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观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1.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传授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教学合作,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能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论文。
第一,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以权威自居,更不能以家长作风或者说专横的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同时,学生也不要唯命是从。我认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期望的需要的东西,也有权对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意见。教师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同学要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而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充分挖掘他们其他方面的潜力与优势,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
其次,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学习,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发展,不要求全体学生一致,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成绩”与“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框定在升学或就业的模式里。教师以分数看学生,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则是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学生埋没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了考试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致其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一些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在分数的标尺面前,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压制。 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学生的个性发展,我认为应该是学生的自我实现、与创造。
二、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大部分学生就是为了学点技术,找个好工作。因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欠引导,同时对一些个性张扬的学生,教师总会有一种否定的情绪,这样,或多或少的就扼杀了一些学生的个性,导致其个性发展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学生缺乏进取心,不敢面对问题,采取逃避的做法,缺乏探索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考试时一比较,马上能让美国学生输得一塌糊涂。在外国,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
大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一些学生的眼里,个性仅仅被当作或是服饰上的怪异,或是行为中的张狂,或是价值观上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他们把个性这一内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化为一种浮躁、虚华和叛逆,以外在的“标新立异”来体现富有个性的“我”,抹杀了个性的内在稳定性。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措施
1.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
许多学生在未上学之前,吵着、闹着、盼望着有一天自己能走进那梦寐以求的“天堂”和“乐园”。然而,思维单一、未谙世事的他们,一旦进入大学校门,尤其是职业院校,在就业压力和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面前,有的便开始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干脆逃课,泡网吧,打游戏。那么,试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觉得,做为一名教育者,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寻找其中的原因,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个性积极健康的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可以从开设选修课、技能课、兴趣小组等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说选修课,其设置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因材施教,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发展个性特长,提高整体素质。
总之,中等职业院校是具有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122400)
1.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传授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教学合作,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就能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论文。
第一,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以权威自居,更不能以家长作风或者说专横的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同时,学生也不要唯命是从。我认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期望的需要的东西,也有权对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意见。教师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同学要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而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充分挖掘他们其他方面的潜力与优势,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
其次,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学习,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发展,不要求全体学生一致,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应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成绩”与“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学生的个性发展被框定在升学或就业的模式里。教师以分数看学生,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则是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学生埋没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了考试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致其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一些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在分数的标尺面前,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学生个性发展受到压制。 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学生的个性发展,我认为应该是学生的自我实现、与创造。
二、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大部分学生就是为了学点技术,找个好工作。因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欠引导,同时对一些个性张扬的学生,教师总会有一种否定的情绪,这样,或多或少的就扼杀了一些学生的个性,导致其个性发展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学生缺乏进取心,不敢面对问题,采取逃避的做法,缺乏探索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考试时一比较,马上能让美国学生输得一塌糊涂。在外国,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
大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一些学生的眼里,个性仅仅被当作或是服饰上的怪异,或是行为中的张狂,或是价值观上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他们把个性这一内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化为一种浮躁、虚华和叛逆,以外在的“标新立异”来体现富有个性的“我”,抹杀了个性的内在稳定性。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措施
1.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
许多学生在未上学之前,吵着、闹着、盼望着有一天自己能走进那梦寐以求的“天堂”和“乐园”。然而,思维单一、未谙世事的他们,一旦进入大学校门,尤其是职业院校,在就业压力和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面前,有的便开始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干脆逃课,泡网吧,打游戏。那么,试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觉得,做为一名教育者,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寻找其中的原因,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个性积极健康的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可以从开设选修课、技能课、兴趣小组等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说选修课,其设置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因材施教,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发展个性特长,提高整体素质。
总之,中等职业院校是具有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122400)