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课堂提问,是连结教与学的纽带,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适当的课堂提问既能诱导学生领会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帮助其尽快的完成学习任务,也能在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技巧性的提问,能更好的调控课堂气氛,助我们完成教学,也彰显了教学的艺术性。
关键词:小学;提问;语文;形象;思维
人类的文明就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文明,由此可见,没有质疑就没有人类文明。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自己善于提问,又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质疑,这样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应抓住以下几点来设计问题。
一、抓住“空白点”,培养形象思维
小学语文中有的课文,作者匠心独运,故意给人留下遐想空间,启发读者去想象。这种“留白”的创作手法都有讲究,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创作意图,而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们通过想象去填补,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启发想象去填补空白。如教《忆铁人》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中词句“哦……咳!”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二是“哦”、“……”和“咳”各表现了铁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的变化(铁人静默之中复杂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是由惊讶到醒悟再到后悔)?这样,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丰富了感性认识,产生了情感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
二、抓住“矛盾点”,深刻形象思维
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尤其是思维方式的训练中有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地解决矛盾,才能使思维不断地完善。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根据课文的矛盾点设计问题,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文的矛盾点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阅读材料本身的“矛盾”。有的课文的语言文字表达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实际上这却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教师设计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崇敬总理的情感。另一类是阅读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的“矛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写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光亮的火焰啊……”学生会困惑不解:一根小小的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温暖、那么光亮吗?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教师由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矛盾,想原因,找答案,明好处,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抓住“突破点”,突破形象思维
抓住文章中心,突破感知,记忆,寻找兴趣点来发问。就语文教学来说,“最佳突破点”一般是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这些语言现象又常常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有的还具有明显的导读作用,可以用它做教学的“突破点”(即“切入点”)。它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课题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眼睛”深入到课文的“内脏”。作为课题的中心词──题眼,向我们提示了课文的阅读要求。如《伟大的友谊》一文,课题的题眼是“伟大”,文中的一、四、八这三个自然段则告诉了我们“伟大”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题眼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伟大”的含义? ②关键词语。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其“关键”就在于它会提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要下雨了》一文的最后一段:“‘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明白”一词是全文的关键词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这种句式回答“小白兔明白了什么”?让学生思考:课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在那里?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四、抓住“发散点”,发散形象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抓住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产生出更多的问题。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发散点,根据发散点设计问题,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又可以加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中心的引申义。有的课文写作年代较远,而为了体现德育渗透、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引申等方式,揭示课文中心的引申义。如《将相和》一文中心的引申义是:告诉学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因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是几千年之前写的,现在我们来学习它,有何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五、抓住“反复点”,发展形象思维
温故而知新,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有些知识点在文中反复出现。在有的课文,作者为了突出主题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反复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评,从中领悟作者的用意,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景阳冈》一文中的反复点,是武松面对猛虎三招最厉害的进攻所用的同一个动作“闪”。这个“闪”字用得极好,“闪”出了武松机智勇敢、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一“闪”是为了避其锋芒;二“闪”是为了摸清底细;三“闪”是为了寻找战机。因此,教师可紧扣“闪”字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如果把“闪”字换成“躲”、“避”、“让”等同义词,行不行?三个“闪”字的含义是什么?“闪”字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提问就是要启发并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性地抓点设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阅读训练的综合性。
关键词:小学;提问;语文;形象;思维
人类的文明就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文明,由此可见,没有质疑就没有人类文明。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自己善于提问,又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质疑,这样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应抓住以下几点来设计问题。
一、抓住“空白点”,培养形象思维
小学语文中有的课文,作者匠心独运,故意给人留下遐想空间,启发读者去想象。这种“留白”的创作手法都有讲究,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彻地表现创作意图,而留下一些空白让人们通过想象去填补,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启发想象去填补空白。如教《忆铁人》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中词句“哦……咳!”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二是“哦”、“……”和“咳”各表现了铁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的变化(铁人静默之中复杂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是由惊讶到醒悟再到后悔)?这样,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丰富了感性认识,产生了情感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
二、抓住“矛盾点”,深刻形象思维
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尤其是思维方式的训练中有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地解决矛盾,才能使思维不断地完善。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根据课文的矛盾点设计问题,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文的矛盾点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阅读材料本身的“矛盾”。有的课文的语言文字表达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实际上这却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教师设计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崇敬总理的情感。另一类是阅读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的“矛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写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光亮的火焰啊……”学生会困惑不解:一根小小的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温暖、那么光亮吗?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教师由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矛盾,想原因,找答案,明好处,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抓住“突破点”,突破形象思维
抓住文章中心,突破感知,记忆,寻找兴趣点来发问。就语文教学来说,“最佳突破点”一般是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现象,这些语言现象又常常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有的还具有明显的导读作用,可以用它做教学的“突破点”(即“切入点”)。它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课题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眼睛”深入到课文的“内脏”。作为课题的中心词──题眼,向我们提示了课文的阅读要求。如《伟大的友谊》一文,课题的题眼是“伟大”,文中的一、四、八这三个自然段则告诉了我们“伟大”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题眼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伟大”的含义? ②关键词语。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其“关键”就在于它会提示课文中心或阅读要求。《要下雨了》一文的最后一段:“‘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明白”一词是全文的关键词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这种句式回答“小白兔明白了什么”?让学生思考:课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在那里?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四、抓住“发散点”,发散形象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抓住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产生出更多的问题。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发散点,根据发散点设计问题,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又可以加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中心的引申义。有的课文写作年代较远,而为了体现德育渗透、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引申等方式,揭示课文中心的引申义。如《将相和》一文中心的引申义是:告诉学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因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是几千年之前写的,现在我们来学习它,有何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五、抓住“反复点”,发展形象思维
温故而知新,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有些知识点在文中反复出现。在有的课文,作者为了突出主题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反复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品评,从中领悟作者的用意,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景阳冈》一文中的反复点,是武松面对猛虎三招最厉害的进攻所用的同一个动作“闪”。这个“闪”字用得极好,“闪”出了武松机智勇敢、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一“闪”是为了避其锋芒;二“闪”是为了摸清底细;三“闪”是为了寻找战机。因此,教师可紧扣“闪”字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如果把“闪”字换成“躲”、“避”、“让”等同义词,行不行?三个“闪”字的含义是什么?“闪”字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提问就是要启发并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性地抓点设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阅读训练的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