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虽然答案五花八门,但是达到了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目的,一时间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创新思维的培养,根植于学科知识中,源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思维是相当灵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要留出空间、时间,引导学生自由自主地思与想,达到对问题的深思与熟虑,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最终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达到我们新课改的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